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以绝望,但绝不可以对自己绝望 ‖ 认知突围〢自我重塑

不绝望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行动”起来。

无论何时,都得努力调动自己,让自己对某件事保持最大限度的热忱和关注,无论这件事或具意义和价值,或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意思。只要它足够吸引自己,换句话说,一开始也许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已。久而久之,就一定会成为你的人设,不知不觉间,你自己就会足够信任自己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的优越,自然地,你周围的人也会被感染到,一点点地进入到他们的意识之中。

下面,我们用一点文字,讨论一下如何发动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行为更有驱动力。

“行为”动力之一:惯性

思维有惯性,行为也有惯性。

惯性驱动行为这一模式非常常见,因为十分省力,所以特别招人喜爱。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惯性行为也不例外,人们可以在其中享受它带给我们的舒适、轻松和惬意,有时侯也会带来一点无聊或无趣。

不同的人对它的感受差异性非常大,因此常常被我们漠视和忽略。要想了解惯性对行为的影响和控制,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跳出惯性,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它可能是尝试一种从未接触过的新菜,或是走进不同的环境之中,与不同的人尝试接近,又或是起个大早试试清晨五点海边独自漫步的感觉。

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尝试,只要有勇气走出行为的舒适圈。

“行为”动力之二:情绪

众所周知,情绪的力量无所不在且十分强大。自然,它也是驱动我们行动的有效动力。

与惯性一样,情绪对行为的驱动非常自然,甚至在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悄悄发生,有时侯,我们对情绪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晰,就如同我们并不了解我们自己一样。

情绪作为行为动力,不仅常见,而且潜力巨大,有时可以达到所谓的“精神”力量的程度,既可能驱动我们发挥潜能造福社会,也可以引发某种负面行为甚至破坏性的行为。

“行为”动力之三:思考

古人云:“凡事须三思而后行”,真切地描述了思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作为行为的上游,思考对于行为的驱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当你的行为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行动所涉及的目标或任务具备一定程度难度,对思考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

提到思考的质量,之前介绍过的思考结构、精进思考能力、系统思考方法、概率思考方式、思考的层次等等。总而言之,思考内容相当广泛。

用思考指导行为,最应注意避免的就是凭“直觉”主导。当然,那些经过刻苦学习和千百次锤炼而获得的特殊“直觉”,并不在其列。

惯性、情绪、思考,作为三种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决定了我们一生如何渡过,影响着生活的工作的方方面面。

了解相关内容,相信会对自我重塑有所帮助,让我们的行为质量有所改善,从而有效突破“自我之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做到思维与行动相统一?行为心理学的魔力,打通两者的通道!
为什么明白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
反本能。
疫情下的我们
人生的难易模式,由你面对问题的方式决定
NAC神经链调整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