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腾讯新闻
userphoto

2023.10.29 新疆

关注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明显上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1]。胰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当成胃病或胆囊炎,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其治疗效果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垫底,大部分患者确诊后的生存期仅有一年左右,因此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称号。此外,相较其他癌症,大众对胰腺癌的了解相对较少。增强对胰腺癌的认识,主动筛查、早诊早治,是提升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胰腺癌早期发现困难,被称为“癌中之王”
孙勇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医师):胰腺是人体主要的消化酶分泌器官,也是胰岛素的重要分泌器官,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一旦胰腺出了问题,就会出现糖尿病、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所以胰腺对人体极其重要。胰腺的位置在腹腔的最深处正中部位。胰腺癌早期几乎很少出现症状,这是其难以被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胰腺不是空腔脏器,不可以通过胃镜、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疾病,只能通过CT、磁共振来发现,早期发现困难是胰腺癌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患者早期治疗通过做胰腺CT,前往有胰腺专科的医院就诊,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愈,许多患者的生存率达到5-10年。
胰腺癌中期患者选对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孙勇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医师):中期胰腺癌确诊后,一定要找专业的治疗团队,不要先急于手术。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胰腺肿瘤,先辅助治疗以后再手术,再辅助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也就是有更长的生存期。对于已经是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包括肝转移、局部晚期的一些患者,不要灰心丧气,这一部分病例当中,局部晚期的有20%-25%的患者可以通过转化治疗,也就是化疗联合放疗或者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可以有25%的患者降期,获得根治性的治疗。
以下两类人群是胰腺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主动筛查是关键
刘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有一些高危因素存在,比如生活习惯存在问题,平时应酬多、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高蛋白摄入的这类人群,每半年到一年体检是非常重要的。有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炎症病史的病人,包括有胆囊息肉的患者,3-6个月的B超是最起码的检查项目。建议大家根据自己存在的一些高危因素,主动去筛查,及时发现,杜绝癌变的可能。
胰腺癌早期发病有4大信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虞先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对很多人来说,胰腺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器官,很多人不知道胰腺在人体的位哪个位置,既往的宣传做得还不够。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胰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谈虎色变”。因此,通过宣传尽可能地普及胰腺癌的知识,增进大家对胰腺癌的了解,让大家不要因为腰酸背痛就光去看骨科;不要因为突然血糖增高就看内分泌科;也不要因为中上腹饱胀不适做胃镜、肠镜搞了半年,最后才想到胰腺的问题;不要因为眼睛黄了就认为肝炎。
胰腺癌早期发现四句口诀
(1)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
(2)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3)腹胀腹痛不一定是胃病;
(4)黄疸不一定是肝病。
希望大家可以牢记,有一般的症状马上做一下CT,找胰腺外科医生看一下,排除了“癌症之王”,其他疾病都比胰腺癌好治。
胰腺癌治疗外科已近极致,内科酝酿突破
胰腺癌以预后差著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杨尹默教授认为,外科医生已经可以将手术做到极致,但未来胰腺癌治疗效果提高的关键还在于明确癌症的生物学行为以及综合治疗的进步。
胰腺癌的预后差,与胰腺癌的特殊生物学行为有很大相关性。胰腺肿瘤十分坚硬,肿瘤实体存在大量纤维基质,肿瘤细胞含量相对较少,且缺乏血供,仿佛由钢筋混凝土铸就。这导致胰腺癌对放疗、化疗都极不敏感。此外,肿瘤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存在大量交叉对话机制,共同组成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使免疫疗法亦对胰腺癌无可奈何。“其他的消化道肿瘤具有多种免疫、靶向药物,然而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武器不多”, 杨尹默教授谈到。
胰腺癌细胞被层层星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包裹
胰腺癌究竟该怎么治?既往几十年的治疗模式以外科手术为主。“根治性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患者的手段。但因为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首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所以仅有2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根治性手术治疗机会。在外科医生接诊的所有病人中,有50%已经合并远处转移,不可切除;另外还有30%被称为“交界可切除”,即有一定的治愈可能性,但直接手术切除获得治愈的几率不高。
随着内科治疗的进展,在分子靶向时代背景下,胰腺癌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交界可切除”的胰腺癌是内外科综合治疗的前沿阵地。许多研究表明,通过新辅助治疗(在手术前进行化疗等内科治疗)能够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手术切缘状态,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改善患者预后。大部分权威指南和共识都建议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先进行新辅助治疗。
杨尹默教授认为,应该重视基因检测分子靶向治疗以及新靶点药物的开发,开展更多类似POLO的研究,才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我认为外科治疗胰腺癌从技术方面已经近乎极致。外科医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和重建,甚至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的切除和重建,都能安全地实施。但手术再扩大,也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效用已近极限。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还有赖于全身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发展。靶向治疗、分子生物学方面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带来胰腺癌的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改善。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参考资料:
1.https://m.gmw.cn/2023-10/27/content_1303552241.htm
编辑 | 邢亚琳 审校 | 刘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咖课堂丨张太平教授带您了解胰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再谈胰腺癌诊治的现状与未来
2021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一图带你 get 重点!
​胰举胰动丨杨尹默教授解读JAMA Oncology最新研究:胰腺癌围手术期治疗该何去何从?
胰腺癌多学科诊疗进展与挑战
2020胰腺癌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