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迹史话】崛围山下净因寺,天崩地裂有佛来
userphoto

2023.04.08 山西

关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净因寺

净因寺,又名“土堂大佛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的尖草坪区上兰镇土堂村。东临汾河水,西依崛围山,北为“窦大夫祠”。净因寺创建于北齐,金太和五年(1205年)修建,明代多次重修,清代又进行部分修缮。现存殿堂多是明清建筑,是集木结构、土崖建筑,彩绘、土雕、木雕、古树为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刹。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上方,收听语音哦!

据明代《太原府志》记载:“土堂寺在城西北四十里刘村。金太和五年(1205年建,旧名净因,内有土洞殊高敞,名土堂,有大佛像。”据明嘉庆二十年(1541年)《重建土堂阁楼》所载,汉代此处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33米,形似佛像,传为山崩现佛,乃佛教“净土”之因缘,在此建寺,便取名为净因寺,百姓称其为土堂大佛寺。

寺院依崖而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东西呈长方形,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前院的龙王庙、戏楼已无存。二进院建有大佛殿阁,还有天王殿和配殿,阁楼对面是原山门山门北侧是禅房。大佛阁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大佛阁依崖而建,坐西朝东,是一座单坡重檐歇山式二层阁楼,阁楼绿琉璃剪边,面阔三间,建在高一米的月台上。底层北、南、东三面设廊,北南面的廊被封为两个小殿。底层前廊施五踩异形斗拱,明间两柱为莲花式柱础,角柱下为石鼓。明间为四柱方格形隔扇,二层北、南、东三面有木护栏,施七踩斗拱。


阁楼总高13米,深为20多米的砖券土洞窟,阁内前半部分为砖石卷窑洞,后半部分为土卷窑洞。窑洞建筑面积205.60平方米。洞尽头这尊佛像便是“土堂大佛”,高达9.46米有余,即非泥塑,也非石雕,而是“土就”,是对形似佛像的土丘加以雕刻、泥光、着色而成,独具特色。大佛结跏跌坐,佛面高额丰准,两耳垂肩,坐姿自然,面容慈祥,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其视线深远,造像比例协调,仪规合度,表现出的自然和平静,庄重和肃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俗称“土堂大佛”,也称晋阳第一土佛。是目前山西省境内尚存的9米以上高度的两尊土雕大佛之一,也是研究我国雕塑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山西省另外一尊土雕大佛位于稷山县的佛阁寺,大佛高20余米、宽6.7米,气势宏伟。

大佛左右各塑一尊胁侍菩萨,高3.7米,眉目清秀,肌肤丰润,线条流畅,左边为观世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合称为阿弥陀三尊。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民间供奉的佛像大多是金镕、铜柱、石雕、木刻、泥塑,而独此大佛为藏于土山之中的土雕大佛。已经成为研究我国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据说以前在佛像前面还塑有樵夫和羊工各一人,为什么要把凡人和佛主同塑一洞呢?这中间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汉代时有一牧人常在这里放羊,有一天他无意中隐约听到山崖内微微的声音:“我要出来”,但牧羊人仔细观瞧并不见人影,感到纳闷,可是天天如此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某日牧羊人因家中有事心中烦躁,又听到“我要出来”的声音,他便随口应了一句:“出就出来嘛,成天叫什么?”这时山崖内竟然回应道:“快躲开”。牧羊人甚感奇怪,就把此事告诉了附近的打柴樵夫。此时他们又听到有人喊着要出来,二人就齐声回答:“出就出来嘛”。话音刚落,只听得山崩地裂,轰然巨响,从半崖中塌落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金身坐佛,而牧羊人和樵夫却被埋在了土中。这就是“山崩现佛,净土因缘”的故事。

有关佛像的来历传说甚多,传说北魏时,有高僧修行路过此山,每每听到有声音从山里传来:“我欲出也,我欲出也!”高僧曰:“出则出亦!”顿时,土山崩,现已大窟,有佛粲然。还有学者说,北魏从大同迁都于洛阳途径太原建此大佛,或为可信。



后院正中有大雄宝殿,坐北朝南,悬山顶,绿琉璃剪边,面阔三间,通进深六间,12.5米。方格形四抹隔扇门,南棂窗,前后设廊。殿内须弥座上所塑为三世佛,中间释迦摩尼佛,左边为东方药师佛,右边为西方阿弥陀佛,佛,台下面两尊护法菩萨是韦驮和伽蓝。须弥座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尊护法金刚像。东配殿是观音殿,观音像木雕贴金居中,左右两边塑有十八罗汉,故又称罗汉殿。此外还有净因寺第一代主持激海法师的塑像。西配殿是地藏殿,地藏菩萨居中,两侧是十殿阎君(分别是:第一殿,秦广王蒋;第二殿,楚江王历;第三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吕;第五殿,阎罗天子包;第六殿,卞城王毕;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市王黄;第九殿,平等王陆;第十殿,转轮王薛)、六大判官、韦陀像,三壁彩绘有地藏善恶报应连环图画。

