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离开哈佛后写了首诗,众人笑得合不拢嘴,唯李嘉诚一人在鼓掌

2012年,57岁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诺贝尔奖本身带来的声望,莫言成为了一个大忙人。全中国人民都被轰动了,莫言他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虽然,在盛行快餐的当代,中国的纯文学已经落寞,但是莫言的出现无疑让纯文学又掀起了一股巨浪。

有人提出过质疑,问为什么像莫言这样的作家在国际上能获得如此的名声,而在此前,中国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他。也没有听说莫言有取得过什么很大的成就,他是否又是一个被忽略的人才。这就是人们为各种身份贴的标签了,在此之前莫言的作品早已在中国的文学界内受到重视,并且得过茅盾文学奖,只是莫言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的百姓们才把目光投向了他。

莫言就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嘲讽过这种“跟风”、“瞻仰”所谓“厉害的标签”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性格和长相都是人们的标签、能力是人们的标签、学历也是人们的标签。哈佛大学就是一个很厉害的学历标签,里面的学生都会为自己是哈佛大学出身的人而感到骄傲。2014年,莫言受邀去哈佛大学参观的时候就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哈佛大学内有一尊创始人约翰·哈佛的铜像,前往参观哈佛大学的人都喜欢去摸一摸铜像的左脚,因为传说他的左脚能够带来好运。看到有十几人排队,等着“摸脚”拍照,而且铜像左脚的漆都被摸掉了,露出了里面铜黄色的金属,莫言不由皱起了眉头。他有感而发,写出了如图一首打油诗。

2017年6月,莫言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致辞。而当时的李嘉诚是汕头大学的校董,他自然也在台下。莫言一上台便语出惊人:“马云和比尔·盖茨没什么了不起。”台下的学生都以为他要“自吹自擂”一番,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各自面面相觑。莫言很快就亮出了自己的这首打油诗作为观点的解释。

学生们一听都明白了是幽默的反讽,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台下唯有李嘉诚真正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默默地鼓起了掌。原来,莫言不仅仅是在讽刺“捧臭脚”的虚伪之人,也是在教育学生们“英雄不问出处”。

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原来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但是他没有读完大学就出去创业了,“撕掉”了哈佛大学这层标签。马云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年轻的时候连考三次高考,分数线还是没有达到,最后还是靠了英语拔尖得以在杭州师范大学学习。

莫言教育学生们,汕头大学听起来没有哈佛大学名声那么响,但是只要同样的坚持,同样的努力,同样会成为人才。李嘉诚对此深有体会,1939年,11岁刚读初中的他因为战争被迫退学,后来的博士学位都是他成名以后再修的。中间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学习,不断奋斗,其中所承受的挫折和压力他心里一清二楚。

同样莫言也是小学5年级时便肄业了,但是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想,每天做工回来抢时间读书写字,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他,他的文学硕士学位也是他已经有不少作品后才拿到的。

莫言所经历的人生让他看待事物的角度非常刁钻,他说的这番话不仅发人深省,也能激起学生们的斗志。每个人都是前途无量的,但是成功之路没有起点,也不会因为“摸脚”就会增长了见识,大家还需要在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参观哈佛时写的一首诗句句令人捧腹,李嘉诚听后边笑边鼓掌
莫言参观哈佛时写了首诗,句句令人捧腹,李嘉诚听完后边笑边鼓掌
莫言参观哈佛时写了一首诗,众人捧腹大笑,唯有李嘉诚一人在鼓掌
莫言参观哈佛大学时,写下一首打油诗,撕开了“名校光环”!
莫言离开哈佛后写了一首诗,众人捧腹大笑,唯李嘉诚一人默默鼓掌
看看哈佛大学教授和莫言的对话,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