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网最全青贮指南——青贮怎样收割、储存、使用才能价值更大化

对于玉米青贮而言,无论是在收割前的开收启动,还是在收储过程中质量把控,甚至在开窖取用全程中的质量评估,DM都是一个既简便又有效的参考指标,该指标贯穿了玉米青贮从制作到取用阶段的全过程。但是在这些方面,似乎一直将DM作为定量的静态指标,忽略了其定性的动态特性。

因此,本文就从玉米青贮的开收时间、收储过程和开窖取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以动态变化的视角来建立DM的全局观,从而保障所收玉米青贮整体质量的稳定性。

开收时间

在最佳DM条件下收获玉米青贮,是优化其质量的起点。传统的做法是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表1)检测其DM(30%-35%),或者直接采用玉米籽粒乳线的判别方法(1/2-3/4)。然后,再按照每天干物质增加0.5个百分点来估算整个收获期的DM。此外,在生产实践中还有一种通用的经验法则即在玉米植株吐丝后约45d(DM约30%)时开始启动收割。但由于不同地区种植品种、气候条件和收获持续时间的不同,以上一刀切的方法无法因地制宜。

表1:田间采样方法

表2:玉米籽粒乳线所对应的DM

品种类型

玉米青贮按照收获物和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型、兼用型粮用型三大类,其中专用型相比于粮用型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4-5吨/亩 vs 2.5-3.5吨/亩)、纤维消化率和持绿性,但子粒产量较低,且在北方果穗多发育不良。

因此,

  1. 在美国多以粮饲兼用型品种为主,以兼顾生物和籽粒产量。
  2. 而在国内,虽三种类型都有种植,但以粮用型为主。

由于三种类型玉米青贮的生长进程不同,因而所处的生长时期亦不相同。通常情况下,粮用型玉米青贮的生长进程快于专用型,具有较高的DM增加率和较短的适宜收割期。因此,若依据DM来决策收割时间,那粮用型玉米青贮应早于专用型。例如表3,粮用型先玉335开始采样监测DM的时间比专用型三北青贮17提前1周。同样的,乳线决策法亦是如此(表4)。

表3:不同玉米类型的物候期及DM比较

数据来源:河北农业大学

表4:不同玉米青贮品种的DM增加进程情况

数据来源:威斯康辛大学

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意味着玉米植株达到成熟时所需的有效积温(GDD)的不同,从而导致其每天干物质变化率、开收时间和适宜DM时间的差异。

例如在2004年,玉米植株自吐丝至DM达到30%收割标准的间隔天数为43-45d。然而在2005年,该间隔天数缩短为34-35d,相差近10d(表5)。因此,相比于45d的经验法则而言,采用有效积温指标决策开收时间更准确。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还发现,对于相对成熟期在101-115d的玉米品种而言,其自吐丝起累计有效积温约达到427℃,DM接近32%。为了更准确的判断,建议牧场从有效积温累计近400℃开始监测。

表5:不同有效积温(GDD)对玉米青贮收割时间的影响(4月底播种)

注:GDDs =∑[(Tmax +Tmin)/2 – Tb],式中Tmax最高温度,Tmin最低温度,Tb为作物发育基点温度。数据来源:康奈尔大学

按照国内各奶业主产区8月份的气温数据情况,计算GDD累计至427℃所需天数,发现京津沪、东北内蒙、华北和西北四大奶业优势区玉米青贮自吐丝到收割的间隔天数分别为22-27d 、33-43d、25-33d 和25-33d,都低于45d。此外,从表6 可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间隔天数分别主要集中在20-25d和30-35d。由于各省份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大,因此建议牧场根据收割玉米青贮所在地区的气温数据来计算GDD和间隔天数。

表6: 2019年8月份奶业主产区有效积温(GDD)和吐丝到收割时间情况

注:间隔天数为自吐丝到GDD累计427℃的天数;作物发育基点温度为>10℃。

持续时间

在美国,大多数牧场都有配套土地,可用于种植玉米青贮和苜蓿等饲料作物。因此,其可以在最佳DM期集中收割青贮,保障所有收获工作在7-10d内完成,所收青贮的DM都处于30%-35%。但是在我国,绝大部牧场的玉米青贮来源于农户,覆盖区域广泛,增加了收储间隔时间,尤其是南方非粮食主产区。通常情况下,大型规模化牧场青贮收获持续时间在15-20d。为了避免收获后期DM过高的情况,多数牧场会在DM 26%-28%时启动收割工作(表7)。除了提前收割外,还建议根据收割速度来调整每窖青贮容量,以保障及时封窖,从而减小窖内DM波动。虽不能改善窖间DM差异,但该操作有益于后期分窖分质而饲、配方调整和饲喂稳定性。

表7:收割持续时间对青贮DM的影响

注:9月中上旬和下旬的DM每天的增加率分别按照0.5和0.3个百分点计算。


收储过程

青贮的发酵分为有氧、厌氧稳定期三个阶段,其中有氧发酵阶段越长,营养物质损失越大。自然条件,通常需要5-7d才能形成乳酸菌生长的优势环境。然而,玉米青贮自收割到填充的速度会影响空气的滞留时间,压窖速度及密度会影响空气的排出时间。因此,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有氧发酵阶段。

填充时间

有研究表明,延迟玉米青贮填充时间会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WSC)含量和增加DM损失。因此,建议玉米青贮自收割到填充的时间最好控制在6h以内,最长不超过12h(图1)。同时,根据该时间要求来选择所收玉米青贮的区域范围。

  1. 对于远距离收割的玉米青贮,建议在机器收割时就添加青贮剂,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从田间收割到填充整个过程若管理良好,DM损失能控制在4%左右。若管理不善,该阶段DM损失可高达11%。若遭遇雨淋,DM损失会额外增加约5%(G. Borreani,2017)。

数据来源:特拉华大学

压窖密度

青贮孔隙度定义为充气孔隙体积占青贮饲料总体积的比例,其与压窖密度负相关,与DM损失正相关。研究表明,为了减少玉米青贮DM损失,其孔隙度应控制在40%以下,相应的青贮窖或堆贮最小鲜重压窖密度为705kg/m3。Holmes(2006)研究发现玉米青贮DM压窖密度每增加50kg/m3,其DM损失会减少2.9个百分点(DM 损失% = 29.1 - 0.058×DM压窖密度kg of DM/m3)。但是,压窖密度也需因玉米青贮DM不同而异。总体而言,DM损失受DM和压窖密度的双重影响(图2)。若压窖密度适宜,整个发酵过程(包括压窖流出液)的DM损失能控制在5%左右,否则会高达13%。若覆盖或封窖不及时,DM损失会额外增加约3%(G. Borreani,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饲喂青贮饲料加入小苏打,对不对?
构成奶牛TMR日粮质量评估体系的八个方面
奶牛养殖技术-青贮窖设计规划
温馨提示,种玉米看这里,你会学看到很多知识(之二_---选品种)
东北主要玉米试验点2016年活动积温情况
种草养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