净因寺也曾是明末清初晋阳名流傅山先生隐居、修行、著书和行医之处。后院中央两株苍老古柏,状若虬龙,枝干龙飞凤舞,古称“土堂怪柏”,为古阳曲(太原市)八景之一。相传,净因寺旁山坳里的翠柏谁也数不清究竟有多少株,有位好奇心很强的人不相信,使用在树上贴纸条的办法去清点,自以为数清了,但第二天.上山去看,仍发现还有许多没有贴纸条之树。这片翠柏因此而称奇。


如今的净因寺(土堂大佛寺)与多福寺、窦大夫祠均被规划在崛围山风景名胜区内,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太原市崛围山景区建设和保护管理办法》,依法加以保护。崛围山风景区与汾河二库、悬泉寺、二龙山等文物单位,构成了太原市西北部文物旅游景区,是发展太原旅游不可多得的丰厚资源,更是吸引广大省内外乃至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古迹胜地。




土堂净因寺


兀雁

虚空灵动佛门开,不舍婆娑土作台

但有悲心同体念,时来法语洗尘埃

兀雁,1968年生,山西文水人,文水县供销合作社职工。有《兀雁绝句一百首》


土堂怪柏


张颐
古佛祠前生怪柏,蛟舞龙蟠势呀赫
浓阴匝地贯四时,曲干凌霜才数尺
路重风生翠叶香,服之不老凋三光
愿采芳姿和玉液,元旦献寿如长杨
   
张颐(?一1500),字养正,直肃江都人。天顺年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土堂怪柏


王新环

岩畔谁穿古佛堂,参天孤柏郁苍苍

山云飞去禅关静,远壑泉声漱夕阳

王新环,万历年间人,江西靖安人。


土堂怪柏集古


夏宏

洞门高阁蔼馀晖,(王维)

古柏参天四十围。(薛汉)

皓鹤惊风翻雪坠,(范成大)

苍龙挟雨带云飞。(薛逢)

年多物化根株别,(李嘉佑)

谷变陵迁世事非。(王初)

圣主只今资大用,(韦蟾)

庙堂柱石肯相违。(周永定)

夏宏,广东海阳(今广东潮州市)人,字用德,号铭乾。有《字考》。


【采桑子】净因寺(新韵)


王静宇

东临汾水净因肃,

破土雕佛,

怪柏婆娑。

远处寒泉似有歌。

当年青主曾来拜,

窑洞如昨,

香客无多。

满寺神光自越卓。

王静宇,1948出生,高级讲师。曾任民进太原市第五、第六届副主委;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赞土堂大佛


若水

山崩地裂有佛来,净土因缘峭壁开

古柏奇绝成盛景,沧桑阅尽笑尘埃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等。


碧涧流泉随笔
多福寺》和《净因寺》是2006被国务院公布的国保,我曾多次在工作中视察调研过。也曾在闲暇时徒步登上崛围山都不忘记进去看看这两处的名胜古迹。

2020年9月7日,先是驱车上崛围山看《多福寺》,下山后第一站就去了《净因寺》,陪同我和小郭的崛围山文物管理所夏副所长一路详细介绍每一处景点的古迹故事、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对于当前专研学习并编辑《古迹史话》的我,倍加珍惜这一机会,也对这两处国保单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夏副所长的再次邀请下又走进了崛围山景区的第三个国保单位《窦大夫祠》,继续领略这一古迹的内涵。进入祠院后不由的得想起,2008年我曾在此主持《太原市崛围山景区建设和保护管理办法》宣传发布会,场景历历在目。如今坐落在太原市北部地区的崛围山景区范围内的三个国保单位,得到依法有效的保护,想到立法工作坚强而有力,欣慰之感油然而生。

END


  文殊圣境
原创:碧涧流泉
审核:郭艺娇  编辑:聂晓芳

            

文殊圣境交通







1、乘坐25路,615路,809路,851路;k809路在省工会下车向北180米路西

2、乘坐25路,809路在北肖墙坝陵南街口下车向南130米路西。

3、驾车,东仓巷与北肖墙交叉口西北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原有一座晋阳第一土佛,也是太原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土质大佛
「古迹史话」回瞰西山云断处 大佛高坐洗尘埃
太原市有座净因寺,内有大佛像,相传是自山中塌出的一尊大佛
神秘的鲜为人知的蒙山大佛
这座城小众古迹多,绝壁有悬棺,山岩有造像,因犯皇帝名讳而更名
【四川】杨语晨《畅游乐山大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