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铎51岁草书,大起大落,酣畅淋漓!
userphoto

2023.07.17 山东

关注
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王铎51岁,这是明亡前一年,他写下这卷长约1.7米的《草书临阁帖卷》。

...................................................................................................

可想而知,正值国家危难、个人困苦之时,身为一介书生,只能在困顿之际临帖聊以慰藉,所以不在意文章句读,而凭感觉一任笔墨驰骋地书写下去,将其本不连接的草书结体缠绕相续,以具有屈铁般刚健之气的线条取代圆转挥运连绵不断的笔势,构成其人独特的艺术境地。

...................................................................................................

通卷书法点画雄实,大小不一,字距参差,古朴劲美,以雄强霸悍的笔力、奇诡怪伟的体势、酣畅淋漓的墨彩,表达了大起大落、汹涌激荡的情绪和心境。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正如李志敏所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

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历任太子左谕德、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南京礼部尚书。弘光政权建立,出任东阁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跟随钱谦益投降清朝,授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太子少保。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安葬于河南巩义县洛河边,谥号文安。

...................................................................................................

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

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5]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

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6-7]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

王铎降清后八、九年时间,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书法成了其“贰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怀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而转为理性和孤冷。

...................................................................................................

王铎画山水宗荆浩、关仝,继承了五代荆浩和关仝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

...................................................................................................

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
王铎草书《临阁帖卷》欣赏







释文:
献之帖
献之兄静息应
佳何似复小恶耶
伏想比消息理尽转
胜耳礜石深是
可疑事兄喜患
散辄发势为积
乃不易愿复更思
献之唯赖消息内
外极生冷而心腹中
恒无他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
佳论事当随宜
思之也献之姊性触
事殊尝不可献
之当长愁耳
阮新妇勉身得雄
甚善散骑殊尝
憙也
虽奉对积年可
以为尽日之欢常苦
不尽触类之畅方欲
与姊极尝年以之
偕老当谓乖反
至此诸怀怅塞实
深当复何由日又见
姊耶唯尝绝之

夏日感思悼切
得道书慰意薄
热汝比各可不吾
并故诸恶劳益勿
勿献之白疏献之
白思恋不可言瞻近
未得奉见但有叹
塞迟诸信还具
动静献之
白柬告具天宝疾患
问何其仓卒今子孙
常欣伦早成家
以此娱上下岂谓奄
此深至恻切心怀哀
念当可为心情愿*(女更)
可保忧驰眠食
多少
王铎年五十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铎《草书临阁帖卷》
神笔王铎 | 以临代创,不当书匠!(学书法必须明白的道理)
51岁、立春之夜,王铎写下长卷《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行草书诗卷十二首欣赏
王铎草书《临阁帖卷》(疾源不除自不得佳)
【精典临摹】王铎临王献之鹅还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