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围血管病知识(续)

.有哪些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容易漏诊、误诊

1.最容易漏误诊的动脉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腿病

   动脉缺血性疾病早期临床常见下肢怕冷,或不能走长路,下肢容易疲劳,或出现酸、麻、胀、痛,这些表现常被很多人误认为是老年腿,有时到医院内科就诊,用药没有效果便放弃治疗,或消极休息不活动,非常容易贻误病情。

   常见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其动脉狭窄闭塞进展是很缓慢的,因为在进展的同时还会有侧枝循环的不断形成,随着狭窄的加重,侧枝也逐渐增多,所以在这个较长地病理变化过程中病人多会慢慢适应,或仅有轻微的不适症状,多不被人重视。当病人下肢出现症状时,动脉狭窄已发展数年以上,有人下肢动脉已近闭塞,方可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或在夜间或不活动时疼痛,当站起来轻微活动时疼痛缓解,若没有得到正确治疗,下肢还可能出现坏疽甚至截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患有糖尿病,患者因糖代谢异常导致的动脉硬化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病早,而且动脉硬化的范围更广泛。

   患有高血圧、高脂血症、糖尿病的中青年人和没有三高的中老年人,出现下肢不适时应尽早请周围血管病专业医生检诊,以免漏误诊,即使没有明显下肢不适症状,也建议半年或一年进行彩超检查,筛查早期缺血性疾病尽早治疗非常必要。治疗时首先选用中医保守治疗及正确的调护,会有较理想的效果,必要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2.最容易漏误诊的静脉性疾病-——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慢性水肿的病人中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病率相当高,据统计占下肢静脉疾病的46%,中医称下肢水肿。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常见下肢肿胀、站立时尤重,或有小腿青筋怒张;后期下肢肿痛、瘙痒,胫踝部皮肤变黑、破溃后形成久不愈合的溃疡,中医称老烂腿。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所致,先天性因素多为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如,或静脉壁先天性薄弱;后天因素为随年龄增长静脉瓣膜随之发生变化,或长久站立致各级瓣膜受到血柱压力而逐渐破坏致关闭不全等。

   在临床上相当多的水肿病人首先到内科就诊,若确无引起水肿的原因或治疗效果不显时,建议请中医周围血管病医生检诊,进行彩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服中药保守治疗及正确调护临床疗效很好,并可以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已出现并发症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疗效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提示:别忽视血管疾病发出的信号
什么是周围血管病?
该如何拯救你 “生锈”的血管
了解血管外科
病案首页怎么填|第八话:警惕!那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诊断,没准儿已掉入低风险死亡的“冤”坑(下)
血管意外不只在心脑!了解常见各类血管病,心中有数可防可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