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皮讲闻诊之呕吐


我们今晚继续讲闻诊,讲胃肠道的声音之呕吐。


大家只要看到呕吐,一定要回想一下我给你们讲的肺胃胆的功能。


这三个都是主降的,这三个主降的不降,就会上逆而呕吐。呕吐,不管什么原因引起,最直接的病机就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必定有这个病机,才能有呕吐,至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胃失和降,就是我们要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才能去分析,去诊断。所以,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呕吐,治疗起来必定得和胃。

 

首先大家要知道呕和吐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有声无物叫做干呕,就是有这么个声音,但没有东西吐出来,这就是干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就是有东西出来但没有声音,就叫吐。当然,有物有声音的就叫呕吐。

 

那我们闻诊要听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听呕吐的声音的强弱以及吐势的缓急,至于吐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也需要综合起来看。

 

  • 如果吐势比较缓,呕吐的声音又低,呕吐的东西又是清稀的,甚至就是清水样的东西,多半属于虚寒证。这是脾胃阳虚,胃失和降所导致。有些虚寒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在饿得痛得不行的时候,有时候容易出现这种呕吐。

 

对于这种呕吐,我只要是诊断是虚寒证的呕吐,起手就是小建中汤,如果阳虚得比较厉害的,考虑桂附理中汤,而且不做太多的加味。药量大,药味少,药少力专,效果好。

 

当然,每个医生的风格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开大方,动则十几味,甚至二十多味,这样的方来治虚寒的呕吐,我是开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脾胃本身就阳虚,还开大方,就是加重脾胃的负担,这个时候我就喜欢开小方,但药量要大。


成年人,脾胃阳虚伴气虚的,小建中加黄芪,这就叫黄芪建中汤,面色苍白的,加当归,两个都有的,就黄芪当归一起加,叫归芪建中汤。

 

基本上,黄芪的量六十克开始用,当归二十克开始用,桂枝十五,白芍三十,生姜三十,大枣十枚,麦芽糖五十,炙甘草十五,用麦芽糖和炙甘草的量要这么大,就是取甘能缓急止痛的意思。当然,这个量是一般的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

 

  • 如果是这种呕吐而且四肢冰冷的,又是久病的,就可以考虑用桂附理中汤,肉桂10,熟附30,生晒参15到30,干姜15,炒白术30-50,炙甘草10。药味不要多,就这么少就可以,药少而量大,则力专独行可以取效。如果没有药呢,这个时候就要重灸中脘,足三里。如果连艾条都没有呢?就用热水袋热敷中脘 ,如果连热水袋都没有呢?就用推拿,从天突开始点按,一个穴一个穴往下点,点到下脘,一个穴三到五秒终,从上往下,然后这样点三遍,基本可以缓解。但推拿的前提就是力量要均匀,深透,持久,这就需要平时练指力,多用手指抓一些东西。

 

但所有的治疗方式,不管吃药也好,针灸也好还是推拿,都要建立在准确的诊断下才行,如果诊断不明,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是这个原因,就不要轻易去操作。不做什么比你没把握而乱作要好,除非真到了死马当活马医,身处野外,没有医生的前提下可以勉强一试。

 

  • 如果吐势来得比较猛,就是一下就吐出来了,声音比较大,呕吐出来的东西是粘稠的黄色的东西,或者感觉是酸酸的带苦味的东西,这就属于实热证,因为热盛伤到胃津,胃气津液的濡养就往上逆而呕吐。


实热证的呕吐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碰到过,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开始就找我看病的,发展不到这个程度,如果是先找其他医生看的,判断属胃热不成问题,多半已经用了苦寒的降胃气的药,再来找我,也看不到实热的呕吐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治过实热证的呕吐,多半就是虚寒证的呕吐以及虚实夹杂的。

 

  • 如果呕吐呈喷射状,这个就是个危证的,大家是肯定处理不了的,这个病机就和胃的关系不是很大,但还是离不开胃,因为没有胃气的上逆就成不了呕吐,但这种喷射性的呕吐主要是因为颅内压升高所导致的,比如头部的外伤,头部的肿瘤等等


这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就不和你们讲怎么处理了,讲了也没用。但大家一看到这个还是要知道是颅内压增高所导致的,直接的病变部位是在头部,送去医院第一件是就是要做头部的检查,确定病变部位 。

 

  • 如果呕吐的是酸腐的食物,这个是最常见的,醉酒啊,这个就没什么好讲的,另外就是暴饮暴食啊,还有吃得太过油腻等等导致食滞胃脘,胃气上逆所导致,治这个就是和胃降胃,必定是消食药加清热药加降气药。

 

  • 如果吃东西的时候突然呕吐而且拉肚子,这个就是食物中毒了,这一般出现就是很多人一起出现,很少单独出现,现在中医处理这样的病变很少了,但我觉得如果我来治,就肯定得用王氏连朴饮,有兴趣的自己可以去查这个方是怎么回事。

 

  • 如果口干想喝水,但一喝进去就吐出来,这叫水逆,就是伤寒里讲的水入则吐,这是水饮停于胃所导致,凡是看到水入即吐的,很简单,就是苓桂术甘汤证


茯苓炒白术等量,我基本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不要小看了这么个方,这是一首特别好用的方,小方往往可以治大病。去年就用这么个方稍稍加了些药,冬姑娘一个朋友两个多月差不多瘦了七十斤,加的一味叫黄芪的药,用量比较大,刚开始就是100克,到150克,最后用到180克,还加了些其它益肾的药。

 

  • 还有两种呕吐是比较难治的,一个是呕血。这个病机复杂,不是很好讲,不管血量多少,一定是个危证。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许学士许叔微的,用干姜附子汤,就这么两味药治好了一个难治性的呕血。干姜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真是一个神方,比四逆汤还要猛。

 

干姜附子汤是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

 

四逆汤是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

 

仲景讲干姜附子汤证是没有呕证的,这个医案记载在许学士的伤寒九十方,我一看就再也忘不了,许学士真心胆识过人,伤寒九十方是第一本伤寒类的病例,真是个人物,人家医圣讲,干姜附子汤证是没有呕吐的,但许学士硬是拿这个方治好了别人治不好的呕血。

 

所以,中医之所以难,就难在这里,难在融会贯通。

 

只要抓住了这个太阳病误治导致少阴阳虚,出现急证就可以用这个干姜附子汤。

 

而四川有个名医叫陈绍宏的,最是喜欢用人参甘草汤来止呕血,效果也是相当地好。生晒参三十克,炙甘草六十克,治疗消化道难治性出血,效果好得很。

 

一个回阳止血,一个益气止血。

 

当然还有很多的办法,前提是得有经验的医生根据当时的情况来把握。

 

和你们讲这么两个方,只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个病症一旦出现就很危险,就很复杂,有要一定经验才能处理很好。

 

  • 还有一个难治性的呕吐,就是叫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这叫什么病呢?这叫胃反。


不知道你们医道都看得怎么样了,医道里就很详细地描述了这个胃反这个病,很难治,许竣的师傅就是因为这个胃反而去世的。大家还记不记得,所以看电视也是可以学到很多医学知识的。善于学习的人,无时无刻不能学习。这个胃反病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现在的胃癌晚期,基本上治不好。古人治不好这个胃反,现在还是治不好。只能等待后人去解决这个病。


 今天就讲到这里。


治疗所有的病,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护好自己的胃,管住自己的嘴,少吃伤害胃的东西,少给胃一些负担,另外就是一定要经常灸中脘,足三里。


三皮

2015年5月19日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307-314
胡希恕伤寒第三十七讲
金匮要略丨虚劳病证治总结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四)望诊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