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版装甲步兵——戚继光麾下的蓟镇边军辎重营详解

古代运粮马车

兵法曰:“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可不是形容与比喻句,而是实实在在的用兵原则。因为一支没有粮草后勤支援的军队,在任何时代都是万万打不了仗的。

自古以来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历代名臣大将们统军出征,头要紧的大事,就是要维护好自家的粮道与运输线通畅。然后,到了战场上还要再千方百计的去截断了敌军的粮道。

只要粮运断绝,任敌军来的是百战强兵,也会瞬间军心惶恐,士气崩塌。

  • 比如三国官渡之战,曹操出奇兵夜袭乌巢,烧了袁绍的屯粮,一日之间便扭转了不利形势,使得袁绍麾下数十万大军迅速就瓦解了。
  • 又如唐将薛仁贵征吐蕃,当唐军势如破竹时,忽然传来后路大军中伏,屯粮尽毁的消息。就算有“三箭定天山”之勇的薛仁贵,与气吞万里如虎的盛唐精兵,一旦没了粮草,也止不住兵败如山倒了。

所以,如何在战争时期保障前方大军的粮草充足与运输畅通。这是最考验一名古代大将能力的难事!

劫粮道是古代战争中最重要的战术手段

粮道保障难在哪儿呢?

在于运输辎重粮草的一般都是战斗力相对薄弱的辅兵和杂役民伕,这些队伍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严格的战斗训练,自身没有什么防卫能力。

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敌军迂回前来偷袭粮道的,却必定是甲坚兵锐的精兵劲卒。

所以,一旦运粮的后勤部队遇袭,结局大多是覆灭。

由此,统军大将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游骑在后方交通线上负责遮护与警戒,同时又得分派众多的精锐部队在后方伴随辎重队运输。这样一来,仅仅在粮道维护上,就要浪费了作战部队大量的精力与兵力。

这样,如何才能让运输粮草的后勤部队也具备自主防御能力,使其在运输线上受到敌军突袭的时候,可以在没有作战部队支援的紧急情况下,独立作战,击退敌军进攻。

这个问题,就是历朝名将们上千年来为之困扰的。而除了在后勤线上设立堡寨、增派大量战兵之外,始终是没有其它办法去有效解决的。

然而,随着火枪火炮技术发展,到了明朝中期时候,戚继光却创造性的编练了出了一支全新的后勤运输部队,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戚继光治下的——大明蓟镇边军辎重营。

戚继光为什么要创建辎重营呢?

在戚继光到任蓟镇之前,明朝边军大致是以下这么一个情况。

首先,明军的野战部队出征,标准单兵携行干粮定额,为每人携带三日份口粮。

然而这三日份的口粮,是支撑不了明军作战行动的。

例如蓟镇等边军,每遇敌军犯边时,烽火一燃起,野战部队往往要远出一二百里外的边防堡寨作战击敌。

而部队行军速度,每日四十里,最远不过六十里。所以,等到明军进到百里之外时,基本要花三天时间,士兵携行干粮已经吃光,这时就得等待后方运粮队输送粮草了。

而战备制度已逐渐崩坏的明朝边军,从无预先战斗后勤准备!

他们以往惯例是:每一接到警讯,总是战兵先紧急出动,然后再抽调人员,筹集车辆,调运粮草出仓、装车等等等等;待到这一切慢吞吞的完备,两天的时间已过去了。而这时候,先出发的战兵至少已经在八十里外,身上的携行干粮已经只有一天了。

然而后勤粮队要行军八十里赶赴前方,又得两天时间。这样一来,就算一切顺利,前方部队也要在第四天才能等得到后勤支援。

但是前方部队携行的自备粮只有三天!

那么只有在开饭时二顿变一顿,省着吃一天,部队才能撑到第四天。而这就使得前方战兵们肚子总是吃不饱,这就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这儿又得讲一讲,八十里路为什么要走两天?

古代军队在敌情威胁下,步兵每日行军四十里,骑兵也不过百里。如果是步骑混合,那么就得按步兵速度前进,每天四十里。

边防部队在敌情下行军,随时会遇袭。

所以清晨出发,行军四十里之后,一般时间已是午后。这时候就不能再赶路,必须得花大量时间去掘壕沟、立栅栏、扎营寨。

军队一旦到了野外,这些繁重的工作每天必须要认真的做,而且必须在天黑之前完成。这就叫“结硬寨、打死仗”,这是绝不可有半点疏忽的。否则,就会有遭遇突袭,全军覆没之危!

