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中下游自然条件更优,为什么古代人口中心却在黄河中下游?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势西高东西成三级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西部的青藏高原,然后自西向东流向大海,其中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河流中最典型的代表,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巴颜克拉山,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是世界第五长河,由于河水中含沙量很大,颜色偏黄,所以称为“黄河”。

长江和黄河都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如果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划分,那么黄河下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冲积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个平原都是我国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有着十分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先民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聚居在长江和黄河的下游地区,所以长江和黄河都被我们称为“母亲河”。


隋代地图(公元612年)

我们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是要优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和水分条件都优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内,也就是在唐宋之前,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到了唐宋以后人口才逐步往长江中下游地区聚集,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是自然条件,我们知道气候本身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据研究,在我国唐代之前,当时我国的黄河流域比现在要温暖湿润的多,也是十分适宜人类大规模生产生活的。


明代地图局部(公元1433年)  

其次是人文条件,也就是我们需要放在当时古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当时我国是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弱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于古人来说存在很多的现实困难。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更为湿润,也就意味着植被更加茂密,大量的原始森林,那些参天大树,都是古人难以对付的。还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陆地被划分成的许多的小块,那些河流对于古人来说就是一道道天堑,虽然可以利用船只通行,但是交通还是十分不便。最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容易滋生瘴气毒虫,古代先民很难克服,容易引发传染病。


长江经济带分布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初二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为什么我国古代的人口中心在黄河流域,而不是在长江流域?
夏代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代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4
初中地理结业复习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