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三十五:东颜林寻访颜回墓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曲阜防山

在曲阜市区东十多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名字叫防山,山虽不高,却很有名气,因为山北有埋葬着孔子父母的梁公林,山南有埋葬着孔子大弟子颜回的颜林。颜林是我们下一站要去的地方。    

我们离开梁公林,车向西开,路过一个高速路立交桥,那里是个三岔路口,路口有座巨型孔子周游列国巨型雕塑,这组雕塑由两辆车组成,前一辆车上坐着孔子,身体前倾,正在驾车前行。后一辆车要小许多,也是两马驾车,上有二人,显然是孔子的弟子。还有一人正策马飞奔。下书“孔子列国行”。整组雕塑充满了动感,生动地表现了孔子一行周游列国时风尘仆仆的样子。

我们从里沿一条路南行,穿过一片树林,便到了位于防山乡程庄村北的东颜林。

在路的尽头就是4柱3间的颜林大门,大门紧锁着。路边有块牌子,中间3个大字为“东颜林”,上边写的是“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边写的是“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立”,时间为19861119日。这个牌子的后面有座小房,是看颜林的人所住。孔珊珊到里面找出看门老人,他把大门打开,我们走了进去,问他哪座是颜回墓,他指着迎面一座大坟说:“那个就是。”其实不用问我们也能看到,因为这座墓在整个颜林里位置最为突出。

来到颜回墓高大的封土堆前,看着墓碑上书写着的 “兖国复圣公墓”6个篆字,耳畔仿佛响起了孔子因颜回之死那悲恸的哭声。孔子来到颜回陋巷的住宅,抚着颜回的尸体,一边哭一边念叨着:“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何晏《论语集解》云:“天丧予者,若丧己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也。”由于孔子的过度悲伤,哭得都有些站立不稳,跟随他的弟子说:“老师,您太过伤心了吧?”孔子说:“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为谁伤心!”(《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哭而谁为?’”)何晏集解:“恸,哀过也。”孔子的过度悲伤,是从他弟子眼中看出来的,当弟子说他哭得太伤心的时候,他则反问了一句“有恸乎”?说明他对自己的过度悲伤并无知觉,完全进入了忘我的情境之中。孔子是一个理性的人,但也是一个性情中人,颜回之死,就是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孔子仍没有从颜回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论语·雍也》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语气中带着伤感。后来季康子又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顔回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雍也》)可见颜回之死,对孔子影响之深。

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弟子,孔子在心里已经暗暗地把颜回当成了自己衣钵的传承人,可谁知他竟先于自己而死。孔子真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使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享年41岁。这一年孔子71岁,距离孔子去世,只剩下了两年。

记得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年,孔子一行在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张庄乡南孔庄)被围,颜回后到,孔子焦急地说:“吾以女(汝)为死矣。”表现了孔子对颜回的深深惦记。而颜回则带有点调皮地说:“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颜回风趣的话化解了当时的紧张气氛,可谁知他还是死在了孔子的前面。

颜回家贫,其父颜路却想厚葬,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厚葬,便依据孔子对颜回的疼爱,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请求孔子把自己的车卖了,给他儿子买个外椁,即套在棺材外面的罩。孔子虽然疼爱自己的弟子,但也不能失去原则,孔子主张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所以孔子明确地拒绝了颜路的请求,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才,指的是颜回;不才,指的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意思是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也都是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孔鲤死了,也是有棺无椁的。我不能把车卖了步行来给他做外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按理是不能徒步行走的。孔子一直主张薄葬,而像颜回这样的家庭,是没有厚葬的理由了。说明颜路爱子以情,而孔子则爱子以义。

因颜路有厚葬颜回之意,孔子的弟子也曲从其意,来向孔子请求,而孔子则明确表示“不可”!结果门人并没有听从孔子的意见,还是“厚葬之”。面对即成事实,孔子没有必要再去指责弟子,但对懂礼的颜回来说,他若在天有知,也会不满意的,所以孔子对颜回说了下面一番话:“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在孔子心目中,颜回早就是他的儿子了,甚至超过了亲生儿子,怎么能说“予不得视犹子”呢?孔子的本意是说,要是我的儿子,我是决不会厚葬的,但对你我就没有办法了,我是做不了主的。就这样,颜回终于得到了厚葬。

