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豆的治病功效
草药介绍 │ 草药用法 │ 草药禁忌 │ 草药图片 │ 草药大全 │ 保健常识 │ 草药研究 │ 草药种植 │ 偏方验方 │ 食治食疗
正文 < 现代研究 < 中草药研究 < 首页 :当前位置
来 源:《中药现代研究》 类别: 发布时间:07-10
临床报道:
1. 治疗支气管哮喘 巴豆去油, 用鲜姜汁调成糊状, 做成枣核大小的栓剂, 中间留一小孔, 外裹一层薄棉.用时视病情轻重, 塞入一侧或双侧后鼻腔内, 每日1次, 每次置放1~2小时, 7次为1疗程.治疗30例, 治愈23例, 显效6例, 无效1例.风寒型者疗效最好, 用药后鼻腔中有热感时, 气促、喘息症状即可逐渐缓解.〖辽宁中医杂志 1983;(9): 40〗
2.治疗肠梗阻
a. 巴豆去壳, 用草纸包好, 打碎去净油质, 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 每次0.5~1g.治疗12例, 10例在服药后2~3小时即解水样便数次, 梗阻随即解除.2 例于服药 6 小时后仍未排便, 转手术治疗.〖湖南中医杂志 1986;(6): 55〗
b. 巴豆皮0.5g, 烟叶适量.共捻碎卷烟 2 支, 成人每次1支, 一般50分钟左右即可排气或排便, 腹胀缓解.若未见效, 1小时后再吸1支.〖内蒙古中医药 1987;(1): 39〗
c. 巴豆霜, 装胶囊内(每粒胶囊150~300mg), 成人每次口服1~2粒, 小儿酌减, 必要时3~4小时重复应用.治疗50例, 治愈40例, 无效10例.梗阻缓解时间最短1小时, 最长48小时, 24小时内缓解者37例.〖天津医药 1974;(7): 341〗
3. 治疗术后肠麻痹或肠胀气 巴豆或其壳 5~15g, 清洗后加水500ml, 文火煎煮至产生蒸气时让患者吸入蒸气.也可将500ml 巴豆液蒸煮浓缩至50ml, 放入雾化吸入器中让患者吸入.每次使用时可加入糜蛋白酶1mg及对患者较为敏感的抗生素.视病情每日吸入1~3次, 每次5~10分钟.一般下腹部手术后次日即可使用.上腹部手术可于术后2~3天使用.治疗114 例, 有效率100%.〖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12): 713〗
4.治疗慢性腹泻
a. 巴豆炒炭至手捻无油腻感为度, 加硫磺粉装入胶囊.一日量为巴豆炭 0.62g, 硫磺粉1.24g, 分2次饭后服.治疗沉寒凝滞型慢性腹泻 38 例, 基本痊愈20例, 好转13例, 无效5例.症状缓解时间最短者2天, 最长者30天, 平均16天.〖中医杂志 1979;(12): 30〗
b. 巴豆炭6g、蜂蜜蜡6g, 制成小丸约80 丸, 每丸重0.15g(内含巴豆0.075g), 成人每服4丸, 每日3次, 空腹服.治疗急性泄泻13例, 慢性泄泻 4例, 慢性下痢4例, 全部治愈.凡有发热及其他并发症者勿服.〖广东中医 1959;(6): 229〗
5. 治疗胆绞痛 巴豆仁切碎装胶囊, 每次 100mg, 小儿酌减, 每3~4小时用药1次, 至畅泻为度, 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治疗100例(胆系感染82例, 胆石症18例), 均获满意疗效.〖武汉医学院学报 1977;(3): 81〗
6. 治疗胆道疾病
a. 治疗胆道蛔虫 巴豆仁, 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 不去油, 每次150~200mg, 确诊后立即温水吞服本生品, 2小时后重复1次, 一般在12小时内可服3~4次, 次日酌情给药1次.清热利胆排淤中药: 茵陈30g, 栀子20g, 大黄、木香各15g.水煎服, 每日1剂, 分2次服, 胆绞痛缓解后开始服药, 3~5天为一疗程.左旋咪唑成人 90~100mg, 小儿以1.5mg/kg 计算, 在服巴豆半小时后1次顿服, 次日半量1次服用.适当配合抗感染治疗, 个别病例给予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276例, 痊愈200例, 显效72例, 无效4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 502〗
