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画鸟

张树荣老师20170902讲课笔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是张树荣。今天受陈老师和林子老师的委托,让我给学们讲一讲怎么画鸟。在这个群的前身,我在讲用笔用墨时候,捎带讲了一下怎么画鸟,讲的比较粗糙。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略微仔细的说一说怎么画鸟。


一、鸟儿的骨骼结构


大家都知道,鸟儿是一种飞行动物,它的形体和结构,都比较适合飞行。它的躯干,是一个流线型的,在飞的时候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它全身都长着羽毛,表面光滑,可以保证体温散热比较慢。它的飞行主要靠两个翅膀,翅膀是它飞行的主要器官。它的尾羽,就好像是船的舵一样,控制鸟儿的飞行方向、升降,由尾巴的各种形态和角度来决定飞行的姿势和速度。它全身的骨骼,也长得比较适合飞行,它身体最主要的龙骨非常薄,骨骼内部空气比较多,骨架比较轻,骨骼的重量,在鸟儿整个体重中只占十分之一左右。有专家做过试验,在它的全身当中,骨骼的重量和全身的羽毛等重量比了一下,骨骼的重量要比羽毛的重量轻一些。这就可以理解,一个鸟儿之所以能够飞行,它的骨骼跟羽毛相比,骨骼比羽毛还要轻,可想而知它的骨骼是多么轻。另外,它飞行的主要动力,就是靠它的胸肌。鸟身上各部分的肌肉相比,胸肌的肌肉非常发达,所以鸟儿飞行的时候,它的主要动力就来源于胸肌。

下面,我们把鸟儿的细部稍微分一下。开课前我发了一些鸟儿的结构图片,还发了十几年前我出的一本《工笔画线描百鸟画谱-飞禽篇》。这本书里主要介绍的就是怎么画鸟,同学们遇到这本书可以看看。


同学们随着我的讲解可以联想一下,大概鸟儿的全身要分六个部分,有头、颈、躯干、尾、双翼、双腿六个部分。在鸟的头上,鸟儿的脸的两侧长有眼睛,有嘴、耳等等其它的细部。同学们看看我发的图片,鸟的头部是由多少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都叫什么名字。鸟儿是一个非常善动、非常灵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鸟儿的脖子它转动比较灵活,弯曲前后的转动都比较自由。由于它的脖子转动,就扩大了眼睛的视野。所以,鸟儿之所以灵活,同学们在刻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头在鸟儿的什么位置上,眼睛在什么位置上,嘴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同学们在绘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鸟儿的头与眼睛、嘴、头与身体各种角度,各种关系,不能安插的太生硬,否则就失真了。鸟儿躯干的上部分,在颈的后边有背、腰,在背的两侧有肩,腰的下部有胸、腹,腰的后边上尾筒,腹的后面有下尾筒。上下尾筒不同的画家对它的称谓也不一样,有的人统称为尾筒,有的人分的比较细。比如,孔雀带翎眼的羽毛,是孔雀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把上尾筒演变成了我们看看到的凤凰的特别漂亮的翎眼的羽毛,它但绝不是尾巴,它就是上尾筒的羽毛,它是在生长发展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变化。实际上孔雀的大羽毛的下面还有尾巴,同学们在看孔雀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尤其在孔雀开屏的时候,后边的尾巴看得非常清楚,像一把扇子一样。鸟儿的尾巴尾羽的片数,不同的鸟儿也各不一样,有的少只有八片,最多的有二十四片。比如天鹅的尾巴,一般都在二十到二十四之间。小的鸟儿一般像麻雀、白脸山雀,翅膀上的羽毛比较少,一般在八片到十片之间。翅膀上的羽毛,它最长的那一部分叫初级飞羽,初级飞羽的羽毛一般在九片到十一片之间。挨着它的羽毛端部有一点圆的那个叫次级飞羽,有人管它叫二级飞羽。这个羽片,因为鸟儿的品种不同,羽片各有不同,大概数量在六至二十四片之间。希望同学们在刻画鸟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眼睛、嘴、脖子的角度,以及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羽片的片数的多少,注意观察,不要画蛇添足。一定要注意,可以在数量之间,象征性的有那么几片都可以,但是不要超出自然,否则的话,让人感觉到有点做做了,不太逼真。画鸟儿需要再着重提到的一点,就是小翼羽。小翼羽在鸟儿的飞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增强初级飞羽的煽动的力度,有保护促进飞羽的作用。小翼羽在鸟儿刻画的时候,也比较醒目,不同的鸟儿,小翼羽也比较显眼,希望同学们在刻画的时候也要引起注意。鸟的腿,有大腿,有小腿,还有脚趾,大腿是长在腹腔的里边,我们看到的是小腿和脚趾,同学们刻画时要注意这几个部位不要刻画的太夸张。大家看看我发的一张关于鸟的瓜子各个脚趾的节数,同学们注意节数的多少,后趾是一节,从里往外转是一节、两节、三节、四节,同学们在画鸟儿的时候注意它的节数,画倒了就失去自然了,它就不真实了。


