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城纪行之五:漫步东昌府古城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聊城纪行之五:漫步东昌府古城

梅庆吉

江北水城聊城的宣传,不断冲击着耳鼓,从高空看古城,的确很别致。古城四四方方,被水域环绕着,就像浮在水面上的一块豆腐。这块豆腐就是东昌府旧城,周遭的水域就是东昌湖,其实它的作用就是护城河,不过是水面宽了一些而已。此城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最初是一座土城。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为加强防御能力,东昌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改筑为砖城。城墙周长4公里,每面一公里,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总面积100万平方米。每面各一座城门,东曰“春熙”,西曰“清远”,南曰“正德”,北曰“宣武”。拐角处有角楼。两年以后的明洪武七年(1374),在城中心建了座光岳楼,四条大街通向四座城门,分别称楼南大街、楼北大街、楼东大街、楼西大街。现在复建了三座城门,三座角楼。我们已经住进了古城内,就必须对古城有个了解。

东昌府像浮在水上的一块豆腐

311号起床后,走出聊报民宿,感到特别的冷,又回去穿了件毛衣。昨天的温度到了零上30度,今天就冷成这样,不知老天爷要干啥。走到楼北大街上向北望去,就看到了那座高大的城门楼,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其实我们来的那天就看到了它,因为人们进入古城,一般都从北边过来,过21孔大桥,迎面就是这座城楼,只是因为坐车一闪而过,没有细看。

这次站到城门之下,才感受到了它的气势。下层是高大的台基,有南北向的拱门从台基中间穿过,上面写着“宣威”二字,其义为宣示威武,以示威慑之意。因为当时的危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清时一度改为“锁钥”,后又改回宣威。从外观上看,城楼为三层,实则两层,属于二层楼三层檐的形制。西侧墙体内,还有一座“聊城古城保护与建设博物馆”,因我来的早,没有开门。

原来城楼北面是有瓮城的,重修时没有复建。从门洞走过来,迎面就是通往新城区的大桥,这面的东昌湖水域十分开阔,这应该是通往古城最长的桥,因有21孔,所以称21孔桥。桥的东侧有个小广场,那里放着块巨石,上面写的是《水城赋》。开头写道:“夫水城者,鲁西聊城之谓也。是邑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古城新城,载胜载灵。中华独具,寰宇无匹矣。”


古城四周有环城路,分别叫北城墙路、东城墙路、南城墙路、西城墙路,说明路建在城墙上。今天不但冷,而且风很大,东昌湖里,波涛滚滚,浊浪滔天。我从北城墙路东行,大约一华里远,就到了拐角处,这个地方应该有个角楼,但没有复建。湖上有座桥通向湖东,那边有护国兴隆寺和礼拜寺。

从这拐向东城墙路,沿路向南,发现路边有个文物保护碑,上面写着“聊城古城墙遗址”,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碑的后面是关于古城墙的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城墙被拆除。这道城墙遗址大约有一华里长,有的地方种上了草,有的地方挖了下去,上面用玻璃罩上,可看到城墙的基础。这里还设计了几组修筑城墙的劳动场景。

直到东城墙路与楼东大街的交汇处,这里原来有座城门,叫“春熙”门,已在上个世纪40年代被毁,没有恢复,遗址尚存。这里立着块介绍春熙门的牌子,上面写道:“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聊城古城改土城为砖城,春熙(后以'寅宾’取代)门为其东门,门外设瓮城,瓮城门向南(又称'扭头门’),城门处城墙下宽三丈,上宽两丈,高三丈五尺,门北侧有三义宫,东有鲁仲连台。城墙上筑七开间两层歇山顶门楼,楼顶距地面约八丈,门楼南侧设炮台,北侧有二郎神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城门拆除,仅存遗址。”今在炮台遗址上放了两门大炮,还有兵在把守。过桥就是东关街,傅斯年纪念馆就在这条街上。

