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玫瑾:发现孩子有这3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超过6岁很难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家长的陪伴,而孩子在犯错误时,家长有没有非常生气,有没有产生打孩子的行为?这种行为其实叫做“棍棒教育”。但是这种“棍棒教育”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此前,公安大学的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上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并且做出了解释。

李玫瑾说:“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让他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做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算保护他”。

这是李玫瑾第一次做出解释,他的观点就是让孩子知道怕,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他不能做的。一旦孩子做了他不该做的事,就会受到惩罚。如果家长不知道惩罚孩子,只是一味说教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会记住这件事带来的问题,相同的错误还会再犯。

3-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将会决定孩子长大后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接触能力和认识能力较强,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抓好机会,培养一个好孩子。相反,一旦父母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很容易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李玫瑾:发现孩子有这3个“行为”时,家长别心软,该打就得打

1、乱发脾气摔东西

孩子在会走路后手臂就会慢慢变得有力气,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频繁使用手臂,会出现扔东西、捡东西等行为,家长不用在意,注意保证孩子安全就可以了。

等孩子3-4岁时,孩子就会有自我独立意识,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当家长做出不符合他们心意的事情,孩子还是通过打人,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

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孩子这种乱发脾气的行为,如果家长不当回事,一味顺从,孩子以后就会比现在更加严重,所以家长别惯着孩子,该打就要打。

2、无视别人

家长们有没有遇见这种情况?

当你做好饭叫孩子吃饭的时候,你叫孩子第一遍孩子没有回应,我们可以认为是孩子没听见;当你叫孩子好多遍时孩子还是不理你,这是孩子在无视你!家长们想一想,孩子这么小就“不拿你当回事”;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孩子长时间这样,养成习惯,就会变得目中无人,太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地教育孩子,当你跟他说话时让他第一时间给你回应,这样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3、懒惰

伯顿说:“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

孩子玩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父母让他收拾了孩子也无动于衷,这时候家长就会一边“嘟囔”一边帮着孩子收拾。家长一味地替孩子收拾,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懒,什么事情都想要让家长帮忙去做,慢慢失去自理能力。

家长们一定不要惯着孩子懒惰的臭毛病,孩子早晚都要自己生活。要早早让孩子养成独立意识,从小就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锻炼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类似的行为,千万不要惯着,该打就得打。6岁前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固定成型,6岁后再想管教孩子这些臭毛病就很难了。但是6岁前的孩子识字量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讲大道理孩子又不听懂,这时家长一定要学会利用绘本这种教育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家长如果做好这3点,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特别优秀!
孩子教育'两不管、三不惯', 娃将来更容易有出息, 父母才会更省心
屏读札记:和善寄语(20200923--1011)
李玫瑾教授:发现孩子有这几个行为,该打就得打!长大就不好改了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更容易有出息,父母才会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的这10条家规,通俗易懂,家长可以直接拿来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