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八十一:孔子的四大弟子与武城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南武城遗址

孔子的四大弟子曾晳、曾参、子游、澹台灭明都与平邑县魏庄乡的古城武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费县梁邱镇关阳司与魏庄乡近在咫尺,我们离开关阳司,很快就到了魏庄乡。这是我们此行第二次踏入平邑县。10多天以前,我一直是在平邑县的北部地区活动,离开平邑一路北上,到过新泰、莱芜、高青、淄博、潍坊,然后从潍坊南下,经安丘、诸城、日照,进入江苏的连云港、赣榆,从赣榆又回到山东的郯城,从郯城到费县,从费县到邹城的路上,正好路过平邑县的魏庄乡,十分顺道。

魏庄乡的南面有条小河,名字叫清凉河,河上有座桥,过了河就是武城遗址,曾氏父子的墓也在那里,十分的近。不巧的是,前几天涨水将桥冲毁,我们只好绕了。

绕了好大一圈,我们才来到曾氏父子墓前。路边立有一通石碑,上书“平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子墓”,碑立于201197日。碑上的“曾子”2字应该是管两个人的:曾晳和曾参。曾氏父子墓在道的两侧,北为曾参墓,南为曾晳墓。曾晳墓为圆形,下部为石砌,上部为封土,墓上生长着几棵松树,有台阶可以上到墓顶。墓的西侧立有一通石碑,上书“先贤曾晳之墓”,为平邑人民政府199110 月立。

曾晳墓

曾参墓

曾氏父子均为孔子弟子。曾晳是孔子的早期弟子,名点,字晳。据刘向《新序》载:孔子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 曾晳的先祖是夏朝少康子曲烈,曲烈被封于曾(今山东临邑西南),公元前557年莒灭曾。曾世子巫公奔鲁,三传至曾点。在《论语·先进》篇著名的《侍坐章》中,记载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谈个人志趣。他与其他三人的志向截然不同,说在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人,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边唱着歌一边往回走。孔子听后深有感慨,喟然叹曰: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时“倚其门而歌”,因而被称为“鲁之狂士”。

曾点死后,以孝著称的曾参为其举行了简单的丧礼,被历代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说:“鄗、毕之郊,文、武之陵,南城之垒,曾晳之冢。周公非不忠也,曾子非不孝也,以为襃君显父,不在聚财;扬名显祖,不在车马。”意思是说,曾参的简葬,不是不孝传注云:“南城山,曾子父所葬,在今沂州费县西南。”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费县志》亦载:“莱芜侯(曾晳)既葬武城,曾参未闻他徙,亦葬武城。”

道北的曾参墓原本并不在这,而是距此两公里远的土桥村。清光绪《费县志》载,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有人重修曾氏父子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两墓设奉祀生各1,先后由曾参七十代、七十一代、七十二代孙袭任。清嘉庆十三年(1808),督粮道孙星衍、费县知县郭志清立石碑一通。“文革”期间曾参墓被毁,碑也不知下落。19983月,当地政府将曾参墓迁来此处,与其父之墓毗邻而居。新立的墓碑上写着“宗圣曾子之墓”,旁边另有一碑,为《曾子墓碑立者裔孙提名》,即功德碑。

在《论语·雍也》中,曾提到“子游为武城宰”一事。关于武城,杨伯俊《论语译注》注曰:“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现在通行的本子,基本都是这种注法。其实这些注《论语》的人不知道,武城在19464月就已经划归给了平邑县至今。在曾晳墓西偏南不远处,立有两通“南武城故城”文物保护碑,一为平邑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于1990年;另一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2006127日,立于20073月。这两通碑充分证明,武城故城早已不属费县,而是平邑。这个遗址,又于20135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邑县文物保护碑

子游所任宰的本是武城,可碑上为什么多了一个“南”字呢?顾炎武《日知录·曾子南武城人》引宋程大昌《澹台祠友教堂记》曰:“武城有四:左冯翊、泰山、清河、定襄,皆以县名。”并进一步指出:“清河特曰东武城者,以其与定襄皆隶赵,且定襄在西故也。子游之所宰,其实鲁邑,而东武城者,鲁之北也,故汉儒又加南以别之。史迁之传曾参曰南武城人者,创加也,子羽传次曾子,省文,但曰武城。”这段话把这个“南”字解释得十分清楚。

