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永乐大典》上的潮州府城图,可以见到宋代潮州的城市布局
userphoto

2023.10.04 广东

关注

潮汕简史


潮州官署所在的金山子城

从这张保留在《永乐大典》上的潮州府城图,可以见到宋代潮州的城市布局。

潮州建城于中唐以后。韩愈在文章里描述,“潮之州,大海在其南”,“州南涨海连天,风涛日夕”,说明潮州是帝国控制系统的神经末梢——不能再往前走了。但通过韩江,可与帝国中心联系。

背负金山的州治子城,实际是个殖民城堡。北宋以后,潮州官署集中在此处。官署与居民点远隔,金山岩石上刻着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钱冶的残诗“井邑浮埃断,公衙净霭生”,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景况。

因为是殖民点,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知州王汉开辟金城山的初衷就是安全,并非游览。这在他的《初开金城山记》里讲得很明白。为了安全,最好还是筑城。

1052年(皇祐四年),侬智高攻打广州,有诏岭南各州筑城。知州彭延年开始修筑子城城墙,匆匆成事。来年,知州郑伸重新兴工修筑,1055年(至和二年)完工。此后,又经修缮并增设防御设施。

南宋初,海寇黎盛攻入潮州,子城成为抗御的保障。居民都逃进子城里避难。帝国官员与潮州居民的关系显得融洽,子城殖民点的意味几乎完全消失。

外城与城市防卫

潮州外城的兴筑,也由彭延年创始。用土垒成,来年就崩圮了。因为工程浩大,整个北宋再也没有修建,日久几成平地。

到南宋,潮州城人口增长很快,子城已经不足为避难之所。稍有警报,人心惶惶。外城兴建,又提到州官们的议事日程上来。

1144年(绍兴十四年),李广文开始动工甃石筑城,却半途而废。1228年(绍定元年),陈三枪寇梅州,潮州闻警,又开始筑外城。在王元应、许应龙、叶观三任知州督导下,经过10年努力,周围近10华里的潮州外城终于建成。城高1.5丈,女墙5尺,外围用条石甃砌,中间用土填实,设11座城门交通。城墙巍巍屹立,潮州城市防卫功能具备了。

40年后,蒙元铁骑攻陷潮州,外城的城墙被毁。

州城建筑空间布局

子城西面,有世家住宅,驸马许珏的府第就建在这里。再往西,是州兵军营和小教场。

子城背靠着金山。金山西北,以西湖山为中心,是城市的文化区。宋代,潮州州学大部分时间里,设在这个区域。金山和西湖山之间,有民居。

帝国对宗教采取很开放的态度。这在潮州城的建筑空间上面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在子城鼓楼之前,过太平桥,是城市主干道路——大街(今称太平路)。大街两旁,浮桥门(东门)南边,分别有佛教和道教寺观。潮州城里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开元寺。开元寺坐落在大街西侧,在宋代,这里是官民祝圣之所,多次由官方重新修建。大街东侧有道教的玄妙观。

在开元寺和玄妙观再往东西两侧展开,是城市的商业街区——三街一堤。宋元时期,由于潮州西郊农业的发达,加上三利溪的交通便利,能够沟通潮阳、揭阳两县腹地。潮州城的商业中心在城西三街。三街,从地图指示的位置看,是今天的西平路。所以称名为三街,可能是三个街段连成,即明清时期的第五铺街、裱画街和胶柏街。一堤指城东的下东堤,就是今天的东平路,是潮州城的另一个商业中心。韩江的经济交流应该发展起来了。上游的山货,竹木及其制品等等,下游的海货,食盐、鱼干甚至某些舶来品之类,都通过货船的运输,在这里交易。到清代,下东堤已经被围在城墙里,居民穿井,还从井中挖出海船的桅杆来。

大部分民居分布在寺观和商业街区之间。按照区划,分成若干坊。文献上留下若干坊名,坊的数目和具体位置,则不可确知。

注:小标题由编辑食客选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的宋代城图(转载)
潮州往事|太平桥址话沧桑
城墙旧事
明代谢缙《永乐大典》手抄卷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八十一》
永乐大典·卷14220·地·相地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