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有虚损,可用五味补
userphoto

2023.08.21 新疆

关注

中医里,食物有五味,即酸、辛、苦、咸、甘,这五味在人体里分入五脏。如果合理摄入这五味食物,就能使身体所需的营养达到平衡状态。《素问-宣明五气》中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渭五入。”

《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指出:“逢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意思就是人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慎重调整五味的摄入,既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只有调配适当,才能使身体的骨骼强壮,筋脉柔和灵便,气血充足流畅,肌肉丰满,皮肤细腻。

中国人千百年来饮食滋味的奥秘一直以来,你可能只知道所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却不知道这些东西吃下之后,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东西吃了会上瘾?为什么有的人爱吃甜的,有的人爱吃酸的,有的人却爱吃辣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解开五味神秘的面纱。

五味进五脏,过和不及都不好

让我们一起听听倪海夏老师的解答~~

甘入脾

养血生肌,补脾补体力

➯甘的作用

1.甘味包括甘、淡、甜,它首先是补脾胃的。脾胃虚弱的人(通常指那些肌肉消瘦,嘴唇薄,胃壁薄,吃东西不消化、不吸收的人),就需要补脾胃。

【点击《苹果山药米糊,早餐养脾胃》,是典型甘味养脾胃的食物。】

2.甘味能缓肝急肝是克土的,这就好像别人来打你,然后你用一个很厚的棉花垫子垫着,这样就会有一个缓冲的作用,甚至都不会感觉到疼痛。对于一些肝火特别旺、脾气特别急的人,适当吃点儿甜食也能缓解他们的状況。

➯过甘:过甘就会削弱肾和膀胱的功能,削弱肾和膀胱的功能。

大补脾胃后 什么具体的症状?就是排尿过频、骨质疏松、牙疼等

➯甘的食物:

咸入肾

滋养肾精、软坚散结、补心气、泻肺

➯咸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认为 “肾主水”,即肾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咸味食物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压渗透压平衡,以及人体水盐代谢,增强体力和食欲,防止痉挛,因而适度吃咸可以起到养骨润肾的功效。

咸味儿的食物不是补肾,而是润肾。比如我们吃坚果,坚果是实,是补肾的、补脑子的。我们在吃核桃仁的时候千万别放糖,而应该放点儿盐。

➯过咸:既伤肾又伤心

虽然“咸入肾”,但吃得过咸反而会伤肾。《黄帝内经》里提到:“味过手咸,大骨气劳”,“威走骨”,病在骨,无食咸”。意思是人体的骨路都与肾的功能相关。如果吃得过咸,就会影响肾功能,损坏骨头

另外,吃得过咸,不仅伤肾,还伤心。《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中说:“多食,则际凝泣而变色。'意思是:咸入肾,咸味吃多了可造成肾气过于旺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心主血,是血的统领者,心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这也是长期饮食过咸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心悸、气短、胸痛等不适的人,一定要少吃咸,以养心护心。

➯咸的食物:

酸入肝

泻肝火,降肝火,补益肺、大肠

➯酸的作用:

1.酸味温,泻肝胆,也就是说它能让我们的肝火,往下收一收、降一降。

2.酸味作用还有收敛心气、心神。因此,总出汗的人,走神的人,魂不附体的人,都应该吃点儿酸的东西。

【点击《酸梅汤,生津养肝》,是典型甘味养肝的饮品。】

➯过酸:由于酸主收敛,会让肌肉脏腑等收敛,容易体内循环不通,出现血瘀、气滞等,同时容易情志犹豫,闷闷不乐。

➯酸的食物:

辛入肺

发散宣肺气,补肝胆

➯辛的作用:

1.辛味补肝胆,让郁怒变成愤怒,把它发泄出来,使它得到舒展、生发。木曰曲直,木喜欢条达、舒畅(肝胆属木)。

2.辛味补肝带来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泻脾胃,因此,总吃辛辣的人是胖不起来的。但是如果你的脾胃有太多阴寒的东西,吃辛味的东西就刚好合适。

3.辛味的第三个作用是宣肺如果肺里面有很多的黏痰、黏液,怎么排出去呢?有些人是不会吐痰的,还有些人是排不上来,那这时他就需要去宣一下肺。如果患者的肺宣发开了,他的小便也就顺畅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提壶揭盖法。

➯过辛:过辛,宣肺太重,气总是在上焦,容易失眠、多梦、上火、心烦。时间长了,还容易中气不足,心回损泻脾胃,破坏胃粘膜。

➯辛的食物:

苦入心

泻心火、补肾/膀胱、排痰浊、入燥化湿

➯苦的作用:

1.苦味的东西首先补肾和膀胱。我们喝水要加茶叶就是为了避免总去排尿。因为总喝淡水是利尿、泻肾的,放点儿苦的东西进去,就会起到补肾和膀胱,以及泻心火的作用。

2.苦味能泻心火,排痰浊如果一个人心火太旺,就应该给他用点儿苦寒的药:

而如果这个人痰浊、阴寒太重,那就应该给他用点儿苦温的药。

3.苦味第三个作用是可以燥湿入脾,给肾一个后坐力,防止补脾太过克伐肾水。因此,对于湿疹渗出、裆下有湿、身上总起湿疹等湿气太重的患者,就要用点儿苦药来燥湿。

➯过苦:过苦伤心,心气不足,血流过慢容易产生头昏眼花、乏力等。伤脾胃,产生肠胃不适,如呕吐、便秘等

➯苦的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味与五脏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和《辅行诀》五行五脏配属之不同
[转]《辅行诀》与《内经》五行五味关系差异研究及其他_借我三千虎骑,复我浩荡中华!----...
食物五味五色归经
周末分享:关于五脏和五味
其味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