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跟孔子去鲁适齐之三:牛郎织女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再跟孔子去鲁适齐之三:牛郎织女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梅庆吉

记得小时候,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围坐在庭院里,老奶奶指着天上的星星,津津有味地给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天庭里的七位仙女,一天晚上偷偷溜了出来,来到人间,看到一湾明镜的湖水,纷纷脱去衣服,跳到水里玩了起来。这情景被路过的牛郎发现,悄悄藏起了一套衣服。她们玩够了,穿上衣服返回天庭。只有最小的那位仙女找不到衣服,急得直哭。这时牛郎出现了,把衣服还给了她。仙女见牛郎憨厚朴实可爱,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告诉牛郎她的名字叫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生下一子一女,虽然不富裕,但很美满。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从天界下来,将织女押回天庭。牛郎见此,急忙抓过一条扁担,一个筐里装着一个孩子,跟着追去。王母娘娘眼见要追上了,便拔下头上的簪子,划了一条河,将牛郎隔在对岸。织女见被天河隔开的丈夫和孩子,痛哭起来,仿佛隐隐听到了孩子的叫声。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搭成一座跨越天河的彩桥,让他们相见。见此情景,王母娘娘也触发了恻隐之心,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会面一次。说完,老奶奶指着天上那条白色的带子说,那就是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河右岸并列的一大二小的星星,那就是牛郎和他的孩子。河对岸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织女。如果在七月七日夜晚坐在黄瓜架下,就会听到他们唠喀的声音。

在我们中国,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髫龄少年,这凄美的故事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的故事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长期以来,一直以为那是人们编出来的故事,并无实事。可谁知来到沂源,竟然发现这里有一处牛郎织女景区,并且说那里就是牛郎织女故里。这得去看看!

牛郎织女景区在沂源县燕崖镇,距离我们开会的地方不到20公里,618号早饭后,我们一行四人直奔景区。到那之后才发现,没有开放。原因是管理不善,20194A景区的牌子被摘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开过。不过现在正在施工,他们说争取在今年七夕时开放。既然大老远来了,得想办法进去看看。看门的是位女士,说明来意,想进去看看。这时又来了一位小伙,经介绍后得知他是施工方监理,姓石。经沟通,守门女士同意我们进,小石也跟我们一起上山。

我们登的这座山,名字叫大贤山,海拔532米,织女洞在山北面的峭壁上,离很远就能看见,洞在半山处。洞前有围墙,门朝东开。因正在施工,门没有开。进不到织女洞里面,实在是心有不甘,便登到对面的高处往里望。可看到洞口外侧呈现二层楼的样子,还可看到入口的上方有“织女仙洞”四个字。洞的上方还刻着“钟灵毓秀”四个大字,高约4米,宽约1米,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长白锡元所书。靠路边还立着些牌子,从上得知,此织女洞于2006127日被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公布为淄博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沂源县公布为地名文化遗产。

在织女洞这面石壁上,会看到一条明显的沟,上下的地质层有明显的不同,这在地质学上叫不整合面。沟以上为5.3亿年前形成的层状早寒武纪石灰岩,下层则是22.8亿年前形成的片麻岩,上下两层岩石之间相隔了17亿年,“不但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和岩层缺失现象,并且两层的层面呈现的一定角度相交,是角度不整合面。此角度不整合面不仅在中国是最典型的,而且在全球都是罕见的,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山崖下的一块宣传板上如是写道。

来到织女洞前,没有进到里面看看,实在是个遗憾。不过到这里来的游客很多,有人也写下十分详尽的介绍,只好借用他们的材料,来补上我们的这一行程。织女洞建在40多米高的悬崖,从下面看为上下两层,有一大一小两窗户,皆为上圆下方。最下方是入口,门楣上方有“织女仙洞”四字,进门后有台阶可上到一层,这里供奉着泰山老奶奶牌位。二层空间大些,高约8米,宽约7米,深约10米。洞内高处那尊像就是西王母,左下方的是织女,她的身后有架纺织机。前有一窗,凭窗北望,可看到对面有个村子,那就是牛郎官村,牛郎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织女坐在窗前,每天都可看到牛郎生活的情景。织女洞下方就是沂河,与太空中的银河、牛郎星、织女星一一对应,真是天造地设,神奇无比。

一层是泰山老奶奶牌位

二层为西王母和织女像

从此窗望去,可看到牛郎官庄

洞外右侧有一诗碑,上刻清嘉庆二十年(1815)邑人王松亭题、云溪居士书《登织女台》诗碑,是两首七律,对织女洞周边景致,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高盘石磴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

纵知机杼此中有,那信鹊桥渡后闲。

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

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

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

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前一首中的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两句,十分精彩站在这里,仿佛感觉天上的银河降落在了这里,那就是“东折古今流”的“沂河”。既然是“星河垂碧落”,那么牛郎织女,也一定跟着来到人间。