二、鸟儿的分类


由于鸟儿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鸟儿长的各不相同,鸟类专家一般把鸟分的档次比较多,画家分的档次就略微少一些。鸟儿如果要从大的宏观上去分,分为山禽和水禽两大类。鸟类专家根据鸟儿的不同的特征,把鸟儿分了八大类,有猛禽、攀禽、鸠鸽、鸡、鹌、涉禽(在水里走的仙鹤)、游禽、走禽、鸣禽。作为绘画来说,一般是归纳为五类。画家一般的要是大分就分山禽、水禽,略微细致一点就把它分成雉禽、攀禽、游禽、涉禽、鸣禽类五种。为方便起见,我就把它分为飞禽、水禽两大类,飞禽类包括雉禽类、攀禽类、鸣禽类,水禽类包括游禽类、涉禽类。


三、鸟儿的画法


刚才介绍了鸟儿的分类,如何去刻画鸟儿,鸟儿的造型的方法实际上很简单,无外乎就是鸟儿在飞的时候、落在枝上的时候,或者在地上的时候,它的不同的各种角度。鸟儿的躯干离不开卵形,就像一个鸡蛋的形状一样,它的头只是一个小一点的卵形,只要掌握了卵形的特点,以及不同角度的透视的变化这些个特征,在刻画鸟类的时候就不会犯愁了。像老的画家张其翼先生、孙其峰先生等等,他们在刻画鸟儿的时候,就是按照卵形,把头的小卵形安装在不同的角度上,再把尾巴、爪子、翅膀安上,鸟儿的动态形像就出来了,就会有千变万化的造型。要是把头和尾的变化安好,把爪子的重心安排好,使鸟儿能够平衡,这只鸟儿基本上就属于正确了。

画鸟儿的第一步,就是勾勒鸟儿的轮廓。勾线顺序一般是从口缝勾起,再勾上嘴线、下嘴线,然后勾眼皮、上头部、头部、背部、肩部、翅膀、腰、上尾筒、尾、胸、腹、下尾筒、跗蹠。这就是鸟儿的勾线顺序。

要想画好鸟,首先必须要把嘴、眼睛和爪子画好。

(一) 如何画鸟儿的嘴。勾鸟儿的嘴,一定要用比较挺拔的狼毫笔,用中锋去勾鸟儿嘴的口缝,这条线一个是要求要挺拔墨色要饱满,笔锋要有力度,这样才能把鸟儿嘴的力度通过勾嘴才能够表现出来。然后再去勾上嘴和下嘴,上嘴线和下嘴线主要表现鸟儿角质的硬度。嘴是一个圆锥体,它的立体感要通过我们的三条线或者四条线把它勾出来。在勾鸟嘴时,不管是三条线还是四条线,它还比较能够表现。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勾鸟儿的鼻子的时,勾的比较随意,比较含糊,这样不好,因为不同的鸟儿,鼻孔长的位置也不一样,你比如说涉禽,鸟儿鼻孔有漏水的水槽儿,鸣禽就很不明显。所以,同学们在表现鸟儿的时候,在勾嘴的时候,一定要把圆锥体、角质感、硬度、力度都要勾出来。不同的鸟类,嘴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希望同学们多看一看这方面的参考书,不同的画家在介绍勾鸟儿嘴的方面都做作很多的文章,从各种角度,从各个画家的经历,自己的体会都有不同的介绍。

