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灭掉罗马的匈人是被汉朝打跑的匈奴吗?分子人类学发现了最终答案
userphoto

2023.08.20 广东

关注

儒将的中兴(49)

主笔:闲乐生朱晖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在章德前殿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因和帝年幼,皇太后窦氏(窦融曾孙女)临朝听政。从此帝国政权便落在了外戚窦氏的手里,尤其是窦太后的长兄窦宪,为人嚣张跋扈,且性情暴烈、睚眦必报,满朝文武亲贵莫不惧之。就连窦宪贱价强买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田,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一代英主三十一岁壮年早逝,竟使得东汉帝国从此进入外戚专权时代,这便是历史的偶然性。其实,大到天下之政治走向,小到一场局部战争之成败,全都存在着偶然性,而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偶然,最终形成了历史的必然。

后来,窦宪愈发胆大妄为,竟为争权遣刺客杀死了颇能让窦太后舒畅的男宠都乡侯刘畅(刘縯之曾孙),然后嫁祸给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对刘刚严刑拷问。堂堂皇室宗亲,竟被外戚如此侵辱,这下窦太后的面子也挂不住了,赶紧派人将窦宪抓起来软禁在了宫中。当然这并不是要搞死窦宪,反而是在保护他,否则事情若被捅到司法部门那里可就无法挽回了。事已至此,窦太后只能先把窦宪掌握在自己手中,想办法保住他,这样才有办法保住窦氏一族的权位。

窦宪也知道,自己犯下了杀害王族的死罪;为平息此事,他想了个妙招,竟自告奋勇远征匈奴,若立不世之勋,则不仅可免罪还能拜将封侯、撽功而自雄也。

原来,随着北匈奴势力被班超横绝在西域北道,其“奶源”愈发枯竭,国力也愈加衰弱,南匈奴单于遂上表请求大汉家长带领我们各族人民北讨凶贼,灭掉北匈奴,可令汉家长无北念,再无外患。窦宪自然是极力怂恿,而耿氏名将、三朝元老、时任执金吾的耿秉也认为“昔武帝单极天下,欲臣虏匈奴,未遇天时,事遂无成。今幸遭天授,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宜可听许。”

军方一致要求平灭北匈奴,而窦太后也认为这是一个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哥脱罪并与其共揽朝政的好机会,遂不顾儒臣集团反对,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按制,车骑将军本为银印青绶,位在三公之下,但窦太后特赐窦宪金印紫绶,让他位同三公,并特准他按照司空的规格开府配置属官。自此,东汉的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得到提升。看来,在封建王朝的绝对权力面前,就算皇族都白死,法律也没办法。

当然,窦太后也知道他大哥从没打过仗,万一决策失误、丧师辱国那可就亏大了,于是她为窦宪安排了一个得力副手,将经验丰富的耿秉任命为征西将军,辅佐窦宪一同北伐匈奴。

此前差点害死耿恭的“国丧不发兵”,原来不过权贵们的幌子罢了。只要利益相关,谁还管得了这个。

值得一提的是,窦宪在出征之前,特意举荐了正守丧在家的班固为中护军。此前班固为玄武司马,秩比千石,此次得到窦宪赏识,竟一口气被提拔到了秩比两千石的中护军。中护军负责监察诸将,并掌管中军护卫兵,权力很大,乃大将军属下地位最高的幕僚,与当年陈平在刘邦手下的地位差不多。没想到,班氏兄弟居然都投笔从戎了。或许,正因为班固有军旅经历,所以其文章写出来还算大气,故有人说《汉书》可以佐酒,其文虽不如司马迁磅礴,亦无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仍带着一股浑厚的丈夫气!

当然,窦宪找上班固,并不是要他去带兵打仗,主要还是看中了他的笔杆子。于是在班固的策划下,窦宪完成了一件名垂青史的拉风之举,这便是与霍去病“封狼居胥”齐名的“勒石燕然”,其详情容后再叙。

章和三年(公元89年)夏六月,北伐各族联军筹备已毕,遂分三路出塞。

第一路:由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汉军精锐骑士(包括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等中央主力部队以及缘边十二郡骑士),与南匈奴左谷蠡王所率万骑,从朔方郡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击。

第二路:由南匈奴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出击。

第三路,由度辽将军邓鸿(邓禹少子)率领缘边羌胡、乌桓雇佣兵团八千骑,与南匈奴左贤王所率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击。