武城始建于鲁襄公十九年(前554),成为抵御齐国的战略要地。此城依苍山、南城山、开明山而建,东和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现在城址上有南武城和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这两个村分别为武城的南门和北门,在农田中还有残存的城墙。

武城城墙遗址

武城这个地方,还曾留下了孔子的足迹。一天,孔子带着弟子,来看望任武城宰的子游。进入武城,到处都能听到弦歌之声,一派和乐太平的景象。孔子满意地笑了,说了句“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那样的大刀”,意思是说他有点大材小用。可子游却认为是对他的批评,便叫起真来,说:“以前我听您老人家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够热爱人民,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领导。”孔子听了子游的话,马上改口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老夫子就是这么的可爱。

南武城村

     谈到子游所宰之武城,就不能不提到孔子的另一位弟子澹台灭明。有一次,孔子问子游:“你在武城任邑宰,发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的办公室来。”(《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由此可知,澹台灭明也是武城人,在子游的引荐下拜孔子为师。后来他到南方江苏、江西一带传播儒家学说,死后由他的弟子将其运回家乡安葬。1995年版《平邑县志》第二十五编记述了澹台灭明墓的情况:“澹台灭明墓:位于魏庄乡上土桥村,原封土高大,与武城曾点墓东西相望。……1808(嘉庆十三年),督粮道孙星衍为其立墓碑一块。该墓1972年被整平为耕地,墓碑不存。”这里的澹台灭明墓至今还没有恢复。

北武城村

有一座大山横亘在武城故城的南侧,犹如武城坚实的靠山,它的名字叫曾子山,因曾子的故里在这座山下而得名。南武城村和北武城村之间有一条路,直通曾子山下。山下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牌坊,上书“曾子山”。靠西有一排房子,门旁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乡曾子山管委会”。牌坊后面便是山形奇特的曾子山,正对着牌坊的上方,像是一尊大佛仰卧在那里,有一处山看上去像古代人戴的乌纱帽,一座山上还建有亭子。山上有许多景观,如柱子崮、棺材山、富贵岭、透明崮、印盒山等。我们问当地人,从山的这边上去从那边下来,要多长时间,他们说最快也得3个小时。听了他们的话,我们便打消了登山的念头,因为现在已经330多了,今晚我们还要赶到邹城。

曾子山

当地人告诉我们,在半山坡还有座曾子祠,这个我们是要看的。我们把车开到北武城村,停在村外,开始徒步上山。村民指着上面的一座小山说,曾子祠就在那座山的背后。我们一路上山,山不是很陡,两边农田里生长着高高低低的农作物。其中比较奇特的是山药,原来它是爬蔓植物,像豆角一样要有架子,秧子爬到架子上,造型很美,有的像骆驼,有的像有人带路的盲人,有的支起来像个门洞。路边还生长着许多花椒树,上面结满了密密麻麻的花椒。

我们一边欣赏着路边美景,很快就来到了“曾子祠”,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外喝茶。我们说明来意,一位老人站起来打开庙门,进里一看,哪里有什么曾子,原来是一座佛寺,名字叫报恩寺,寺依山而建,最高处为大雄宝殿,下边一处为18层地狱雕塑。看庙的老人叫张清林,他的手机号就写在墙上,如果有人来看庙,他若不在,可给他打电话。我问他这不是佛寺吗,为什么要叫曾子祠?他说不知道。

当地人说的曾子祠,原来是座佛寺

                         2013914日第一稿

             2013928日第二稿

             2014528日第三稿

             2014618日第四稿

梅吉庆简介: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研究孔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三次重走孔子路。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两部力作。

项目简介:

 读者在作者的带领下,走回了历史,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人们会清晰的看到孔子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的,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至圣先师”以及“万世师表”的。

我的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

我的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子故里南武城考辩
曾子故里武城考略
话题
从诸葛亮到西门庆,他们都在抢
齐鲁地名探究——春秋鲁国季平子之采邑——平邑
南武城故城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