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去10年中国名义GDP增长率复利率是16.8%,M2增长率复利率是17.5%,而实际GDP增长率为仅仅为10个点
按照中国的统计数据公布,2003年中国的GDP是121103亿元(名义GDP),而到了2013年是56.9亿元(名义GDP),增长了4.7倍,1.168^10 = 4.7252895715895 ,所以,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平均为16.8%。
2003年中国M2为21.92亿元,2013年的M2为110.65万亿,增长了5倍。每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7.5%, 1.175^10 = 5.0162441478567
 
GDP的名义增长率和M2的增长率几乎相同(但是还是略差)。实际GDP的增长率计算也不是(今年名义GDP-去年名义GDP)/去年名义GDP,这个算法是名义GDP增长率,而是要计算平减指数。
 
.
下面计算一下2003年-2013年这个期间的理论通货膨胀率和GDP平减指数。
 
1、2003年-2013年期间GDP的实际增长率为2.61倍(每年政府公布的GDP增长率为实际增长率,1.1*1.101***1.077,其中2003年gdp增长率为10%,2004年为10.1%,2013年为7.7%),
 
1.1011^10 = 2.6197969149061 ,所以2003年-2013年期间GDP的实际增长率复利计算为10.11%。
 
2、2003年-2013年这个期间的理论通货膨胀率=(1+M2增长率)/(1+GDP实际增长率)=(1+5)/(1+2.61)=1+0.66,也就是说,整个这10年累计的通货膨胀才66%???1.053^10 = 1.6760374245903 ,平均每年为5.3%。(按照年度算就是(1+0.17499)/(1+0.1011)=1+0.067,那平均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6.7%),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前面这种总量计算应该更加准确些
 
3、2003年-2013年这个期间的GDP平减指数=(1+名义gdp增长率)/(1+GDP实际增长率)=(1+4.7)/(1+2.61)=1+0.57,也就是说,整个这10年累计的GDP平减指数累计才57%??? 1.046^10 = 1.5678945312418 ,平均每年为4.6%。
 
4、2003年-2013年这个期间的(1+M2增长率)/(1+GDP名义增长率)=(1+5)/(1+4.7)=1+0.05,,理论上两者应该相等,也就是说实际不相等应该是统计错误。 
 
5、按照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2003年-2013年cpi总的涨幅为34%(10cpi的乘积如1.02*1.02**1.03 )1.03^10 = 1.3439163793441 ,所以,cpi平均每年涨幅为3%
 
6、按照cpi消费品占gdp50%权重计算,gdp投资品的上涨幅度为(50*x+50*0.03)=0.053,则,x=7.6%,也就是可以估计过去十年投资品的复利率为7.6%,(1.076^10 = 2.080284404702 )。则可以认为过去十年投资品(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可以简化为固定资产投资)上涨2.08倍。这与全国房价过去10年涨了2倍是一致的?????
 
结论:过去10年中国名义GDP增长了4.7倍,复利率是16.8%,M2增长了5倍,复利率是17.5%,而实际GDP增长2.61倍,复利率为10.1%,通货膨胀为0.66倍,复利率每年为5.3%. cpi增长0.34倍,平均每年涨幅为3%。过去十年投资品上涨2.08倍,可以估计过去十年投资品的复利率为7.6%。
 
上面计算了一个十年期间数据,,下面计算一年的数据
 
 
2012年我国的M2为97,42万亿元,2013年为110.65万亿元,增长率为13.6%(和总理报告一致),而名义GDP2012年为519322亿元人民币,2013年为56.9万亿元(名义GDP),增长率为9.7%,但是实际增长率为7.7%。
GDP平减指数为计算方法:以2012年为基期将其价格定位100,这2012年的产量为5193.22亿单位,实际增长率为7.7%,则2013年实际产量为5193.22+5193.22*0.077=5593.098单位,2013年名义GDP为56.9/55.93=1.018,或者平减指数=(1+0.097)/(1+0.077)=1.018
 
cpi为2.6%(消费品的涨价)。但是理论通货膨胀率为5.5%(1.136/1.077=1.055),
 
(50*x+50*0.026)=0.055,则x=0.084,则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上涨8.4%
 
多发的货币增长为(3.6%)1.136/1.097=1.355,公式关系理论通货膨胀率为5.5%=多发的货币增长为(3.6%)+GDP实际增长部分的涨价(GDP平减指数)1.8%,就是说年度可能出现这种平减指数和理论通胀率不一致情况,可以理解为纯粹增发或少发了货币,可以这样去理解,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只有出现名义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不一致才会出现,实际上理论上两者应该相等
 
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2000年的名义gdp为89468亿元。2000年当作基准年,其物价为100,那么其产量为894.68亿。
 
 
公式1:2013年M2增长率13.6%((今年的M2-去年的M2)/去年的M2)    》名义GDP增长率9.7% ((今年的名义GDP-去年的名义GDP)/去年的名义GDP)       》   GDP实际增长率为7.7%((今年的实际GDP-去年的实际GDP)/去年的实际GDP)    
  公式2: 理论通货膨胀率5.6%(gdp全部增长的物品服务,包括投资和消费)cpi(消费品)为2.6%  
 公式3、理论通货膨胀率5.6%》GDP平减指数1.8%(gdp全部增长的物品服务,包括投资和消费
公式4:理论通货膨胀率5.6%= GDP平减指数1.8%(增长的物品服务的涨价)+多发的货币增长为(3.6%)
 
按照我的理解应该平减指数要等于理论通货膨胀,这个理解是不确切的,总体上历史积累来看,GDP的平减指数要等于理论通货膨胀,因为理论通货膨胀是通过M2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出来。而GDP的平减指数是通过名义GDP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出来,从长期的一段时间的积累来看,名义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应该一致(2003年-2013年两者基本一致,只差一个百分点,说明,近10年货币还是多发了1个百分点,但是从拉到更长的时间段看,两者基本一致)。所以,从长期的一段时间的积累来看,GDP平减指数要等于理论通货膨胀.
 
但是,对于每个经济年度来说,由于名义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不一致,有的年份前者大,有的年份后者大,有的两者年份一样大,所以年度的gdp平减指数和理论通货膨胀率也肯定不一致。但是理论通货膨胀率肯定是衡量年度通货膨胀率最佳指标,长期来看,gdp平减指数和理论通货膨胀率相等。
 
 
 
政府每年公布的GDP是名义GDP,而公布的GDP增长率为实际增长率,这个要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货膨胀怎么算?
10年后,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银行资格考试题库
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率、GDP增长率、M2增长率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9个省份的名义GDP出现负增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