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兵制服上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

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和〝〞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史载〝〞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

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顺治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间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武力镇压,故镇压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治。

〞与〝兵〞相比,就是后妈养的了。史载〝勇〞也是兵的一种。雍正,乾隆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勇“原来不一样—清代“兵”和“勇”的区别
为什么清军胸前有的是“兵”字,有的却是“勇”字?
为什么清军胸前有的是兵字,有的却是勇字?他们到底谁更厉害?
清朝军队建制变化
清朝的“百万”正规军原来是这么训练的
清军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什么不同,谁的战斗力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