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跟孔子去鲁适齐之一:走进齐文化博物馆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再跟孔子去鲁适齐之一:走进齐文化博物馆

梅庆吉

以前去在淄博齐都镇,曾参观过那里的齐都历史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听说在临淄又建了个新馆,并且规模很大,我在《孔子路上读<论语>》一书里,就曾介绍过,但一直没有近距离去看看。616日,有位朋友在齐文化博物馆搞活动,邀请我参加,这才第一次走进了这家闻名已久的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的门面并不是很壮观,那几个字写在最上面,显得很小。倒是广场上的鸽子十分的引人注意,颜色十分的白,且很多。大厅里有一巨幅铜铸壁画,齐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差不多都在上面了,相当于一部齐国简史。馆内最主要的内容是“泱泱齐风》展览,共分四个展厅,一层是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三、四展厅在二层。

第一展厅的内容叫“先齐文明”,首先看到的是“齐”字的演变。关于齐国之“齐”的由来有多种解释。一说源自天齐渊,本地的先民认为那是天之中心,我已有文章谈到。还有人认为像箭头,与一个尚武的民族有关。还有人认为像麦穗,与农耕文化有关。还有人说像水滴,与齐国的母亲河淄河有关。

有这个展厅里,有两个亮点,一个是沂源人,这是齐鲁大地上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1981918日,沂源县文物普查工作者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土门镇九会村东北的骑子鞍山根下的一岩洞里,发现一块猿人头盖骨化石,经鉴定,距今已有约四五十万年。紧接着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的考古人员,对该地点的地质、地貌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查,继而又发掘出头盖骨一块、眉骨2(包括大部分顶骨、部分枕骨和颈达陵额骨)、牙齿6(左上侧门齿2颗,左右上第一前臼齿各1颗,左上第二前臼齿1颗,右上第二臼齿1)、肱骨、股骨、肋骨各一段。1982521日,考古工作者继续探寻,在化石出土的第三地点,又发现牙齿2颗,与首次发现的猿人牙齿属于同一个体。经考证,确认系40-5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成年猿人的骨骼化石,属于旧石器时期猿人化石,因此被命名为“沂源人”与此同时,还发现了肿骨鹿、野猪、犀牛、老虎、巨河狸等10余种共生哺乳动物化石。在展厅最显著位置,是一组沂源人活动的塑像。

济源人生活场景

第二个亮点是后李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早期,距今已有8500多年,是齐鲁大地上最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后李文化之后,陆续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展出。

后李文化

接下来的第二展厅便是西周时期的齐国,也就是太公封齐到庄公时期。姜太公协助武王伐纣之后,便被封于齐国。他到齐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励精图治,让齐国很快就改变了模样。《史记·姜太公世家》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太公封齐后,仅仅过了5个月就去京城汇报工作,而伯禽则在三年以后。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来,他说:“我要改变当地的风俗,变革当地的礼仪。百姓父母死后也要服丧三年,我现在来汇报工作也不算晚。”周公听后说道:“这样下去,鲁国的后代要北面为臣侍奉齐国了。”接下来的事情,都让周公言中了。

太公封齐

第三展厅表现的是齐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桓公称霸。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靠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使百姓免于生命涂炭、流离失所之苦,孔子两称其“如其仁,如其仁”。通过管仲的努力经营,也使齐国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所以,管仲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相”。

齐桓公与管仲

司马迁说:“(管仲之)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史记·管晏列传》)晏婴是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代名相。又说:“(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正是由于晏婴的敢言直谏,得到齐景公的高度信任,致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晏婴

就在晏婴辅佐齐景公期间,孔子也曾来到齐国。孔子是35岁到的齐国,37岁离开,前后待了近三年时间。孔子刚到的时候,与齐景公有过两次愉快的谈话,一次收录于《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另一次是“政在节财”,载于《史记》。齐景公想封一块地给孔子,让孔子长期住在齐国,因遭到晏婴的反对而没有实现。孔子在齐期间,留下了“在齐闻韶”的佳话。此事载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齐都镇有个韶院村,有民国时期的碑“孔子闻韶处”,那就是孔子闻韶的地方。

