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精选丨忆往昔,百代风俗之寒食·清明


周(郑国) 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郑国风俗,每逢春季(旧说是三月初三上巳节),溱洧二河边上,会举行盛大的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情人节。



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



唐 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所谓寒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小玩意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称为“关扑”。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




唐 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唐 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折柳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柳”与“留”谐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五代 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



放纸鸢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据说初春的风,由下往上刮,过清明风则不稳;故在清明放风筝。



清 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上)
诗词丨30张中华民俗图,30句名诗,太美了!(值得一看)
那些逐渐被遗忘的古老习俗,你都知道几个?
洁清而明净 清明丨二十四节气系列
古时候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古代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
古代风俗图(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