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九十八:《谷梁传》作者谷梁赤祠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谷梁赤祠在定陶县陈集镇西谷村。我们离开仿山到达陈集时,已经过了中午,我们找了家饭店吃饭。在吃饭期间,我向邻桌的几个人打听谷梁赤祠一事,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那是俺的老祖宗。祠在西谷庄。”我问他吃完饭后回庄吗?能给我们带路吗?他说不回去,然后把去谷庄的路告诉了我们。

我们很顺利地到达谷庄,谷梁赤祠就在村中大路的边上,门脸不是很大。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书“谷氏纪念堂”。我们到的时候,有一些村民正堵在门口打扑克,我们从人缝中挤了进去。

一进院,首先看到的是一通碑,碑镶在碑楼里。两侧还写有一副对联,云:“祭先祖慎终追远;望后世饮水思源。”我近前观看,见碑额写着“皇清”2字,右侧的标题为《谷氏家庙碑记》,碑立于咸丰三年(1853)。此文记述了谷梁赤祠、墓的历史变迁。

碑文开头,先简要介绍了一下谷梁赤的生平事迹:“谷氏元祖为谷氏子赤,一讳俶,字元始。曹国人也,后寓于鲁,故史册遂誌为鲁人。及门西河,得道统真传,注春秋外传十一卷。”

关于谷梁赤的名字,有4种说法。《汉书·艺文志》只云《谷梁传》作者为谷梁子,颜师古注谷梁子名“喜”,桓谭《新论》为“赤”,王充《论衡》为“寘”,阮孝绪《七录》为“俶”。“及门西河,得道统真传”指的是谷梁赤拜孔子弟子子夏为师,因子夏曾西河教授,故云。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序·疏》说谷梁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是其所本。“注春秋外传十一卷”指的是他所作《春秋谷梁传》。孔子作《春秋》之后,有三人为之作传,即:左丘明、公羊高和谷梁赤,分别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杨士勋《春秋谷梁传序·疏》中,记述了《谷梁传》的流传脉络:“(谷梁赤)传孙卿,孙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其后鲁人荣广大善《谷梁》,又传蔡千秋。汉宣帝好《谷梁》,擢千秋为郎,由是《谷梁》之传大行于世。”今传《谷梁传》为二十卷,碑文中所说“十一卷”,不知本于何籍。

碑文关于谷梁赤祠、墓的屡建屡毁,进行了详细描述:“秦政焚书坑儒,屠灭圣贤以及先儒嫡派。于是先儒之子孙有变姓隐于山谷者,有埋名逃于海滨者,一时著述化为灰烬,庙、墓荡为平原。”按此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谷梁赤祠、墓即已存在。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才“庙、墓荡为平原”。

“迨汉高定鼎过鲁,以太牢祀孔子,曲姓遂复,其姓为孔。而我谷氏固犹未尝据复为谷也,然自是复籍于曹焉。”自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之后,过鲁“以太牢祀孔子”,提高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使得“曲姓遂复,其姓为孔”。虽然谷氏并未因些而复为谷,但得以“复籍于曹”,谷氏之后又回到了故里。“后有诏,凡先贤先儒有功于后世民风者,皆令郡县访其嫡裔,使立庙至祀,盖国家褒崇之盛典,所以扬先德立风俗也。于是诸贤、儒子孙,仿佛遗迹,建庙筑墓,永享蒸尝。第典籍湮没,册谱散乱,其事实不可得而详,确者为确,疑者存疑。天丧斯文,道统莫接,是以望古者徒增慨慕耳。”当时朝廷为恢复文化事业,“皆令郡县访其嫡裔,使立庙至祀”,谷梁赤也在这个范围之内。但因“典籍湮没,册谱散乱”,许多事情已经说不清楚,只能是“确者为确,疑者存疑”。这应该是谷梁赤祠、墓的第二次修建。

到了唐代的开元年间,当局“崇文重道,追封孔子文宣王,并恩及先贤先儒子孙,重修庙、墓,再隆祀典”。这应该是谷梁赤祠、墓第三次修建。可到了唐末,“黄巢以曹叛,城郭颠覆,诸庙劫毁,而我谷氏祖庙又为陵墟矣”。