门楼内石壁上,还刻有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七言绝句《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说是七夕的夜晚,人们坐在黄瓜架下面,静静地观看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这告诉我们,牛郎、织女本是天上的星星,后来有人根据他们的名称,发挥联想,使之演绎成了动人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说天上有条银河,像镜子一样闪着银光。旁边有座分成三角形的织女星,一天七次忙着转换位置。虽然七次转换位置,却不能织成美丽的布匹。还有那颗明亮的牵牛星,却不能真牛拉着装东西的车厢。诗中在抱怨说那颗叫织女的星星,徒有其名,不能织成锦缎。牵牛星也是一样,不能真的用来拉东西。在这里它们仅仅是星星的名称,还没有美丽的故事。但牵牛、织女的名称,为后来故事的演绎埋下了伏笔。

牛郎织女星示意图

牛郎和织女本是天是的两颗星星。织女星由三颗星组成,即织女一、织女二和织女三,我们平常说的织女星,指的是织女一。织女二由四颗恒星组成,织女三由两颗恒星组成。这组星星组成的图案,在中国人眼中像个织布的梭子,所以取名织女。在西方人眼中,它像一把琴,所以称天琴座。牛郎星又称河鼓星,由三颗星组成,即河鼓一、河鼓二和河鼓三,我们平常所说的牛郎星,指的是河鼓二。与之并列的两颗,人们把它想象为牛郎的两个孩子,所以又有“扁担星”之称。在西方人眼中,它像一只鹰,所以称天鹰座。两星之间隔着银河,距离为16.4光年。如果牛郎以每天100公里的速度向织女奔去,那他要走43亿年。若改乘速度每秒11公里的飞船,也要45万年。所以他们每年七夕鹊桥相传,那简直是天方夜谈。

说到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一颗星不能不提到,那就是天津四,天津就是天河的渡口。在中国人的眼中,天津那组星就像是一条船,停在天河的渡口。它与牛郎、织女二星,组成了一个夏季大三角。中国人借此联想到,这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地方。在西方人的眼中,这组星像一只天鹅,因此被称为天鹅座。

牛郎织女的故事,到了汉代就开始丰满、动人、完善起来,爱情故事的基本情节都已具备。这主要体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一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这首诗里,牵牛和织女已经不再是冷冰冰的星体,而是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织女由星体变成了真正的纺织女,她手指纤细而洁白,在织布机上织着布,织布机发出了“札札”的声音。可是一整天也织不成一匹布,并且还泪如雨下。原来她的心思没在织布上,而是在思念“河汉”对岸的丈夫和孩子。尽管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也不是很远,可也只能默默地看着河对岸,却无法进行语言的交流。可以说,牛女故事的骨架都已搭了起来。

织女为什么终日织不成布?他们为什么被分隔在了两岸?为什么不能生活在一起?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做了补充:“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原来天帝可怜织女整天织布很孤独辛苦,便将她嫁给了银河以西的牛郎。成家后织女贪恋于温柔之乡,放弃了纺织。上帝很生气,便责令她回到河东,只允许他们在一年的七夕这天见上一面。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加工润色,这一故事逐渐丰满起来。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把沂源这个地方确定为牛郎、织女故里的呢?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织女洞内,有一通立于明万历七年(1579)的碑刻《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文中写道:“志云:唐人闻个中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旧矣踵踵骚文勾翰寿石为沂上选胜焉。”是说早在唐代,有人听到洞里传出织布机的声音,认为那就是织女在里面织布,由此认定这就是织女故里。

织女洞重楼记碑拓片

沂源1944年建县,之前一直归属沂水,所以在沂水旧县志里,关于牛郎、织女一事,多有记载。康熙《沂水县志》卷一载:“又西北百里为凤凰山织女洞,洞临沂水,险绝莫敢俯瞷。中有石,形圆若鼓,击之有声。每七夕,云气触空,环如结绮,近而耳之,隐隐若闻机杼声。转眺而西,一瀑飞来,势若游龙。”又见道光《沂水县志》:”又东偏南为大贤山,县西北三十里,沂水经其东北。崖畔有织女洞,自洞顶至麓,古柏森列迤逦三四里,旧志名凤凰山,山有织女洞,洞临沂水,高峻险绝,莫敢俯瞰转眺,而北一瀑布来,势若游龙。”

关于牛郎、织女故里的确认,还有一个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道士张道通。从织女洞上行不远,会看到一座九层石塔,塔的第六层,刻有一段铭文,是研究织女洞的重要资料。内容如下:“窃昔三皇五帝,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甚于大道者也。今者先师,乃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也。自前代庚戌十二月二十八日降生。长年一十六岁,姓张号道通。遇鬼谷真人托梦传授金丹秘诀明文。后游长白山朗明洞董真人,复得依丹方。遍历诸州,乃游此地,谓人曰山名大贤织女崖。乃同徒众登眺巅峰,山清水秀而乐居焉。可以处此炉炼丹砂,施散四方,药无不应。无限忽临,寿年三百一十八岁,至泰和六年(1206)岁次丁卯正月十一日,抛脱凡胎,超际上会。今有孝弟子丁守全勒石以记之。”泰和为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往前推318岁,为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即庚戌年。由此可知,此塔应为张道士墓塔。

