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边界的父母

01 前言

7.3号我在博观读书会分享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大家反馈还不错,特别是对“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这一点,感觉很有启发,现在整理成文稿分享给大家
我是2021年的一枚新晋宝妈,自从怀孕后,就有个愿景是要读100本育儿书
目前读了20本+,但仅仅是这20本+,就解决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那我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正面管教》,也是其中一本
接下来我从 “我为什么读这本?读这本书的3点收获” 这2部分出发,给大家分享下这本书,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我是东北人,嗓门比较大,有时孩子调皮捣蛋,我就会不自知的大声吼叫
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偶尔存在吼叫、威胁、不耐烦会打几下的不良教育方式
当然打不是真的打,因为孩子还小,所以就是象征性的打几下屁股(ps:人类幼崽真的非常可爱,有时问她是怎样打屁股的?她还会用小手去打自己屁股,学的有模有样)
那看了书也知道,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惩罚,而应该建立在培养孩子责任感、归属感之上,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管教,要和善而坚定
在聊正面管教,也就是我的3点收获之前,先说说老一辈们的管教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要通过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在现代,其实有很多父母有意识到这样的方式不可行,但当孩子犯错时,还是忍不住打骂孩子,原因主要是:
短期效果非常好,孩子因为害怕被惩罚而“听话”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管教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孩子容易出现愤恨、报复、自闭、反叛、退缩(就是书中提到的4R)等情绪
那你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做到正面管教呢?

二、我的3点收获

对于怎样做到正面管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因为有10分钟的限制,所以我今天只分享我印象特别深刻的3点收获
1、你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所谓“赢了”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
“赢了”孩子会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所谓“赢得”是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赢得”孩子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那书中也介绍了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举个实际的案例,我家萱萱,在16月龄的时候,总喜欢吃饭时把勺子弄饭然后扔到地上
孩子爸爸看了非常生气,总是会吼她,威胁她说在这样的话,就不给她吃了
我虽然不赞同爸爸这种做法,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样和孩子沟通比较好。因为我也同样不想让孩子把饭弄的哪里都是
直到我二刷这本书,我和萱爸说,咱们把沟通方式变成这样和孩子说
我知道你扔东西可能是在探索空间或者是满足好奇心等其他的目的(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但是扔了后妈妈每次要去打扫真的很烦躁(告诉孩子我的感受)
如果这个时候我可以说“萱萱,米粥撒在地上就不能走路了,因为会滑到摔跤,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她自己处理干净,虽然花一点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后面她就会慢慢明白为什么不能故意往地上面撒,如果撒在地上她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总结下第1点收获:希望我们都争做尊重孩子,成为赢得孩子的父母;而不是通过惩罚手段,做赢了孩子的父母

2、用自然后果,不要用逻辑后果(惩罚)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个关于后果的管教工具。一个是自然后果,一个是逻辑后果。
那什么是自然后果,什么是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顾名思义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任何干预而产生的后果。一般是指孩子们通过自己选择而直接体验到的后果
例如:自然后果是不按时吃饭,吃饭时间过了,你就没得吃了,只能饿一顿,下一顿饭才能吃
逻辑后果,是相对于自然后果而言的,简单的说就是有人为(父母或者老师等)干预产生的后果
逻辑后果更像是惩罚,比如你不按时吃饭就不能看电视,看电视和吃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是逻辑后果
学会区分自然后果和惩罚(逻辑后果),是它的4R准则
  1. 相关(Related):和不良行为相关
  2. 尊重(Respectful):态度和善
  3. 合理(Reasonable):不能借题发挥,要从大人和孩子的角度看都觉得合理
  4. 预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提前告诉孩子如果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举个网上经典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两种后果
小美不爱打扫卫生,自己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妈妈一直教育她女孩子要把房间收拾得整洁点,说教和惩罚都使用了无数次,但就是没有丁点效果
有一天妈妈知道小美的同学要来家里玩,特地把除了小美房间的其他地方都收拾了一下
小美同学一进家门,就使劲的夸赞:“你家真干净啊!”
但是一进小美的房间,看到一片狼藉,就开玩笑的说道:“哈哈,你的房间真像个猪窝!”小美当时尴尬极了
这个例子里,同时用到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小美选择不打扫房间,结果被同学嘲笑房间像猪窝,这就是自然后果
而妈妈故意把其他房间打扫干净,更是凸显了小美房间的脏乱差,这个因为妈妈干预了,就是逻辑后果
使用后果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事情的结果(多半指一些不好的结局),从而促进孩子改进问题
自然后果的目的就跟我们的一句古话“不撞南墙不回头”很相似。《正面管教》里也比较提倡有效正确的使用自然后果
而逻辑后果,由于有父母的干涉,父母很难把握好这个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惩罚,羞辱等,所以《正面管教》不太提倡直接使用逻辑后果
最后,其实不管是自然后果还是逻辑后果,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承担,父母不要过度保护
总结下第2点收获:父母要做的是在保证孩子安全和不对第三方造成影响的前提下,不打扰孩子体会这些成长中必须有的经历,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并且积极的进行自我提升
3、让孩子找到价值感、归属感
我们小区里面有一所小学,然后周六日遛娃时,经常会碰到一个宝妈一起遛娃
大家熟了以后,她和我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
她说班里经常有一些行为不当的同学,之前她都不理解,直到读到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她幡然醒悟
这句话是:“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她看着这句话,想到了班里一些行为不当的孩子。还真有可能是这样,比如班里的小红同学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上课从来不认真听讲,也不写作业
不仅如此,她还总做出各种怪动作来扰乱其他同学
时间久了,任课老师也视他为“空气”,对她的行为熟视无睹
作为班主任,她也曾多次劝诫孩子,认真听课,作业写几个字也行
但是小红同学听了后,好像没听见一样,照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她也对小红同学丧失了信心
直到看了《正面管教》中的这句话,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红的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啊
作为老师,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觉得有些惭愧
她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试着让小红同学找到自我价值感
比如,一节课可以给她布置-个小小的任务,哪怕是练习写一个字,而不是要求她做多少道题
对她在课堂上的哪怕是一个细微的改变,都给予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只盯着她的缺点
最后,坚持一段时间, 这位同学确实有变化,开始好好认真听课了,对留的作业也产生了兴趣
现在二刷这本书,想起她和我分享的真实案例
觉得《正面管教》告诉我们 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总结下第3点收获,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家长在遇到行为不当的孩子时,都能把它作为学习的机会,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相信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写在最后

好,以上就是我的3点收获,分别是:
1、你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2、用自然后果,不要用逻辑后果(惩罚)
3、让孩子找到价值感、归属感
让我们一起加油,做“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边界!!!”的父母
想一起读育儿书籍的,可以评论区扣1。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做成长型妈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正面管教》,让我和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
逻辑后果,还是自然后果?选择逻辑后果要注意的事项
14岁男孩偷开父母汽车,父母惩罚惹争议:该如何惩罚?
在亲子关系中使用“惩罚”,会让你和孩子越来越远!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
正面管教摘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