三路大军,接近五万骑兵的庞大阵容,浩浩荡荡,气势磅波,一路清剿北匈奴小股部队,共约涿邪山(在阿尔泰山东脉,即今蒙古国南境古尔班察汗山)胜利会师。

结果,还是第一路主力部队途中率先发现敌踪,据侦骑回报,北匈奴单于主力正在涿邪山脉东南的稽落山附近出没,窦宪、耿秉遂果断分兵,让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率南匈奴左谷蠡王、右呼衍王各部精骑万余,与北匈奴单于大战于稽落山。

这一万骑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耿夔、耿谭两位耿家将中的后起之秀,更是鹰扬之校、螭虎之士。其军容鼎盛,一眼望去,元戎轻武,云辎蔽路,玄甲耀日,朱旗绛天,虏众见之乃大崩溃,虏将左温禺王更遭阵斩衅鼓,北单于直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仓皇向北遁走。

汉军初战告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久三路大军全部会师涿邪山,战车辎重遮蔽道路,达13000辆。窦宪遂命各军战车并进,全体向北追击扫荡,一路直打到私渠比鞮海(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大获全胜,前后共斩首名王以下一万三千级,缴获马、牛、羊、橐驼等牲畜百余万头。北匈奴八十一部总计二十余万人向汉朝投降。接着,汉军又继续向北进发,将北匈奴的后方核心地区安侯河一带全给扫荡了一遍,顺带还破坏了当年冒顿单于的墓葬,焚毁了老上单于所建造的龙城(注1)。

这可真是大军横扫,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以至班固先生大拍马屁道:“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班固《燕然山铭》)

听这口气,窦宪的功勋直可媲美当年卫霍了?其实不然,东汉之北匈奴,早已掉毛的凤凰不如鸡,其两万大军还奈何不了耿恭数百人,甚至连鲜卑的部落都可以冲进北匈奴王庭杀死单于,并任意抢劫屠杀,可见窦宪也不过痛打落水狗,没啥好吹嘘的。大胜是必然,小胜他都没脸回国。何况这一仗基本是几位耿家将打的,窦宪不过挂名沾沾光罢了,远算不得一员名将。

窦宪唯一的厉害的,就是挺能咋呼,又随军带了好一笔杆子班固为自己吹嘘功绩,遂借此大胜继续北上,登燕然山,仿效秦始皇东巡刻石记其伟业,也命班固勒石燕然,大造丰碑,留下一篇文采飞扬、豪气干云、传耀千古的华章铭文,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注2)并以霍去病之故事,在燕然山与广鞬山封禅天地(注3),报功宣德,扬威异域。

图:考古发现燕然山铭

就这样,杀人凶手窦宪以民族英雄之姿,华丽转身,凯旋归国。于是名正言顺,皇帝下诏:“匈奴背叛,为害久远。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丑虏破碎,遂扫厥庭,役不再籍,万里清荡,非朕小子眇身所能克堪。有司其案旧典,告类荐功,以章休烈。”遂拜窦宪为大将军冠军侯(当年霍去病之爵位),食邑二万户。按照旧例,大将军之位,本与三公等同,但窦宪现在正当红,公卿们为了迎合他,竟然奏请使“大将军”之位在三公之上。但窦宪仍不满足,按照两汉制度,三公与大将军的长史、司马本应只秩比千石,但窦宪通过运作,让他幕府的长史、司马的品秩提升到中两千石,与九卿等同。自此,东汉外戚长期占据大将军之高位,终于威胁到了皇权的正常运转,为东汉的分裂与灭亡埋下伏笔。

相比风光无比的外戚窦氏,真正主持此役的名将耿秉,却只封了一个美阳侯,食邑不过三千户。真郁闷死了。而经此一役,窦宪却越发小人得志了,真以为自己远超卫霍,声威远震,旷古无伦,为不世出之勋臣名将,遂使窦氏一族愈发骄横跋扈,其弟执金吾窦景最夸张,竟然指使奴仆夺人财货,强抢民女,甚至擅征军队,无法无天。窦氏兄弟劣迹斑斑,自有不少清流大臣上书弹劾,但窦宪自有妙计,那就是再次发动对外战争,以转移国内矛盾。

外战英雄是不容被指责的,以正义之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于是,在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东汉王朝大将军窦宪遣副校尉阎盘率骑兵二千余人,对北匈奴在西域最后的军事据点伊吾发动突袭,重新占领该地。至此,匈奴失去了进入西域的主要路口,被迫撤出其全部势力,于是车师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其前、后部国王皆宣布归附汉朝,并派王子入侍洛阳。

公元90年十月,南匈奴单于又上书东汉朝廷请求彻底清剿北匈奴,大将军窦宪遂遣南匈奴左谷蠡王率领左右两部共八千骑兵出鸡鹿塞,疾行千里,夜袭北匈奴单于大营,斩首八千级,俘虏数千人。北单于身受重伤,仅以身免,连一堆老婆都成了汉朝的阶下囚,甚至玉玺都被南匈奴缴获了。