第四展厅进入了战国时期,政权也由姜齐转换成了田齐。公元前671年,陈国公族内乱,陈公子完为避难逃至齐国,因古时“陈”、“田”本为一字,所以陈完又称田完,且为田氏之祖。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公元前489年,田乞自立为相,开始执掌国政。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把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为国号,史称“田齐”。

陈(田)完像

田氏代齐后,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齐威王。他在位时期,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

齐威王

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算不上个明君,有个著名的成语“滥竽充数”,就发生在他身上。但在文化建设上,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那就是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始建于齐威王时期,鼎盛于齐宣王时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宫的学术气氛十分自由,任何一门学说,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众多的学术大伽,如孟子、荀子、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儿说告子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都可以在这里开坛讲学,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书面,创造了灿烂的先秦文化。

在这个展厅里还有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场面——火牛阵。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军长驱直入,半年内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最后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座城,当时田单固守即墨城。为突破燕军的包围,他突发奇想,挑选了一千多头牛,身上披着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一天午夜,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乱叫,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牛队冲杀上去。老百们也都来到城头,狠命地敲打铜壶、铜盆等东西燕军被火牛阵惊醒,从未见过这些怪兽,顿时吓得腿都软了,燕军统帅骑劫也在冲突中丢了性命。田单乘胜追击,不到几个月的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城池。

在一层东侧,还有个考古厅。走进这个展厅才发现,那些珍贵的出土文物,在这里竟然堆积如山,整面整面的墙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这些东西。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山王庄汉墓出土的兵马俑,阵容的庞大、制作的精美,都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根据内容,把兵马阵容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从阙门到院落大门前为第一部分,主要由骑俑及车马组成的护卫方阵,前端两侧阙楼中间向后有5辆独辕车和7组护卫骑俑组成。从前院大门到后院大门前为第二部分,为步俑护卫方阵,东西两组组成,西为站立步兵俑,手持盾牌东为坐俑或蹲俑,中间有建鼓和击鼓手,并参杂有个别的骑俑、文吏俑、侍从俑等。在大门西还有2辆双辕牛车。院为第三部分,为主人出行方阵,4辆车和武士护卫俑、侍从俑组成。东侧3辆车前后排列,前面2辆独辕轺车为主车,后面1辆为双辕车,每车3马,主车西侧还有1辆独辕侍从车。这样壮观的阵容,却留下了一个谜——主人是谁?至今尚无定论,为达官显贵应该不是问题。

考古厅对面是石刻厅,分室内室外两部分,都是古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溜出土的墓门,墓门上都有一个高浮雕羊头,尤其那个羊角,十分的生动。这是什么寓意呢?原来那就是古代吉祥的“祥”字。古代许多器物上写着“吉羊”二字,就是吉祥。汉大儒董仲舒羊,祥也,故吉礼用之。

许多用“羊”组成的字,都寓有美好、吉祥之意。比如“美”字,《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铉注:羊大则美。”大家熟悉的成语“三羊开泰”,就是祝福性的词语。它是什么意思呢?《汉语成语词典》解释说:“《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后作新年开始的祝颂语。”“阳”也可以写作“羊”。大家知道广州又有羊城之称,那也源自一则与羊有关的吉祥故事。相传在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的古称),将谷穗赠给人们,祝愿人们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广州记》记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在墓门上刻着羊头的图案,那是子孙后代希望死的先人在阴间也能吉祥如意。

今天我们来到淄博,已经无法寻找到完整的临淄古城,但在石刻厅里,却看到了临淄四个城门的上的石匾,保存完好,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室外展厅的中间位置,上面有个棚,下面柱子上的四面,镶着四块石匾,那就是临淄城四面的题额。临淄县城,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后毁。而四面的四块城匾却保留了下来,均长16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篆文刻写。东门的题匾曰“淄流斜抱”,南门是“牛峰翠霭”,西门是“愚岭遥盘”,北门是“渑池襟带”。

淄县四城门匾

齐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内容不止这些,还有足球博物馆、党史馆、廉政馆等,因时间关系,没有一一云看。

202381日第一稿

202389日第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淄就是有水,有田,有铁之地,古为齐国都城
致千里之奇士
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山东颂,邱承彬诗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旅游 | 八方游客“进淄赶烤”,七万人去这里看老祖宗咋“烧”“烤”
齐文化博物馆,原来不倒翁小姐姐最早的雏形在北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