颜林大门

被厚葬的颜回,就在我眼前的这座坟墓里。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首席大弟子的颜回,自然也会随着节节升高。自汉代以来,颜回就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单以颜回配享。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追封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尊之为“兖国复圣公”,明时改称为“复圣”。据任昉《述异志》(下)载:“曲阜古城,有颜回墓,墓上有石楠树二株,可三四十围。土人云:'颜回手植。’”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孔子五十代孙衍圣公孔摠始立墓碑,题曰“先师兖国公之墓”,由太原王筠书写。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又立鲁王府辅国将军朱当沔篆书“兖国复圣公墓”碑。据清乾隆年间《曲阜县志》载:“墓前一石高二尺许,镌两甲士背负而坐,一执斧,一执金吾。”又云:“康熙二十有六年……捐修颜子墓、享殿、筑墙垣,栽树百本。”使颜林逐渐形成了规模。“文革”期间,颜林遭到严重破坏,两通珍贵的石碑也被毁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通碑刻,是1989年仿明碑重刻的,围墙是2002年建起来的。

颜回墓

我走到颜回墓后,想寻找颜回的父亲颜路的墓,我一边找一边问孔珊珊。其实她虽然当了好多年的导游,而颜林她还是第一次来,此外颜母庄和鲁源村,她也都是第一次到。我跟她开玩笑说:“这回我给你当了把导游。”她笑了。她一边跟着我找颜路墓,一边往旅游局打电话询问。不一会儿,她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对我说,我们局里最好的导游说,颜路的墓早就没有了。这时我正好在草丛里看到了颜路的墓,我指着墓碑说:“有,你告诉她,就在这。”

在颜回墓后不远处的草丛里,立有一通石碑,上书“杞国公墓”,这就是颜回的父亲颜路之墓。颜路名无繇,字季路,一称路,所以一般称颜路。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载:“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当颜回长到13岁的时候,他又把颜回送给孔子当弟子,所以《史记·孔子世家》说“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颜路晚于颜回而死,具体卒于何时不详,死后葬于颜回墓旁。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被封为“杞国公”。

自从颜回安葬在这里之后,他的后代便陆续葬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座庞大的颜氏墓地。到目前为止,林内共有坟墓1100多座。颜回墓之后,是一片树林,有一条沙土路伸向树林深处,树林中隐约可见许多大大小小的墓碑。

颜回父母颜路墓

既然有东颜林,就应该还有西颜林。颜子后裔四十五代孙太常卿颜文铎,逝世后葬于曲阜城东北二里许的地方,距周公庙500米。四十六代孙后周户部尚书颜衎亦葬在颜文铎墓旁东北方向。自晋唐以降,颜氏为黄门中书门下侍郎及部侍郎者前后凡13人,且逝世后多葬于此,所以世人称此墓葬区为颜侍郎林,因在东颜林之西,因而又称西颜林。明时颜文铎墓前列有翁仲、石仪等,其墓前建有神门。明英宗天顺年间,墓地周围有二里余的林墙。早期宗子墓葬于林墙内,支子后裔葬于墙外。至清代末期,侍郎林已成为曲阜颜氏最大的墓葬区,占地约20万平方米,墓碑千余块。1957年驻地部队垦荒开地,墓区遭到破坏,“文革”期间破“四旧”平墓毁林,使整个墓区荡然无存。

                        201366日第一稿

                        2014522日第二稿

                        2014年6月16日第三稿

梅吉庆简介: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研究孔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三次重走孔子路。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两部力作。

项目简介:

 读者在作者的带领下,走回了历史,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人们会清晰的看到孔子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呢,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至圣先师”以及“万世师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门】颜回:乐道安贫,贤哉回也(下)
安贫乐道的本质,是身陷囹圄,心向远方
《论语讲义》——先进第十一(4)
论语启示录231:孔子的情理纠结
颜渊死,子哭之恸
论语连载(275)《先进篇》第8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