(二) 如何画鸟儿的眼睛。勾鸟儿的眼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线勾,一种是双线勾。单线勾,一般在古画宋代画表现的比较多,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双线勾,尤其是工笔花鸟画家在勾鸟儿的眼睛时,绝大部分都是双线勾。勾眼睛实际上难度不大,主要是鸟儿的眼睛放的位置比较有学问,不同的鸟类,眼睛放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鸣禽鸟儿的眼睛就比较靠前,水禽的眼睛组比较靠后,同学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注意,不同的鸟类,眼睛长的位置千差万别,希望同学们予以留心。

下面说一说勾法。鸟儿的眼睛,张其翼先生说,勾里边一圈儿时要用重墨勾,勾外眼皮时要用淡墨勾。我仔细推敲过,不同的画家,在这方面表现手法也各不一样,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角度、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这两个圆圈儿的墨色的变化。勾眼睛的时候,一般的都是从里圈勾,由两个半圆合成一个整圆(大家看看我发的图片)。同学们注意,鸟儿站在画面当中头的位置决定了鸟儿的眼睛的圆度,是椭圆的?是立椭圆还是扁椭圆?它是由鸟儿跟观者对视之中角度不一样,眼睛的形状才有变化。在刻画鸟儿的眼睛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要多加费心,多投入一定的精力去观察,不同的鸟儿站在画面上不同的角度它的眼睛的各种变化。我感觉,陈老师在画孔雀、画公鸡这方面,在刻画鸟的眼睛的时候,他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上眼睑和下眼睑的弧度不一样,线的长度也不一样,立圆和扁圆的变化也非常大,希望同学们多加留心。

我把嘴和眼睛跟大伙儿稍微多说了两句。我发现在网上同学们在勾鸟儿身上小羽毛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太理想的地方,有的同学用实线一下就把鸟儿身体的形状勾出来,这样子不好。鸟儿的羽毛是一片一片组成的,给我们感觉它是有一个边缘线,实际上我们在勾鸟儿的时候,身上的小羽毛,都应该是虚入虚出,两头有尖的弧线去勾,这样去勾鸟儿的外形轮廓才比较理想。另外,一笔一笔挨着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鸟儿的各个结构,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看鸟儿的羽毛的方向变化。所以,勾轮廓线时,也不要顺着一个角度一个方向,从头到尾勾到最后,那样也不好。要注意不同的结构,在哪儿羽毛要什么变化,希望同学们在这方面要多加留心,为今后着色、染明暗关系做好伏笔。

(三) 如何画鸟儿的翅膀。鸟儿的翅膀是鸟儿力度一个主要的表现部分。鸟儿的翅膀,有蛤羽,有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还有大蛤羽,还有小翼羽。羽毛的组成,大家看看我发的图片,在这儿就不介绍各个部位的名称。我想说一说画羽毛需要注意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小翼羽和初级飞羽。

小翼羽和初级飞羽是表现鸟儿翅膀力度的两个主要的切入点,小翼羽是用非常有力度的那种线把它勾出来,初级飞羽也是如此,但勾的时候一定用中锋不能用侧锋,虚入虚出,在羽尖两笔互相接线时候,注意那些接线的衔接。另外,羽毛的羽轴,它的直度、弧度、力度,希望同学们在勾的时候也要注意。有的人在勾羽轴的时候,精神上有些松懈,不是集中精力地去勾羽轴,实际上羽轴在鸟的表现方面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同学们在表现这方面的时候,尤其是中型鸟儿、大型鸟在勾羽轴的时候,一定要做足了文章,用足了心力,才能把羽轴的表现好。比如画仙鹤、画孔雀、画鸡,画稍微大一点的鸟儿,它的尾部、翅膀、羽轴的方向和弧度,都要刻画的淋漓尽致,要符合鸟儿的生态规律,否则反其道而行之的话,鸟儿表现的与生活当中的鸟儿就格格不入,希望同学们在表现羽轴的时候也要用足了心思。再有,就是在背部、腹部这些羽毛儿的安排上,有的画了羽毛的羽片,有的是不画,用丝毛的方法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去表现,一定要注意小的羽毛的透视变化。我感觉有的人在透视变化上刻画的不是特别的真实,就是想当然的,就像勾鱼鳞片一样,一片一片的勾出来,这样不行,因为鸟儿的角度有变化,羽片的角度也有变化,希望同学们在这方面也多加留心,要注意它的透视的变化,它们对羽轴两侧的大小关系、倾斜的角度、羽片的宽窄,大家要留心。

