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韩国发生碎尸案,恐怕早被拍成了电影…

被整齐肢解、尸块多达2000余块的碎尸案如果发生在韩国,恐怕早被电影人从网络取来,拍成近似《杀人回忆》般的佳作。

而回溯韩国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案件在现实中是否侦破均在其次,拷问由警察、司法等政府部门及主流媒体联手打造的“上层建筑”,以及体恤构成“社会基础”的个体受害家庭,成为重中之重。

真相就是没有真相,凶手却真有帮凶

《杀人回忆》剧照

国内影迷视为心水的《杀人回忆》(2003),由奉俊昊导演根据1986年至1991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10起连环强奸杀人案改编。

影片在冷酷还原侦案过程之外,不带温情指出真相可能被永久性遮蔽的间接帮凶,是警察和媒体。

第二起命案现场,警探宋康昊面对一团混乱,庆幸媒体虽然蜂拥而至,但某善于刨根问底的记者没来。而正是急于借助可控的媒体,向公众展示所谓作为,他和同事才会在乱哄哄的警局楼梯间,悠然让媒体拍摄宣传照,并以哄骗加拷打的方式,试图逼迫智障少年、性饥渴者等人担下命案,而数次错失抓获真凶的可能性(分分钟睁大双眼蹲守在经严格推理而出的下个犯罪地点,当然不一定就能缉拿到杀人狂魔,却会让观众觉得胜算的概率至少翻倍)。

2008年罗镇宏根据柳永哲连环杀人案改编的电影处女作《追击者》上映时,因案件与华城连环强奸杀人案一样均在韩国轰动一时,不少影迷拿来与《杀人回忆》比较,可是《追击者》开场即让河正宇目露凶光,虽凶残狡诈屡次脱逃,使追踪他的前警察、现警员数度沮丧,却不至像《杀人回忆》里的宋康昊等警察,因始终找不准看不见的凶手的步伐,而生出百分百的挫败感,只能玩命咬住不可能是罪犯的所谓嫌疑人。

《孩子们》剧照

而在根据1991年大邱5名结伴上山的小学生离奇失踪事件改编的电影《孩子们》(2011年)中,帮凶更扩延到知识阶层。

因涉嫌造假而被总部下放的电视制作人,怀着和《恐怖直播》里的主播河正宇相同的动机,希冀用极端事件,为自己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他联手一直夹带个人私欲关注案件的大学教授,以专题节目的形式将4年前的案件重演,却只是往受害家庭的伤口上大把撒盐,图给隐匿的凶手留下笑柄。

其中的警察倒是尽着本分忠于良心,但在受害家庭及观众眼里,也是等同于无能。2002年,失踪者的遗体被发现,但凶手至今未找到。

《那家伙的声音》剧照

与上述两案并称为韩国三大悬案的1991年首尔9岁男孩李炯浩被绑架事件,在2007年也被改编为电影《那家伙的声音》。

晚9点档新闻名主播薛景求义正严辞谴责政府对于日益猖獗的犯罪束手无策,不想刺激不知名的“观众”谋划惊天大案。全员出动的警察队伍,斗不过一个只留下声音的罪犯,被挑衅的政府,也在公众眼皮底下被证明,仅会高呼喊过即忘的口号。

即使真实的案件已被侦破,据之改编的电影中警察、媒体以及司法人员的形象,多也不会让观众“路人转粉”。

比如由女童遭性侵案改编的《素媛》。蝼蚁一族社会学层面的指望均指望不上,媒体对事件大肆渲染逼迫女孩一家几乎无处可躲,警察让女孩两次重回被害情境以指证嫌疑人,法院则考虑犯案人的精神状况作出轻判,受害人还是小女孩的事实被无情过滤。

难怪影片要大肆渲染父爱的伟大、亲朋的可靠、同学的友善——小百姓无法依靠大政府,也只能抱团取暖。这种无奈只能用温情式治愈追问制度缺陷的处理,在据2005年光州一所聋哑障碍学校的学生集体遭受校方凌虐而改编的电影《熔炉》中,也多处可见。

《熔炉》剧照

活着的人要活下去,怎么活全看自己

《杀人回忆》里警察查案时,发现一名侥幸从凶手魔爪逃脱的受害者,陋室独居的她用慌张而躲避的眼神说明,那晚的经历虽让她的肉体存活,但对其心灵已判死刑。而到了10起案件中多数均过了15年上诉时效的2003年,宋康昊从警察摇身一变成为生意人,但这件可能永无答案的悬案无疑烙在了他内心。

与影片开始呼应的结尾,他回到第一次办案的现场,被路过的女孩告知不久前一位大叔和他有过相似的举动。这位大叔是曾从汉城赶来协助查案的金相庆,还是一直逍遥法外的真凶?观众只能猜想。

而惨案带给受害家属的创伤,影片虽仅有一扫而过的痛哭镜头,观众自会明白事件对他们身心的重挫,比起另外两部悬案改编的电影,一点也不会少。

《杀人回忆》剧照

《孩子们》里朴拙的父亲被怀疑是杀害亲子的凶手,案件重演时,4年前的往事重现加上现实的目光苛责,死亡似乎是他的唯一出路,这也让始作俑者之一的制片人,陷入良心的折磨。

到了《那家伙的声音》,主播夫妇的情绪在希望与失望间反复摆动,到44天之后尸体被发现,播报自己儿子惨案的主播,也只能用眼泪呼唤政府加大惩戒犯罪的力度。影片2007年上映时,案件也已过15年诉讼期限,但他无法抑制的泪水,想必能唤起民众对于绑架儿童的犯罪有更深刻的理解。

《素媛》涉及的案件公开宣判后,便真正激起韩国国民的声讨浪潮,迫使国会提高对性侵儿童犯罪的量刑标准。

《素媛》

由真实案件改编的韩国电影,尚有因警察不作为或加害者年龄偏小无法被收监的,受害家属自行复仇一类。

《公正社会》中的母亲,便在10岁的女儿遭遇性侵后,将把繁琐手续奉为圭臬的警察丢在脑后,独自找出罪犯。《不哭妈妈》里的母亲,则亲手制裁了强暴爱女迫使她自杀的男同学。

这两部电影口碑虽不如以上所提,但在韩国上映时,亦引发热议。

而《熔炉》也绕过与校长勾结的警察,由美术教师孔侑直接办案,他虽不是先天聋哑的孩子们的亲人,某种程度上却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父亲。

有些案件或许永远是谜,但至少该给它们被搬上大银幕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对生存的环境有更为警醒的认知,避免下一个悲剧的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击者》
《今日说法》这宗奇案,要拍成电影,必火
韩国这三大悬案改编而成的限制级悬疑惊悚犯罪电影,你看过几部
韩国5个小学生神秘失踪,11年后发现尸骸,凶手却至今成谜
10名女性残忍被害,杀人回忆的原型悬案,30多年后终于水落石出
韩国华城奸杀案告破,真凶竟然就在警察眼皮子底下,公诉时效已过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