到了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迎来了谷梁赤的黄金时期,“召查三传之后,封谷祖为龚丘伯,又改封为睢阳伯,重加修葺,庙白猫貌复新,祀典昭昭”。本来以为“后世子孙以为可世世守之矣”,可谁知到了“元末”遭遇“兵变”,明洪武初年又遭“黄河溢曹……黄水淹没,淤沙百尺,不第墓碑无存,即城郭且变为泽国矣”。

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有位名叫邹鲁的人,“来蒞兹邑,崇尚儒术,又雅好古迹。闻先儒墓在陈家集迤南,于是命驾往寻。至则碧草连天,野云杳茫,求所谓丰碑誌墓者,渺不可得,因访之居民之老者,约略相指点,遂仿佛故址墓祠”。这时的谷梁赤祠、墓,已经淹没在了荒草之中。

清兵入关,到了顺治五年(1648),这一带又发生变乱,“逆贼李化鲸破州,盘居三载,南曹尽成盗薮”。多亏“朝廷遣师剿抚,逆党悉平,人幸以安”。社会安定,人们又开始追终怀远,可由于“变迁迭遭,谱牒散佚,今其庙虽存,而其墓固已不可确识矣”。不得已,只好“仅据历代相传者,以为附于庙后云”。

碑文的作者为诰封武显将军、广西右江镇总兵、晋封武威将军、广西提督军门道光壬午科进士加五级钦赐孔雀翎六十一代孙韫璨。此人为谷梁赤后裔中的佼佼者。据《清实录·道光实录》卷三百八十五载:“(道光二十二年)壬戌,本日梁萼涵保举山西武员摺内抚标中军左营参将谷韫璨一员。据称才猷练达,遇事敢为,缓急可靠。着准其送部引见。”谷韫璨(1794-1861),字宝岩,定陶县陈集镇陈集村人,道光元年考中武进士,历任多职。他不但为政清明,能力超凡,而且还为家乡的特产“陈集山药”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集山药有着两千余年悠久的栽培历史,久传不断,延绵至今。据《定陶县志》记载:春秋末期,商祖范蠡弃官经商,携西施从越国迁居定陶,因西施有“食薯蓣(山药)、美体容”之好,故引种薯蓣,在陶丘北(今定陶县陈集镇)一沙壤平川繁衍驯化。到了清朝道光年间,谷韫璨不断将陈集山药进贡朝廷,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因此成了贡品而名扬天下。谷氏族谱中录有这样一首诗:“陈集山药献皇上,保健佳品响四方。道光食之赞珍品,百姓效仿食御粮。”可见谷韫璨为传播家乡的特产,功不可没。在谷氏祠堂的院子里,还有一通谷韫璨的墓碑。

转过这座碑楼,就看到了谷氏祠堂,是一栋3开间硬山式建筑,门楣上书写着“谷氏宗祠”,门口堆着许多纸壳子,我们踩着纸壳子进到祠堂里,里面没有谷梁赤的塑像,只有一个牌位,上书“始祖谷梁讳赤字元始府君之神位”,下方两侧有二世祖信、五世祖适的牌位。两面的墙上,摆放的都是谷梁赤后裔的木主。在门前,有一通碑,为《重修谷氏祖庙碑记》,从碑记上得知,此祠在民国年间就已倒塌,为后来村民集资重建,碑记的时间为1991年。

整个祠堂面积不大,我们在里面转了一圈之后就出来了。后来才知道,在祠堂之后,还有谷梁赤墓,墓前还有碑。都怪自己资料掌握得不够,漏掉了这样一个重要项目,真是追悔莫及。

20131022日第一稿

2014529日第二稿

梅庆吉简介:

 著名孔子研究专家,跟着孔子去游学项目创始人。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四次重走孔子路。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教授。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梅庆吉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专刊》《跟着孔子去游学·曲阜七日》等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川人有多出名,看看就知道了!
万世仰慕 曲阜三孔 (绝品收藏)
漳浦古代石刻(二十七)佛昙碑刻
湖北襄阳:庞公祠历史之谜
山东 郡城家庙碑记
重修段干木先生祠堂记/李庶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