(四) 如何画鸟的爪子。在发的图片中已经把鸟儿的爪交代得比较清楚,在此只提醒一句,刻画鸟儿的爪子的时,用笔的力度、线条的钢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软绵绵的,不能好像鸟儿的爪子折过一样不行,一定要把鸟儿的力度、把爪子的这条线勾好。再有,就是勾爪子的时候注意,爪子脚趾甲的小肉垫,一定要把指甲托着,不能在指甲的根部上去画肉垫,那样画指甲一挨什么地方就折了。同学们不妨在吃烧鸡的时候看一看,鸡爪子的小肉垫是托在指甲的什么位置上。同学们只要在生活当中,处处留心,处处注意观察生活,就可以在绘画当中,有很多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鸟儿的爪子,因为鸟儿的体型有小,有中的,还有大型的,它们的品种不一样,所以勾的时候也不一样。有的人画小鸟的时候,爪子就用写意的方法一笔勾出来,这样也不为过,有的时候也显得非常的精巧。希望同学们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上,去练习怎样画鸟儿的爪子,这样对我们今后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刚才用了不到四十分钟时间,把怎么画鸟跟大家介绍了一下,不知道大家听得清楚不清楚,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可以提出来,有时间我可以给予回答。


四、介绍宋画《白头丛竹图》的画法


下面准备再用一点儿时间,把宋画《白头丛竹图》的画法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张画的要点,一个是鸟儿的刻画,一个是竹子的刻画。这张画对竹子的刻画,从线条上和形态上讲都是非常到位的,两个鸟儿也刻画的非常的到位。下面,我就把竹子、鸟儿用什么墨,上什么颜色的墨,怎么画,跟大家的略微的介绍一下。

首先说一下竹子。竹子的用墨,有的是重墨,稍微远一点儿的是淡墨,同学们在看这张画的时候注意,竹子的叶子在墨色上是有深浅变化的,其中包括竹竿,竹竿是用铁线勾,近处的竹竿是用重墨,稍微远一点的墨色略微淡。希望同学们在墨色上注意竹子在这方面刻画的变化。

鸟儿的刻画是比较常规的。按照我们现在的教学来说,大部分都是按照宋画的步骤、方法去教课。这张画的鸟,用重墨去勾了嘴和眼睛,用中墨勾的翅膀和爪子,用淡墨勾的是全身。这只鸟就是用重墨、中墨和淡墨完成了它的线条的刻画。这张画是画在绢上的,因为时间的推移,这张画绢的底色就显得旧了。

我们要想画这张画,一般都用素绢,颜色比较浅也比较白,怎么样去刷底子色?下面介绍一下。

这张画勾完线以后,就要调一个赭石加藤黄加少量的墨,调出来赭黄色的颜色。这个颜色赭的程度稍微大一些,黄的程度稍微淡一些。颜色不要过重,用他的漂去刷勾完线的绢面,第一遍刷完干了以后,如果颜色正好的话就不用动了,如果淡的话可以刷第二遍。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刷重了,刷重了以后再往下洗就非常麻烦,而且还容易把绢洗漏。希望同学们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做底色。竹子的叶子勾完线,刷完底色以后,平涂草绿色,到了叶尖的时候要用水笔把它染开,随着到了叶尖,它的颜色就越来越淡。根部的地方的要留三分之一,那个地方将来是要做白粉,因为那是一个雪景。所以同学们注意,不要上来就从竹子叶子的根一直染到尖,这样就坏了,一定要注意根部要留白,尖上的草绿色一定要淡一些。老竹竿是平涂赭石,不算太苍老的竹竿平涂草绿,嫩的竹枝要平涂赭黄(此赭黄为刷底子的赭黄)。