b. 治疗急性胆管炎 在扩容、纠酸、稳定细胞膜及抗感染、解除胆道梗阻、缓解胆绞痛等的基础上, 用上述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17例, 成功15例, 中转手术治疗2例.一般于服巴豆后30~40分钟后胆绞痛明显缓解, 服2~3次后止痛有效率达 94.1%, 服药6小时后排出稀便或软便.清热利胆排淤中药于腹痛稍缓解后煎服.〖湖北中医杂志 1986;(5): 15〗
7. 治疗关节炎 大巴豆1~2粒去壳, 磨溶化于30g 白酒中, 稍加热, 反复搓擦患处, 以皮肤感觉微热为宜, 药后半小时, 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 并感瘙痒疼痛, 可用生姜片轻轻擦拭, 以缓解瘙痒痛感.治疗急、慢性寒痹72例, 效果显著.一般轻者治疗1次, 重者2次即可痊愈.〖江苏中医 1989;(8): 11〗
8. 治疗疟疾 巴豆、雄黄各等份, 将巴豆去壳去油研末, 制成巴豆霜, 雄黄研末, 两药均匀拌和, 贮瓶备用.用时取绿豆大小的药粉放在1.5cm2 的胶布中心, 于疟疾发作前5~6小时, 贴于耳郭上方乳突部位, 7~8小时后取下, 可见小水泡, 是正常反应, 不必处理.治疗5000余例疟疾发作病人, 经随访250例, 1次控制症状发作者210例, 2次控制者 24例.〖新医学 1972;(12): 31〗
9. 治疗骨髓炎 巴豆(去壳取仁)60g, 猪脚一对, 小孩及体弱者减半.用法: 将巴豆仁用纱布包好, 同猪脚置大瓦钵内, 加水3000ml, 炖至猪脚熟烂, 浓缩至800ml, 去巴豆仁和骨, 不加盐, 1日2次空腹服.如未愈, 每隔一周再服1剂, 可连服10~20剂.治疗骨髓炎、骨结核和多发性脓肿23例, 痊愈17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湖南医药杂志 1979;(1): 39〗
10. 治疗结核病 巴豆去壳、去皮, 保留整仁不碎.把黄蜡化开, 用针尖将巴豆扎上, 在已熔开的黄蜡中蘸一下, 取出旋转冷却, 使黄蜡将巴豆全部包住, 不留缺损.每日早饭前吞服7粒, 病重者可早晚各服7粒.治疗结核病共13例, 其中肺结核 3例, 痊愈1例, 显效2例;肠结核3例, 全部治愈;腰椎、髋关节结核5例, 痊愈3例, 显效1例, 无效1例;淋巴结核2例, 痊愈1例, 显效1例.〖四川中医 1983;(2): 54〗
11. 治疗蜂窝组织炎 巴豆霜直接撒于溃疡面, 一般隔日1次, 重者1小时换药1次, 药后患处有热辣感, 2小时后逐渐消失.治疗20例, 收效满意.〖江苏中医杂志 1987;(5): 47〗
12. 治疗乳腺炎 巴豆仁120g, 放入已熔化黄蜡120g 的锅中炸成深黄色(约6~7分钟), 滤出黄蜡液(有毒)弃之, 在竹筛上散开巴豆仁, 待其上之黄蜡凝后收起备用, 每次5粒, 每日服3次(必须囫囵吞下), 温开水冲服, 1个月为1疗程, 停药 10天再服第2疗程.治疗458例, 除3例癌变外, 余皆痊愈或基本痊愈.个别人服药后有肠鸣、轻泻等副作用, 数日后或减量即解.〖河南中医 1983;(3): 35〗
13. 治疗疥癣 巴豆仁末30g、香油5g、酸醋10ml, 搅拌成糊状, 每次2~3g 放在双手掌心内, 深吸药气3次, 随后将药涂于双侧膝部, 并以手掌揉擦至双膝皮肤潮红、发热, 每晚临睡前用药1次, 5~7次为1疗程.治疗47例, 均愈.随访2个月, 无1例复发.若并发皮肤化脓感染者, 可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参、银花、野菊花各20g, 水煎外洗.〖广西中医药 1987;(6): 2 4〗
14. 治疗神经性皮炎 巴豆30g(去壳)、雄黄3g.将巴豆研成豆渣状, 雄黄研成粉末, 两药混合经乳钵研匀后, 用3~4层纱布包裹后涂搽患处, 每日2次, 每次1~2分钟, 至痒感减轻, 局部起水泡为止, 患处覆盖无菌纱布, 以防感染, 待水泡吸收, 患处皮肤脱落即愈, 3天为1疗程, 疗程间隔7~10天.可反复用至痒感消失、皮损消退为止.治疗8例, 均治愈.其中2例随访13~15年, 未复发.〖新医学 1982;(4): 204〗