所以,《孙子兵法》有“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的警示。说的就是军队不重视防御,只管急匆匆的急行军追击,那一定会中埋伏,然后吃败仗。

由上可知,后勤运粮队如果能两天赶到八十里外,那还是在一切顺利,没有遭受敌军截击的情况下。

如果运粮的后勤队伍途中被敌军游骑突袭,前进又得再次受阻一二天。

那么前方部队只要断粮达到三天,不论兵马多精锐,也一定会粮尽溃败。

那么,运粮队会在半路遭遇敌袭吗?

回答是:基本上会!因为袭击明军运粮队,那是塞外草原骑兵们最擅长的拿手好戏。

所以,戚继光到蓟镇后,发现了后勤部队跟不上战兵节奏的严重问题。也正是这问题,才使得明军每次出城作战,三日之后便会粮尽,士兵饥肠辘辘之下,斗志全无,最后导致经常战败。

戚继光到任后,针对这一弊端,便奏请朝廷,革新编制,新设了三个全新的辎重营。

辎重营是一支具备自卫能力的专业后勤运输部队。

先讲辎重营的运输载重能力。

每个辎重营配备辎重大车80辆,每车车重二千斤,用挽骡8匹,车上可载米面豆料等人吃马嚼的粮食共计约12.5石。

据《练兵实纪·辎重营解》记载,每辆辎重车的标准装载清单如下:

粮米2.5石,被称为“棋炒”的炒面类军粮3.75石,战马吃的黑豆6.25石。

全营80辆车,共載米300石、棋炒300石、黑豆500石。

共计可载米面豆料1100石,可供一支兵力1万人的明军步骑混合战斗部队食用三天。

据资料,明制一石,折合现代150斤:1100石就是16.5万斤。而这只是可供一万人马的三天之食。

由此,我们又可得知一个古代军事小知识——明军一万人马的一天所需之食,就是5.5万斤。可见万人大军作战,后勤消耗之大。

又由于战斗部队本身单兵须携行三天干粮。这样一支1万人的战斗部队在,一个辎重营的伴随下,标准可以维持六天战斗,极限状态可撑八天。

蓟镇共编有三个这样的辎重营,三个营轮流向前方输送粮草一次,就足可支撑一支万人兵力规模的野战部队在一百里外作战半个月。

明军行军图

再讲辎重营的战斗能力。

戚继光新编的这支后勤辎重部队更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人员编成是后勤人员与战兵各占一半,武器装备有大量的佛狼机火炮、火绳枪、以及冷兵器。

全营官兵日常训练就是快速装车,快速行军,以及演练在行军途中一旦遇伏击时便利用辎重车结成车阵,快速转入防御。

由此可以说,这是一支时刻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就可以拉动,且拥有独立战斗能力的部队。

那么在本文标题中,为什么又要称这支辎重营为明朝版的“装甲步兵营”呢?

原因就在辎重营除了运输,也同时编有战斗人员,而重中之重,就是它所配置的核心装备——重型辎重车。

因为这辆坚实厚重的运输车,太像古代版的装甲车了。该车在拥有强悍运输功能的同时,也兼有了强大的防御与战斗功能。

明朝版装甲运输战斗车——辎重车详解。

《练兵实纪》上的辎重车图解

一:辎重车的重量。

前面讲过,每一辆辎重车重达二千斤,需用8头健骡拖拽。

注意了,这与明军车营中只需2头骡子即可拖拽的战车相比,辎重车显然是强化了重量、增加了运输与防护功能的。

辎重车的防护措施,主要就是随车的偏厢板,遇敌情时,厚重坚实的偏厢板坚起,可抵御敌军强弓劲弩与铳弹射击。

而二千斤的重量,使得全车就如同一座可以移动的小型坚固堡垒。

该车是蓟镇辎重营的核心装备,整个辎重营中所有官兵,都是以“车”为单位展开,围绕着这80辆辎重车而进行队伍编制的。

《练兵实纪》里的偏厢板示意图

二:《练兵实纪》里的辎重车武器配备及车兵编制。

每一辆辎重车上配有2门佛狼机火炮,并有一定基数的弹药储备,足可支撑一次防御战斗。另外辎重车上还配有厚重的偏厢牌作防护。

有车载火炮、有厚重的偏厢牌防护,那岂不就像一辆古代版本的“装甲战车”?