此后,北匈奴单于单于一路远遁至金微山(今俄罗斯境内阿尔泰山余脉),纠集残众,又得数千人。

北匈奴都跑那么远,朝廷也就不想管了,但左校尉耿夔表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为患中原三百年,今虽败亡,恐其死灰复燃,臣愿自领所部精兵八百,深入大漠而尽灭之。“窦宪一看可以啊,当年骠姚校尉霍去病也曾率八百骠骑深入草原斩首匈奴两千,今日耿校尉亦颇有骠姚之风,准了!

于是,在这下一年,也就是永元三年(91年)二月,耿夔率所部轻骑八百,出居延塞一路狂奔五千里,深入今俄罗斯境内阿尔泰山脉,将北单于残部团团围住,一场大战,斩捕其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并缴获其所有珍宝财畜,只北单于与数骑逃脱,不知所终。耿夔亦因此功封为粟邑侯,成为耿家第五位军功封侯者(前四位为耿况,耿弇、耿舒、耿秉)。

闻得此讯,朝野大喜,是年十月,汉和帝遂行幸西京长安,下诏郑重其事地宣布“北狄破灭”,亦即昭告天下,这个称霸北亚长达三百年的强横帝国,已被大汉彻底铲除。北匈奴故地百余万部众,或降汉(前后约四十余万,包括公元87那次),或降南匈奴(前后约二十余万),或降鲜卑。总之,匈奴正式灭国。

匈奴之衰亡,自霍去病八百骠骑始,至耿夔八百轻骑终,这莫非就是命数?

一个时代的落幕,往往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北匈奴既亡,其百余万降者之中,降鲜卑者最众,总计有十余万户七十多万人,鲜卑因而脱胎换骨,一跃成为东亚最大的游牧民族(注4)。

而投降南匈奴的20万人,后来也没有留在塞内,他们找了个机会又拥立南匈奴日逐王逢侯为单于,叛出塞外,成立了一个新的北匈奴,为祸十余年,给西域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幸被班超之子班勇等汉军击退,后又为鲜卑所破,其众或降鲜卑,或向西迁徙,不知所踪(逢侯本人投降了东汉,在内陆颍川做了一位寓公);再至公元156年前后,草原枭雄“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合兵十万,接连征服丁零人、夫馀人与乌孙人,而尽据西汉时匈奴故地,其疆域自辽东至乌孙,东西广达一万四千余里,成为了塞北实至名归的绝对霸主。也就是说,窦宪出人出力出钱粮灭掉了北匈奴,得到了他想要的权位,但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汉朝,而是鲜卑。且鲜卑坐大以后,一样侵扰汉朝边境,而且比北匈奴更狠。事实证明,想要彻底消灭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不现实的,只要草原还在,北方的威胁就在,即使把异族人全赶跑,把汉人放到草原上去,他们也会很快变成草原上的狼。

好在,鲜卑军事集团较匈奴而言更为松散,檀石槐死后,联盟瓦解,鲜卑又分裂为许多互不相属的分支,对中国的威胁并不算大。直到两百年后,其中一部拓跋鲜卑崛起,蒙古草原各部落纷纷归附,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北魏帝国,侵入中原,统一了中国北方,为隋唐之肇始。

而几乎在北魏同一时期,欧亚大草原因两百年前的汉驱匈奴而产生了一系列游牧民族大西迁,竟对中亚与欧洲历史产生了大冲击。据《魏书·西域传》与《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当年北匈奴单于战败于金微山后,纠集了一帮死硬分子逃到了乌孙西北百余里的悦般,想要和当年西汉的北单于郅支一样,蚕食乌孙,控制西域。然而在汉朝的支持下,北匈奴人始终无法打赢乌孙,渗透西域;最终一部分西迁康居,与印欧塞种游牧民族混合杂交成为白匈奴人(嚈哒人),并于公元350年向西北侵入粟特国(即东汉时的奄蔡,西方称之为阿兰人),“杀其王而有其国”;另外一部分则留在悦般,与乌孙人、高车人同化融合,自成一西域之国,南北朝时,国境拓宽至伊犁河流域,并欲当时称雄漠北的柔然人屡屡征战。再之后,匈奴人与中原王朝的交集越来越少,中国史料就再也没有这支曾经叱咤东北亚的百蛮大族的消息了。而在欧洲史料中,大概在公元375年前后,有一支叫做“匈人”(Huns)的神秘部族,“不知地球的何处,如高山上的暴风雪般骤然来临”(阿密阿那斯·玛西里那斯《历史》),出现在东欧黑海北岸之东哥特国境,一路所向披靡,灭国无数,直至匈牙利平原多瑙河沿岸,继而横扫日耳曼诸蛮族,建立了强大的匈人帝国。

