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别轻言改变学生
        在《光明日报》的一篇美文《当河流成为传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歌德:“不要说改变大自然/大自然已足够美丽/丑陋或许是我们自己/不要用改变这个动词/大自然已足够经典/改变应当是我们自己。”那篇美文中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敬畏自然,“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由此想到了我们的教育,请同仁们也不要轻言改变,我们在教育正应该——
        我们在教育中应该是唤醒,唤醒学生对未来的崇敬、对知识的渴求,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要注意是唤醒,而非改变,改变是强制的,是显著变化;唤醒时亲切的,是一种精神引领下的愉悦前行,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在教育中还应该是保护,保护即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澄澈、恬淡宁静的成长氛围,做好其成长过程的环保,使其明善恶、知荣辱、懂美丑,确保他们的理智、情感等不受消极的、浮躁的环境的影响,保证他们心智成长的环境是绿色的——积极向上的,确保他们能像莲花一样高洁,比德如玉。
        我们在教育中还应该是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多些期许,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有巨大的影响,积极期望促使学生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这里是学生们在内驱力的驱动下,自主自发的主动发展,而非教师的“刻意”改变。恰切的鼓励使学生们成长中最好的阳光。
        我们在教育中还应该学会等待,守得云开盼月明;学会包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孩子们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学会发现,发现学生的心灵之火,择其善者而扬之,以期燎原之火,以期大德至善;学或共同成长,享受上成长拔节之乐。

        我们在教育中着实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要时时反思我们的所为,使我们的育人理念更科学,使我们的育人行动更果敢,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力灿烂的乐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识:每个孩子都是有生命的独特风景!
乐学、会学、学会是教育的三学问题
【漫读】你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
教师的三斧子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札记(6)
课堂属于学生——朱永新教育定律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