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有比劝人借钱装有钱更大的恶吗?没有!

看 度 锐 评

当代年轻人太爱花钱了,新手机、潮牌联名、品牌周边,一上市就被疯抢,618、双11、各种网络购物节,一半消费主力都是90后、00后。疯狂买买买,钱从哪儿来呢?花呗、白条、信用卡,还有网贷。为了拉你来借钱,你根本不知道如今各平台广告打得有多拼。

这两天,京东的一则金融借贷广告火了。农民工打扮的乘客带着母亲出游,母亲晕机,儿子要求开窗户,旁边的土味大款一番冷言嘲讽后,空姐不失时机的建议升舱,农民工一看手机余额满脸无奈,旁边一身正气的国字脸大哥立刻拿过手机,帮他借来15万。大哥还不忘补充一句,以后有需要,随借随取,可不要因为没钱就被那些没有礼貌的人瞧不起哦。

今天,京东集团就这条广告发文道歉,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完全做错了”。是啊,广告打出去了,流量也有了,道个歉能有多大事儿。他们也不是独创,类似的广告其实不少。

另一则借贷广告中,外卖小哥不顾超时罚款,经过剧烈思想斗争,救下倒地大爷,这位大爷不简单,竟是位董事长,快递小哥本想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董事长却要报恩,拿起手机一顿操作,帮他借了15万。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这些让人虎躯一震的广告,表面上毫无逻辑,可他们精心传递的价值观,其实切中了很多人的软肋:没钱就会被人看不起,没钱就不能帮女朋友清空购物车,没钱就不能带孩子去梦幻岛过生日,没钱,你就是个可耻的失败者!那怎么办呢?没关系 ,趁年轻,先浪起来。这些广告怂恿你,就算没钱,你也可以提前爽一把,至于之后怎么办,它才不会管。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负债者联盟”,里面全是被网贷逼到崩溃的年轻人。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就只能向上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习惯效应很大,而这种习惯效应,会使消费行为趋向于个人过去的高峰收入。

习惯了高消费怎么办,还不上钱怎么办?很多年轻人只能走向更深的深渊——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用一个网贷还另一个网贷,循环往复,没有尽头。你可以谴责他们爱慕虚荣、追求物质,但将人性之弱作为财富密码的人,才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坑已挖好,锅已架上,就等着不谙世事的羔羊往里跳。还有比这更大的恶吗?没有了。

扫码进入看度锐评读者群

—END—

看度新闻

主播 / 李文娟

文字 / 杨姗姗

视频 / 欧芯潞

编辑 / 朱书婉

责任编辑 / 何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人绝对不要碰网贷:克制消费欲望,对自己抠一点不丢人
我们年轻人如何精致生活?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还钱开始的
债务规模攀升,90后该怎样走出高负债困境?
“没有存款”的男人,大多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希望你能有所警醒
年轻人别去碰贷款,再没钱也别去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