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于读书的意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读书的意义莫过于提高一个人对是非的判断力,帮助人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做一个有所成就的人,让自己的有限的生命不为虚度,不为落空。今天我们,借柳永与苏轼的两首词来谈一谈面对有限而又宝贵的生命我们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开始将这首词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两位词人。柳永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从他的祖父起,他的父亲和五个叔叔,以及两个哥哥都有官职,几乎他们家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科举功名的。受传统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是对功名有着渴望,而天性里的浪漫与多才又造就了他不羁的性格。也因为这两种矛盾人格的并存导致他悲剧的命运。年少时,他面对落榜写下“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的不羁换来一生的“奉旨填词”,纵有“凡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的美誉。到底还是难平“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的慨叹。柳永不仅功名上是坎坷失意的,在自我修身的完成上也是失落的。

苏东坡少年得志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时这个天才式人物命运的坎坷也是广为人知的。新党时他曾因直言被贬杭州做通判,由杭州转到密州,再转到徐州,再转到湖州。后经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在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后一直被贬到广东,海南,直至客死他乡。苏东坡的一生是多舛的,但面对无止尽的打击苏轼还是积极面对生活,不仅获得一方百姓的爱戴而且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完成。柳永和苏轼一向被认为是词风迥异的两位词人,他们分属于“豪放”以及“婉约”两派。然而他们除了创作风格上有所不同,还有面对人生疾苦 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接下来以柳永的《少年游》和苏轼的《定风波》为例来展开。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背景:这首词是写于柳永中晚年时期,《少年游》是作者人到中晚年时对自己生命的一个回顾由此而引发的感慨。

词的上阕讲:诗人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这里先重点的了解“长安”。长安自古是帝都之地,往往代表的是对功名的追求。面对长安词人本该是抱有“人生寄一世,奄或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今日良宴会》之壮志。但是他现在说自己的马行迟迟,不能捷足先登。这一句谈的是他政治的失意。接着要了解“蝉”在古诗词中所承载的内涵。蝉不仅点明时令,更是承载了各种情思,有感时伤事,有离愁乡思,亦有标榜高洁之意。古人认为,蝉夏生秋死,庄子的《逍遥游》里有“蟪蛄不知春秋”的说法,“蝉”也就成了生命短促的象征。《礼记》曰:“仲夏之月蝉始鸣,孟秋之月寒蝉鸣”。而现在词人于秋风四起之时听到高柳上秋蝉悲鸣的嘶鸣,看到夕阳沉在飞鸟外,秋风吹起在郊原上。“目断四天垂”即望尽天涯何处是归宿。正如阮籍之言“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过去的年华,过去的往事,如消逝的浮云永远再不会回来。而自己的明天又在何方?

同时这里的“夕阳”是指一天将尽。“秋”是指一年将尽。作者用“蝉”“夕阳”“秋”在不断地强调生命的短促,时光的飞逝。当然也暗指时光飞逝而自己却老大无成。

词的下阕讲: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归云一去无踪迹”“云”在诗歌里是非常常见的意象。它往往象征着游子漂泊不定的行踪和变幻莫测的人世沧桑。这里“云”自然是指代自己的前程往事如云而逝,不留丝毫形迹。以前的期待终究落空,那么何处才是归宿。“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狎兴”指游乐的兴致。“狎”是亲昵而轻佻的意思。“酒徒”是酒友的意思。“萧索”指零散,稀少,冷落,寂寞。这句是在讲面对我志意落空的苦闷我该如何排遣呢?诗人那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那个曾面对落榜在《鹤冲天》中口出狂言自称“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柳永终究落得全然而空。不仅是功名的落空,而且心灵也无所寄托。那么面对疾苦的人生苏轼是什么态度?

接下来谈苏轼的《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背景:历经“魂飞汤火命如鸡”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在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时的苏轼已然是人到中年,经过人生的无数大风大浪。

词的上阕讲: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这首词中“穿”、“打”两字用的极好,凸显出雨势的狂猛。面对此等狂风暴雨词人的态度是“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为什么呢?因为词人拥有轻快胜马的竹杖芒鞋。这里的“风雨”自是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指人生中的狂风暴雨。苏轼是一个通达之人,在集儒道释于一家之后他有着超越常人的豁达与乐观,所以面对苦难他的态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准备顶风逆雨度过此生。

词的下阕讲: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在词的下阕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为什么词人说,回头看一下刚才走过的路,对他而言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苏东坡说的:“进退得丧齐之久矣”。也只有能持有如此旷达之情怀的人才能齐得失,等祸福,才能得人间之大道。

纵观柳永与苏轼的一生似乎是相似的但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苏轼平生历经苦难,是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不管他在宦海波澜中经过多少苦难创伤,在他自己品格修养方面是完成了自己。而柳永到了老年时却说“何处是前期”所追求的一切功名落空,酒徒也已萧索。他是完全落空了。柳永的一生是落寞的一生。客观上两个人都是不得意的,但面对不得意的人生苏轼持守修养,能积极旷达。而柳永却纵情歌舞(当然这也是一种有待于外的追求),最终“狎兴生疏,酒徒萧索”的时候,他的一生就彻底落空了。

苦难与风雨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面对苦难你到底是积极旷达还是浅斟低唱,到底是求坦荡荡之胸怀还是落常戚戚之悲哀?到现在也许你已有答案了吧,这就是读书之妙:接受穿越时空的教诲,做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苏轼1: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笑对狂风暴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怎样赏读苏轼最有禅趣的《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
当人生处于低谷,读一读苏轼这首千古名作:能泰然处之就不怕狼狈
人生困境时,想起苏轼的《定风波》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这首词达到了宠辱不惊,天人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