15. 治疗急性阑尾炎 巴豆、朱砂各0.5~1.5g, 研细混匀, 置膏药上, 贴于阑尾穴, 外用绷带固定.24~36小时检查所贴部位, 皮肤应发红或起小水泡.若无此现象可更换新药.治疗99例, 治愈85例, 无效14例(仍用手术治疗).〖浙江中医杂志 1981;(6): 285〗
16. 治疗小儿腹泻 黄蜡、巴豆各30g, 将二药捣如泥, 作饼如铜钱大, 贴敷脐部, 以手按紧, 用敷料胶布封固, 再用热水袋早晚各热敷脐部30分钟, 温度以舒适为宜, 每天1次, 3次为1疗程.治疗100例(单纯性消化不良者20例, 中毒性消化不良者75例, 迁延性消化不良者3例, 急性胃肠炎 2 例), 痊愈82例, 好转15例, 无效3例.平均治疗3.5天, 最短者2天, 最长者7天.〖浙江中医杂志 1992;(4): 166〗
17. 治疗面神经麻痹
a. 去壳巴豆4~8粒, 投入50度白酒250g中, 置火上煮沸后, 将白酒盛小口瓶内, 乘热熏健侧劳宫穴(即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20分钟左右,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治疗42例, 痊愈16例, 好转10例, 有效6例, 无效 10例.治愈时间为6~25天.治疗期间, 有轻度腹泻或局部脱皮现象, 无需特殊处理.〖浙江中医杂志 1980;(2): 86〗
b. 大巴豆3枚去壳, 大斑蝥3只去足翅, 鲜生姜6g 去皮, 捣如泥, 均匀摊在4cm×5cm 的6~8层纱布上, 药膏面积2.5cm2, 以患侧下关穴为中心, 外敷固定, 3~4小时后取掉, 可出现水泡, 按无菌操作法沿水泡下缘抽出液体, 观察2~3周, 若不愈, 可重复治疗1~2次.治疗50例, 痊愈45例, 显效 2例, 好转1例, 无效2例.疗程最长45天最短10天.〖山东中医杂志 1986;(5): 28〗
18. 治疗慢性鼻窦炎 巴豆(去壳)100g、黄蜡180g, 先将黄蜡加热熔化, 再加入去壳的巴豆, 文火煮15分钟左右, 将巴豆捞出晾干, 以巴豆不崩不裂, 有薄薄一层黄蜡为宜, 成人每次服5粒, 以后逐渐增至每次20粒, 每日服3次.小儿、老人酌减.此药需囫囵吞下, 21天为1疗程.治疗90例, 痊愈50例, 好转31例, 无效9例.一般1个疗程即愈, 个别2~3个疗程方愈.〖河南医药 1983;3(4): 247〗
19. 治疗鹅口疮 巴豆1g、西瓜子仁0.5g, 共研后加少许香油调匀, 揉成小团, 敷贴于印堂穴, 15秒钟后取下, 每日1次, 一般连用2次, 观察190 例, 治愈90%, 有效7.9%, 无效2.1%.〖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9): 548〗
20. 治疗牙痛 巴豆1粒、大蒜1枚, 共捣为膏, 取膏少许用棉花包裹塞于痛牙同侧耳中, 治疗牙痛, 8小时换药1次, 一般3~5分钟即止痛, 连用2~3 次可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7;(8): 370〗
21. 治疗龋齿 川椒6g, 研末过筛, 巴豆1粒去壳捣烂, 上药以饭和为丸, 如油菜子大, 晾干, 每一蛀孔用棉裹一丸置入, 每日2次.治疗龋齿作痛22例, 疗效满意.一般20分钟即可止痛.〖浙江中医杂志 1982;(11): 504〗
22. 治疗白喉 巴豆去壳研细末, 与朱砂各取 0.5g, 置于普通膏药中心, 贴于患者两眉之间, 8 小时后除去, 可见局部出现红斑, 继之出现水泡, 涂以1%龙胆紫, 每日后即干枯自愈, 每例只贴1次.并加用青霉素20~40万单位肌肉注射, 0.5~1万单位随蒸气吸入, 每日2次至伪膜消失.治疗200例, 痊愈196例, 死亡4例.有7例喉梗阻严重者行气管切开术.〖新医学 1973;4(1): 9〗
有关其他文章
· 巴豆的方剂选用〖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用巴豆
巴蜡丸治疗乳癖
『泌尿系统』中医方:肾炎腹水
面神经麻痹当代外治妙方
肾炎腹水
中医江淑安消炎利胆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