关于此事,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张道通带着弟子来到大贤山,见此地风景优美,富的灵气,便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下来。夜晚有位女子来托梦说,我是天上织女,下凡住在此洞,被你们占后我无处安徽,希望把洞还给我,你们另寻他处。张道士醒来,不敢怠慢,赶紧搬离,在上方不远另建迎仙观。抗日战争时期,山里曾建有兵工厂,被日本人发现后,对山上的建筑进行大肆破坏,迎仙观被毁,现仅存遗址。从遗址上行,还有座玉皇庙,我们到的时候正在维修。庙内存有一通明正德年间的碑刻《重修玉帝行祠》,文中有云:山曰大贤,观曰迎仙。所谓山之大贤者,因织女之称也;观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所谓迎仙观所居的仙人,指的就是张道士。

附近还有一眼清澈的泉水,有名曰“织女泉”。有介绍说,那是西王母的眼泪所变。因织女违犯天条,被王母娘娘抛弃。一天,她悄悄来看望女儿,见她孤苦伶仃,十分心疼,流下了眼泪,泪滴落在石上,立马变成了甘泉,永不干涸,供女儿使用。看来,这位王母娘娘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不总是冷酷无情。

在织女泉边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据介绍,此树很奇特,果实不是长在柄上,而是长在叶子上,被称为“叶籽银杏”。相传有一天,织女头上的一颗宝珠掉在草丛上,怎么也找不到,后来发现宝珠被托在银杏的叶子上。说明此树也是有灵性的。我围着树转了好几圈,怎么也没看到长在叶子上的银杏,那是因为织女把宝珠收回去了吧。

叶籽银杏

关于织女洞的建筑,明确的记载始于明万历年间。《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又说:“万历戊寅,邑侯王公过谓守者曰:洞固灵异,而岩依贵秘,秘贵虚顾。弗虚则灵窒,弗秘则异泄,弗窒弗泄盍通以重薨。守者会公意,即礼多方金粟,展力为之,对岸并起牛宫,于是乎,在天成象者而在地成形矣……公畅然曰,牛女之晤不在苍苍七夕,而在吾山间旦暮矣。”这位“邑侯王公”对织女洞十分重视,他跟地方官谈了一通“秘”“虚”之后,他们心领神会,立即“礼多方金粟,展力为之”,不但对织女洞进行了修建,还在对岸建了一座牛郎庙。找那以后,牛女故事才“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天上人间遥相呼应。

从示意图上看,山顶上还抗日时期的兵工厂旧址,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看,开始下山。下山的时候,我说想去看看牛郎庙,小石说因施工没有开,我说到外面看一眼。到了山下,在路边见到了景区施工的总负责人,小石向他介绍了我们的情况,他当时就让小石去找管钥匙的人,把牛郎庙打开让我们看看。这让我们喜出望外。

沂河上有座浮桥,桥两侧的造型就是喜鹊,那这座桥就是鹊桥了。从“鹊桥”走过去,再走段路,就到了牛郎官村,牛郎庙在村边,面朝织女洞。牛郎庙建在一个高台之上,山门面阔三间,一门两窗,门楣上有“牛郎庙”三字匾额。

庙为二进,前一进有过厅,厅内摆放着一些农具。从过厅走过,便进入二进院落,迎面就是牛郎殿,迎面是三人站像,中间的是牛郎,两侧是他的孩子。周边是牛郎生平事迹的壁画。顺着牛郎及两个孩子的视线,可看到对面山上的织女洞。

大殿前东西两侧还有配殿,东侧门楣上写着“孙氏宗祠”,里面挂着的,是孙家祖先牌位图,两侧还有对联,写的是:“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估计是从他们家谱上复制下来的。西配殿门楣上写的是“金星殿”,正面是太白金星的站像,侧面一边是一头老牛,就是跟牛郎相依为命的那头。另一面是一辆牛车,应该是老牛拉的那辆吧。

在一进院落的西侧,还有一栋建筑,里面展出的是牛郎官庄村史。从这里我们知道,牛郎本姓孙,名字叫孙守义。牛郎官庄里的人绝多数姓孙,他们都说是牛郎的后代,并且还有家谱。在当地,关于牛郎的传说很多,其中之一说,牛郎的嫂子很坏,总想把牛郎赶出家门。哥哥无奈,只好跟弟弟分家,只分给了他一头牛。从此,他便跟牛生活在一起,便有了“牛郎”的称呼。此牛非凡牛,是通人性的。一天,它告诉牛郎,天上的仙女下凡洗澡,你去把衣服藏起来,她就是你的妻子。牛郎按它说的做了,七仙女便成了他的妻子,并生下一男一女。后来被王母娘娘发现,强行将其带回天庭。牛郎追去,王母娘娘用金簪划了一条天河,将其隔开。这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眼前的这座牛郎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才形成规模。最初的牛郎庙是二层建筑,后被毁。我们看到了,是近些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20238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织女”再难见“牛郎”???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故乡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国民间传说:人间又临七月七 说说织女与牛郎
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的由来与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