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不是孩子“没礼貌”,而是妈妈“不懂事”!

从豆豆出生到上幼儿园,我和老公一直都在从事快递行业。这个行业虽然累,但是同事之间就像战友一样,氛围特别好。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节假日,每天都很忙,所以只要放学和周末,豆豆都在快递店里待着。豆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两岁半的时候,我们决定送豆豆去幼儿园。我能确定的是,在快递那样的环境下长大,他到幼儿园之后和小朋友的交流是完全没问题的。我最希望的是他到幼儿园之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能没有障碍的和老师们交流,能让老师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上幼儿园的前一个星期问题就出现了。豆豆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融洽的相处,并且有了几个自己的好朋友。但是见了老师和小朋友家长,豆豆总是低着头和别人打招呼。

于是,找了几个和豆豆有同样情况的家长聊了一下这个问题。大概的问题就是:一是孩子怕生。二是因为孩子害羞。然后,妈妈在接送孩子遇到熟人时,熟人和自己宝宝打招呼,而宝宝却无动于衷。最终,妈妈觉得孩子从小不懂礼貌。

这些情况,不仅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场景。小时候,家在四川农村,那个时候,平时最盼望的是过年,最不盼望的也是过年。盼望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最重要的是有同龄的孩子一块玩。不盼望过年是因为,过年亲戚来了父母就要逼着和各位伯伯婶婶问好打招呼

想想那时候,我自己都会怕生害羞,更何况自己现在三岁的孩子呢!然而,就算到了今天,有时候我去找陌生客户谈合作的时候,依然存在艰难的迈出第一步的过程。那对于3岁的孩子,如果我们要求自己的孩子礼貌待人,落落大方,那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高呢?

每一个爱孩子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能有礼有节去和别人沟通交往。那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这样的人呢?我想从传统礼仪教育和沟通能力培养两方面说说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孩子懂礼仪比懂礼貌更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义之邦”。

1、无称呼不开口。幼学礼仪,先从孩子开口和别人说话开始。称呼是孩子分析定位人际关系的开始。

2、爱说“请”,常“道谢”。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3、长幼尊卑,是最基本的礼仪。孩子理解长幼尊卑,不管是在学校时期还是在进入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

学习传统礼仪,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言谈举止,这样的孩子更受人欢迎。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尊重心、恭敬、感恩之心,让孩子更能适应环境。

沟通能力很重要,但是“不会说话”的孩子不一定沟通能力差

沟通能力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

表面来看,沟通能力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实际上它包含了一个从外在形象到言谈举止等的行为能力。培养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宝宝,是养成孩子自信开朗的关键。

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要帮助孩子“学会沟通”。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孩子说一件事情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妈妈总是打断孩子表达,然后提醒孩子想好了再说,不要老是东拉西扯的。对于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孩子,这样的打断,让孩子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

妈妈学会了倾听也是在教会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宝宝学会了倾听也是在提高沟通能力。

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不能笼统的认为孩子怕生害羞;孩子不愿意和人打招呼也不能一味的认为孩子没礼貌。有个做销售的朋友因为工作需要现在还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沟通。培养孩子懂礼仪,擅沟通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对孩子从尊重和宽容开始,每天点点滴滴,妈妈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培养自己”小话痨“的表达能力,从而养成孩子的自信,从根本上让孩子不害羞,不怕生,做个落落大方的乖宝宝。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岁前教会宝宝掌握5个技能,全都会的,恭喜,你家宝宝很聪明
如何教孩子礼仪知识
幼儿园个案研究:儿童过度依赖
尊重也是一种礼貌
教宝宝招待客人的礼仪
新生入园前,一定要教会孩子说这6句话,大有益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