鸟儿一般的都是这个规律,要用淡墨染鸟儿的结构。就这个白头翁来说,头部的斑要用淡墨做一下墨底,用淡墨染翅膀的羽毛、尾羽、上尾筒、背、腰、胸。(这些部位要用淡墨染,千万不要墨色太重,如果墨色重了,将来上颜色的时候它就发黑了。)然后用白粉去染腹部、胸部、头顶,干了以后用赭墨去分染。鸟儿的眼睛是朱膘去染,爪子用花青平涂,用中墨染鸟儿的嘴。这几部分的颜色,同学们一定要分清,他有微妙的变化,但是在灰度上讲他们差不了太多,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下面说说着色。竹叶的着色是用螺青分染。螺青,就是花青加墨,螺青是海螺的那种青色。同学们注意螺青这个词,好多画家在说用螺青,有的人还说用墨青,叫法不一样,指的东西是一个样的,希望同学们注意这一点。反叶,它的根部到尖的那部分用淡墨去染,两边一定要有水线,这是染反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

鸟儿用重墨分染头上的那块黑斑,用中墨去分染鸟儿背部那个暗的地方,干了以后要用极淡的赭墨去罩染。翅膀、腹羽、尾羽用中墨分染。染的时候要细心,留高光的时候线要留的挺拔。用淡墨染胸、腹,干了以后用白粉从胸到腹部去染它亮的部分,暗的部分用水笔把它带过去就可以了。

眼睛,在染眼球时要注意,用赭墨染眼角部分,到了瞳孔的地方要把它洗开,不要把颜色带到瞳孔里边去,否则眼睛就不精神了。

再说说竹子的老干,要用淡墨去分染竹节的部分,把竹节的部分分开就可以了。稍微嫩一点的竹节用花青染,让老干和中年的干在颜色上面有所区分,到嫩枝上只用淡墨稍微的提一下竹节,竹节部分刻画就差不多了。

竹叶和竹竿,在墨色干透了以后,要用老绿去罩染。老绿是由滕黄加花青加胭脂三种颜色调和而成的,同学们用的时候,在这三种颜色比例上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加胭脂的时候,胭脂的多少对绿颜色的老和嫩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希望同学们留心,而且熟记在心把它记住,应该挑多少胭脂,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效果有什么变化,这方面要留心。

竹子的枯叶和枯枝,用赭墨平涂就可以,如果干了以后,它不太跳,不太明显的话,还可以用赭石复勒一下。竹叶正面的尖,要用赭墨去提染,然后淡花青去勒一下叶脉的平行线,叶尖的表现也就差不多了,反叶也要注意用淡墨勾它的平行线。

下面说一说鸟儿怎么整理。首先整理的是鸟嘴,鸟嘴染完墨以后,再用中墨再次分染一下,不能让鸟嘴显得不完整,尤其是用重墨勾口缝的时候,鸟的嘴尖的墨色是最重的,把墨搁在嘴的尖部用水笔随口缝带过去,口缝的留白也盖上了,鸟嘴的整体感觉也有了,这是鸟嘴的调整。剩下的就是给鸟丝毛。希望同学们在看宋画的时候,不同的部位是怎么丝毛的,哪些地方是用墨色丝毛,哪些地方是用白粉丝毛,希望同学们在这方面多加留心。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画,体味先人当初是出于哪个出发点去刻画这张画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不太清楚的同学,可以在下面提问一下,我尽量的给同学们解答,讲的不清楚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门画鸟类教程解析
2019年3月21日晚上网络学习笔记
文学描写词典-景物篇-动物类-其它禽类
深入浅出的学习写意八哥的画法
热闹的阳台
郑玲玲《静思春意》步骤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