公元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国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带领下(罗马人认为匈人的出现就是上帝对他们罪行的惩罚),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沿岸,其疆域差不多达到全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公元452年,阿提拉侵入意大利,沉重打击了西罗马帝国,并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崩溃灭亡(476年),欧洲由此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之中。

对于匈人的起源,欧洲学术界本是一头雾水,但随着中西联系的加深,中国史书中的匈奴人渐渐进入了欧洲学者的视野。1756年起,35岁的法国东方学者德奎尼(Joseph de Guignes)陆续出版了三卷本的《匈人通史》(Histoire generale des Huns),在这套著作中明确提出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这套理论被后来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接受,并随着这本名著传遍欧洲。到了1900年,德国汉学家夏特(FriedrichHirth)更是用中西方史料互相印证,一本正经地绘制出了匈奴西迁到欧洲的路线图。总之在近代,匈人、匈奴人同源的理论曾在国际学术界盛行一时,很多中国人也愿意相信这种大涨民族志气的说法(见章太炎《匈奴始迁欧洲考》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但20世纪以来,很多学者发现这种说法还是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在文献史料发明也无法有效衔接,在语言学、民族学、出土物品与装饰艺术等方面亦存在众多相反证据。最重要的是,匈人的文明程度显然是低于匈奴的(注5)。而到了21世纪,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更是大体否定了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

当然,匈人身材矮小,皮肤稍黑,体毛稀疏、扁鼻眼小,头大而圆,具有蒙古圆头人种的特点,他们即便与匈奴人关系不大,也一定来自北亚(注6)。而公元2到4世纪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部族大西迁,也必然是导致匈人进入欧洲以及欧洲文明变异的根源,这种压力传导性如此明显,以至于近代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中表示:“我请求你们暂时地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作隶属于亚洲和亚洲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

注1:见班固《燕然山铭》:“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逗略),焚老上之龙庭。”据考古最新发现的燕然山崖壁铭文,《后汉书》中“区落”应为“逗略”二字,即匈奴语“名冢”之意。据《史记·匈奴列传》:“其送死,有棺槨金银衣裘,而无封树丧服。” 裴駰集解引晋张华语曰:“匈奴名冢曰逗落。”燕然山崖壁铭文之“逗略”应即“逗落”之异写。

注2:该铭文一度被左宗棠部将张曜发现并拓下拓片,但因兵荒马乱没把具体位置记录下来。直到2017年中蒙考古队发现此石刻,位于蒙古国中戈壁省偏西南杭爱山一支脉向南突出的岩石上。这里是由漠北归还漠南的必经之地,而且是进入大漠之前最后一处水草丰盛的地点,在此交通要道刻铭立威,足以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注3:见唐宋间佚名纂《古文苑》卷12载班固《车骑将军窦北征颂》:“封燕然以隆高,䄠广鞬以弘旷。”

注4:南匈奴主动要求北伐,本是想借此机会吞并北匈奴,但东汉朝廷识破了他们的图谋,虽然与其北伐却不许南匈奴北徙,导致北匈奴余众大部分都投降了同在漠北的鲜卑。其实,所谓草原帝国,就是一群游牧部落的聚合联盟体,靠着核心部落的武力威信维系,一旦老大衰弱,大家就换个老大,换个名字,如此而已。

注5:匈奴人已经从汉人那里学来了农耕与建城技术,且在匈奴经济生活中已占有一定比例;但匈人却完全没有定居与农业的习惯,甚至连游牧民族的基本技能——奶酪制造、搭建毡房都不会。

注6:从匈人的语言(突厥系保加尔语支)与其表现出来的文明程度来看,他们可能最早是源于西西伯利亚丛林的渔猎民族,与丁零同源。另外,匈人最后也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直接成为了今天匈牙利人的祖先(匈牙利人的祖先是来自俄罗斯南部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而是溶解在了欧洲雅利安人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匈奴是怎样灭亡的?
汉武帝没能彻底灭匈奴,东汉一个街头混混却做到了
说匈奴之65:金微山之战
遥望西域 窦宪:扇动世界风暴的蝴蝶(三)战争与救赎
窦宪“封燕然山”不同于霍去病“封狼居胥”,“汉山”泄露天机
【读通鉴】燕然勒石:大将军窦宪把北匈奴打“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