沿东城墙路南行,在拐角处有一座建筑,那就是东南角楼。在角楼的拐角处,站着个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从北、西两个方向都可上楼,我是从西边的台阶上的楼。从楼上刮下来的风很大,差点把我刮下去。角楼上边有座双檐亭子,站在这里向城内望去,整个古城尽收眼底,可看到远处的光岳楼。城楼下边有个小公园,叫巽园。南面是一片沼泽地,长满了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这里是观鸟的好地方,楼垛上挂着些鸟类照片,都是当地摄影爱好者拍的,还有一个观鸟望远镜。向南望去,有一座好大的摩天轮,据说为亚洲第三。


从角楼上下来,沿南城墙路西行,就到了南门。路边放着块很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东昌府”三个大字,地上还有东昌府示意图。南城门的墙体上有个高大的拱门,上书“正德”二字,上有二层歇山式城楼。城里门的两侧摆放着六匹石马,一边三匹。东侧墙里有座“金丝楠木博物馆”,城墙下放着一根挺粗的木头,说是已有千年,上面挂满表达爱情的卡片。西边城墙下立有一碑,内容是《复修正德门记》,其中写到了这座门及角楼复建的情况:“是役于二零零八年八月兴工,翌年五月工竣。复建正德门之门正对光岳……'正德’门额镶嵌于门眉。明式门楼面阔七间,长十九点八米,进深三间,宽九点八米,通高二十二点一米,巍然屹立于南垣之上。歇山重檐,灰瓦覆顶,戗脊斜伸,跑兽玲珑,正脊龙卧,鸱吻高耸,姿容洒脱,大方稳重,可招八方之游客,博引四海之宾朋,彰显运河古都之神韵,远扬江北水城之美名,诚一大景观也。”

从正德门向南,有一座四柱三间牌坊,上书“南水桥”三字,这个位置应该原来护城河上的吊桥。过桥是一座小岛,名南关岛,上面有多家饭店,被称为餐饮岛。岛有上有座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停车场周边,还有《水浒传》里108条好汉的塑像。由南城墙路向西到拐角处,也有一座角楼,估计跟我刚才看的那座差不多,就没有往那边走。

我从城门走进来,沿楼南大街北行,到光岳楼,再拐向楼西大街,不远看到了聊城县署。门前有座四柱三间三檐牌楼,上书“尧天舜日”,另一面写着“宣化”二字。后边就是县衙大门,面阔三间,前出檐,上署“聊城县署”,柱上有对联曰:“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两侧柱上的对联是:“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门廊下西侧立着两方碑,一书“诬告加三等”,另一方是“越诉笞五十”。看来那个时候就不允许超级上访。门前立有一碑,为《重修聊城县署记》,记载了县署的复建情况:“自壬辰(2012年)仲春,选临清之贡砖,伐长白之樟松,采嘉祥之青石,聘苏鲁之良工,起悬山卷棚之杰构,循明清有官式之古风,鸠工庀材,三载告成。”这座县署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到现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门前堆着沙土,估计还在施工,门没有开。

还有一座横跨大街东西向的牌坊,上书“世泽流芳”。从这走过去,不远的道北有座七贤祠,也没有开门,再往前就是西城门,门上方写着“清远”二字。从门走进去就瓮城,有意思的是城门不是正东正西,而是朝南开。这四座城门都有瓮城,但只恢复了这一个。瓮城的开门方向都不一样,东门跟西门一样,都是向南开,南门向东开,只有北门是直开的。这种形制的瓮门门,叫扭头门。

了一大圈在古城,也有点饿了,就回到聊报民宿吃了早饭。然后和王哲一起去看了眼运河博物馆,中午王书记和唐会长在“孙家乳鸽”安排吃饭,然后唐会长送我们到汽车站,坐下午214的大客,接近6点到达曲阜,结束了这次的聊城之行

202341日第一稿

2023418日第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城墙大全(上)
我国现存的33段古代城墙
2021年春 山西之大同古城,一点对古城修建的个人感悟
邯郸之永年广府古城
老照片中看盛京城墙的变化
平遥古城墙-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