每辆辎重车又编配有20名士兵。

这20名士兵又分成二小队:一曰正兵小队,一曰奇兵小队。

三:正兵小队的10名士兵详解。

明军辎重营正兵队——图来自网络

正兵队包括了1名车长、明军称之为车正,以及9名士兵。他们是负责驾驭管理挽车的骡马,操作车辆、负责车载火炮射击,并在出动时装载粮食马料的。

正兵小队的详细分工如下:

1人为车正,当然是负责全车指挥的。

1人为舵工,这是专门负责驾车前进的。

2人专门负责在战斗时收管挽车的8头骡子,同时又要求这两人必须兼习大棒,关键时可以充当大棒手。,

6人为专职炮手,负责操控2门车载佛狼机火炮,每炮3人。

又因为正兵的第一要务就是驾车,而每一辆辎重车都须以8头健骡拖挽,骡子就是辎重车的动力,没有骡子,自重就达二千斤的车辆根本无法前进,所以管好骡子无比重要。

这就要求10名正兵里,至少要有8人必须懂得喂养牲畜,并能够驾驭车马。由此看正兵队的成员,都是一专多能的!

同时注意了!

正兵小队的车正,是全车最高指挥员。

而奇兵小队长为副职,须服从车正的指挥。

如果以现代军队的理念去看这些正兵,那岂不就如同是装甲车上负责操纵车辆的乘员?

四:奇兵小队的10名士兵详解。

明军辎重营奇兵队——图来自网络

奇兵队包括1名小队长与8名战兵,这9人是专事负责防御战斗的战兵,必须精通鸟铳射击及冷兵器武艺。

此外还有1名炊事火兵,负责为全车20人生火做饭。

奇兵小队详细分工如下。

1人为小队长,配备盔甲,弓箭齐全,并有旗枪一杆,并佩腰刀,这是全队武艺最强的战兵。

8人为鸟铳手,每人配一杆火绳枪,火枪手装具齐全,但是无盔甲。

但是这八名鸟铳手里面,又有小分工:

第1、2、3、4名鸟铳手仍然要求兼习长刀的用法,必须刀术娴熟。

第5、6名鸟铳手,则要求兼习藤牌短刀用法,同样须娴熟。

第7、8名鸟铳手,须兼习镗钯用法。

由此看奇兵队的战兵们,同样是要求一专多能的。而这些战兵,就像是现代军队中的装甲车车载步兵。

网络某大神制作的辎重营正兵队与奇兵队示意图

辎重营的将官编制。

全营设将官1名,副将兼中军官1名。

中军下设元戎指挥车、鼓车共3辆,每辆车用健骡2头拖挽。

又有千总2名、把总4名、百总16名,全营将官共24名。

其中以5辆辎重车编为一个车队,设一名百总。

四个百总、20辆车,设一个把总。

四个把总,又以每2名把总之上各设一个千总。共80辆车,合编为一个完整的辎重营。

全营兵力:

80支随车正兵小队,80支随车奇兵小队。共有车辆操纵人员800人,战兵800人。

全营火力:

佛狼机炮160门,每车2门。

火绳枪640支,每支奇兵队8支。

其他弓箭,长刀,刀盾、镗钯、大棒等冷兵器无算。

辎重营的日常训练。

戚继光练兵之名,可称三千年第一。他在《实纪》详细的介绍了辎重营士兵们的日常训练,训练是严格而系统的。

正兵队的装载训练。

负责操纵车辆正兵小队,日常要定期的进行模拟装车,就是把重量类似于粮食的替代物,以最快的速度装载到车上,摆放整齐。这样是为了万一有军情,辎重营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装载完毕,伴随步骑战斗部队出动。

