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男人都觉得自己是老司机?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路sir为了不给全国人民添堵,乖乖呆在了广州。

每逢佳节城便空。路sir这几天在城中开车,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不烦不燥睡得好,心情倍儿棒。

但路sir有位朋友没忍住,自驾出游,结果在长假最后一天堵在了回城的路上。更不幸的是,由于太过心急,她老公不顾副驾驶上老婆的反对,把车开上了应急车道,结果妥妥被扣6分,罚款200元。

据这位朋友吐槽,老公平日里就总爱在她开车的时候指手画脚,还经常揶揄狭道相逢的女司机。而他本人则经常为了节省时间而并线变道,自以为安全就变道不打转向灯,图方便就双实线掉头……

“这次我才不借本子给他扣分呢,还好意思说人家女司机!”这位朋友忿忿地说,“为什么男人一开车,都觉得自己是老司机?”

作为男性同胞,路sir有些惭愧。

“喝醉怎么了?我技术666”

为什么男人在开车这件事情上如此自信,以至于他们认为女人开车天生就是不行?

首先,客观来讲,在汽车还远没有今天这么普及的时候,大多数驾驶员都是男性,还是一项技术工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司机不仅要会驾驶,还要会基本的维修技能。因此,人们很容易形成一种认知,觉得开车熟练的“老司机”,往往就是男性。

其次,整体而言,男性的小脑天生要比女性更发达。这种先天性因素,使得男人比女人相对更擅长技术性工作。既然开车是一个技术活,那么男性天然更加自信。在他们眼中,女人天生就是开不好车。

因此,那些从小就玩汽车模型、打极品飞车电动游戏的男人,还没到18岁就敢开老爸的车得瑟,在刚拿到驾照的时候就自觉是“老司机”,手握方向盘就敢把自己当车神。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成为藤原拓海的梦 -《头文字D》

只要上路,目力所及,比他快的都是装X,比他慢的都是傻X。不炫一下自己的车技,怎能配得上车神的闪亮人生?穿来插去是基本,弯道超车是艺术,磕磕碰碰那都是小case。

开车时间长了更糟糕,容易栽阴沟。由于熟知各种摄像头测速点,老司机都自称闭上眼睛都会开,溜溜溜闯闯闯超超超。

困了累了?没事,我技术溜。

路况不好?没事,我技术溜。

喝了酒吗?没事,我技术溜。

被交警抓到了?没事,我老婆开的。10月5日,福建泉州一男子酒后开车回家路上发现有民警设卡,他忙和妻子下车换座。本以为可以逃过一劫,不料被坐在后排的孩子现场“戳穿”谎言。

看来此人实在是惯犯,连孩子都看不过眼,不仅对警察还原了过程,还吐槽老爸说“他每次都这样子”。

曾有调查研究表明,过度自信(过高估计自身技术水平、对道路环境过度乐观)对风险驾驶行为影响明显,其中男性驾驶员比女性驾驶员存在更多的攻击性驾驶行为。

“女司机”无端躺枪

成了“路怒”的靶子

每一个城市里的司机,都对“路怒症”非常熟悉。人们一旦坐上驾驶座,行驶在路面,总会不由自主地情绪波动,比如说被超车总是忍不住骂骂咧咧、狂摁喇叭。因为,这种情绪需要发泄。

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女司机”就是“路怒”的一个发泄口。路sir自我检讨一下,每当被旁道的车突然并线超越,我会不由自主地跟上,瞄一眼驾驶座上的人。如果是个女的,路sir心里也会默默地想:难怪,原来是女司机。

《相爱相亲》

路sir有个女性朋友就更惨了,有一次挡住了后车闯红灯左转,后车男司机看到她是女的,破口大骂。更有甚者,前几年经常还有女司机被暴打的新闻出现。

女司机看上去温和,当“路怒”出现失控,最容易成为被指责和被伤害的对象。加上“女司机”已经从奇葩标签变成社会共识了,不骂白不骂。

有人曾经针对新浪网关于女司机的2224篇新闻报道作为调查样本,发现媒体在对女司机进行新闻报道时存在明显的传媒歧视和偏见。从样本总体的报道倾向来看,负面倾向有1121篇,中性799篇,正面倾向仅有304篇。

《北京女子图鉴》

媒体对“女司机”的负面描述,不断强化了大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很难找到统计数据证明女司机比男司机造成的事故更多、危害更大。

恰恰相反,交管部门曾经给出过的统计数据会让人感到惊讶——2007年,北京有139.8万女性驾驶员,占全体驾驶员总数的30.7%,而女性驾驶员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仅占当年一般程序处理事故总数的3.3%,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仅约为男司机的1/50。

青岛公交集团中,安全驾驶里程最长的是女司机王馨 - 半岛网

另外一个佐证是,全球的车险行业都存在“重女轻男”的现象。因为车险费率有一套基于风险概率的计算体系,同等条件的驾驶员,女性所缴纳的保费会低于男性。因为女性驾驶员更为谨慎细致,开车出险相对较少,她们购买车险要比男性便宜3%-5%左右。

其实,你车开得没你想的那么好

男人对自己的开车技术的确比较有自信,但他们在驾驶的安全性上实在不如女性。

开车是对一个复杂机器的操控性工作,需要准确的判断和敏捷的操作。传统认为,只有理性冷静的男性才能胜任,而女司机的出现明显挑战了这种固有观念。这在男权社会自然会引起反弹,人们纷纷往女司机身上贴上各种缺陷的标签,并将之无限放大,加以嘲笑。

但讲真,开车这种技术活,无关性别,只讲经验。只要有足够的经验值和理解力,女性司机一样能够具备优秀的预判力和敏捷的操控力。

相反,自以为是的“老司机”,往往车开得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毕竟,开车不是飙车,更讲求驾驶习惯,而不是驾驶技巧。

从交通执法情况看,女性驾驶员不系安全带的比例要比男性驾驶员低。

Civic Science曾经做过一个“开车看手机”的小调查,只有4%的人说自己经常在开车时发消息,而这其中,男人是女人的2倍。

有研究人员表示,驾车者开车发消息,平均每条有4.6秒的时间是不看路的。而在80%的车祸中,司机分心的时间都不超过3秒,结果就出事了。

通常号称“老司机”的人,路sir都不太敢坐他们的车。大晚上驾驶老爱开远光灯、前面堵车强行插队并线、开车过于乐观老爱刷微信的,往往都是对自己驾驶技术自信爆棚的男司机。

驾驶技术并不能决定安全性。因为在时速限制60公里的路上,能够将速度保持在60公里以下并不是技术,而是意愿。

过度自信不能降低风险,只会降低对行车安全的意愿。所以,遇到“老司机”还是离远点吧。

最怕老猫烧须,老马失蹄,最后殃及隔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女人,女司机【漫画】
女司机≠马路杀手 数据证女司机更易出小事故-凤凰新闻
女司机被打,为何那么多人叫好|自由谈
打赌,你媳妇开车一定犯过这些错!
从油门到刹车 你的脚跟动了吗?
正式成为女司机,被帮忙、被怒吼……世界居然如此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