除了装载训练,正兵们还要进行挖土装筐覆土训练,每辎辎重车都随车备有箩筐与大斧、锯子,镐、锹、铲,等等伐木挖掘工具。

  • 一是为野战行军宿野营时,伐木立栅、挖掘壕沟;
  • 二是为遭敌火攻时,立即用箩筐里的泥土覆盖灭火。

正兵队还要进行车载佛狼机火炮的操纵与射击训练。

奇兵队的射击与武艺训练。

戚继光治下的军队里,火枪射击与武艺是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的,如果考核不及格,就会被捆打军棍。

辎重营里的奇兵队,就是战兵。但是粮食事大,所以他们的考核,实际比步营骑营的战兵考核更严格。

奇兵们首先要娴熟的单兵操作鸟铳射击,还要进行全队鸟铳的齐射与2人一组轮番射击训练。除此之外,还要掌握长刀、短刀藤牌、镗钯大棒等冷兵器的格斗技艺,以及结阵战斗的训练。

并要求技艺考核要至少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辎重营的行军\战斗转换训练。

正常情况下,辎重营都是伴随步营骑营一齐出动的。

而戚继光在辎重营编入兵力占全营半数的战兵,主要的就是为了让辎重营在紧急情况下,拥有独立防御作战能力。

辎重营的行军训练,就是以左右两路纵队并行前进。行军时,车正、舵工在车上,其余正兵与奇兵队一起,在辎重车内侧徒步行军。

一旦前方传来敌情,根据道路地形,车队前后的车辆立即打横,这样两路纵队就变成了四方形车阵。

然后,正兵们立即解下骡马就地栓好;车辆外侧竖起偏厢板防备箭矢;车载佛狼机炮做好射击准备。同时还要挖泥土装筐抬上车,一旦战斗打响,车辆被敌火箭射中,就要立即用覆土法灭火。

奇兵队则准备好鸟铳、刀棍镗钯等冷热兵器,列队待战。

如果与敌交战,则要听中军射击号令响起,方能开火射击。

射击秩序是:敌进入六十步,佛狼机与鸟铳交替开火。戚继光的要求,是炮响一阵、铳打一阵,炮铳轮流不绝,火力不断。

奇兵队鸟铳手们的战斗射击与步骑营是不同的,每车8名奇兵火枪手分成二组、以4人一组;一组开火射击、一组专门负责装填。

如果敌军冲进二十步,那么奇兵队弃鸟铳,抽出冷兵器,结成阵型准备白刃厮杀。

然而,在戚继光治下的严格操练下,草原骑兵们几乎是不可能冲破以车为城、再辅以佛狼机炮与鸟铳轮番迭射密集火网的。

《练兵实纪》里的辎重营以车为城的结阵图

待这样的三个拥有强大装载能力、机动能力和独立防卫能力的辎重营编练成军、并形成了战斗力之后。戚继光在《实纪》中这样满意的叙述道:

“今后每个辎重营可供一万人马三日之食,出门之日,各兵再自带干粮三日,计算敌军出入的时间与速度,亦足用矣。故而师行常饱,而敌忾不销,全赖于此。”

以上,就是戚继光创建的明军辎重营大致介绍。

昙花一现——“戚家军”的悲剧命运。

而在戚继光之前,历朝军队是从来就没有专业运输部队这一编制的。

而蓟镇辎重营的出现,应该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第一支专业的、具备防卫能力的、后勤运输保障部队了。

当然,随着后期戚继光被贬,包括辎重营这种颇具“现代装甲步兵营”特点的部队在内,他在蓟镇编练的所有新军,立即就被拆分解散了。

戚继光这种将军,实际是被同僚们排斥的。

因为没有家丁,无法克扣军饷,军中人人都要接受严格训练的军队,这实际上就严重的危及到了已经“喝兵血”成风的大明王朝文官武将阶层的切身利益。

所以,明军才会在已经拥有火炮火枪,武器装备与综合国力远远领先后金的情况,却仍然被后金打得一败涂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总提三眼铳,鸟铳才是戚家军最爱!16世纪中日火绳枪装备率对比
大明蓟辽督师孙承宗编炼的车营人员、装备一览以及后勤部队人员
戚继光的荣耀第五篇《辎重营篇》
大明边军辎重营,火枪手王二毛的一天(四)
卷一百五十七 兵十
微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