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壮族和贵州布依族:同一个民族却按省界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族称

壮族,解放初期始称僮族(读“撞”,古代史书也作“撞人”),1965年僮族改称壮族至今。壮族和布依族、侗族、傣族、黎族、水族、毛南族同属于古代百越(布越)民族的后裔,都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隋唐时统称“僚”),他们均自称为“布越”(布依),布,就是人、人民的意思;越(依)就对自己的称谓,有“布僚”“布壮”“布依””“布侬”“布岱”等不同自称。

壮族和布依族是东南亚地区跨境少数民族

从血缘、语言、文化、地理、社会、经济各个角度上看,自称“布越”的族群只是一个民族不同的称呼而已。从语言来看,他们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区别仅仅在于北壮(布依、布仲)语言没有送气的塞音,而南壮(布壮)则有。“仲”与“僮”是汉语的同音异字。

贵州省布依族同胞

壮族、布依族多数都自称pou jai,但汉语音译则有布依、布越、布仲、布曼之别。壮话与布依话只是“名称”不同的同一种语言。2012年贵州省望谟布依族“三月三”文化节,布依族、壮族文化专家学者达成“望谟共识”,决定共同为开通“布依壮语卫星频道”而努力,以保护和传承两族共有的珍贵母语文化。

壮族支系广西“黑衣壮”

南盘江、红水河南岸的壮族与北岸的布依族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从古到今,南北两岸的两族人民有着密切的血亲和姻亲关系。壮族人口约17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人口近300万人,97%以上的布依族聚居在贵州省南部(南盘江-红水河是贵州与广西的地理分界线)。由于天然界河的隔绝,“布越”在南盘江南北两岸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布壮两个支系。1953年,布依人以本民族的自称为族称,统称为“布依族”。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民族假日,全区放假两天。

2011年,贵州省布依学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学会共同倡议,联合开展申请传统节日“三月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保护民族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传承保护壮族民间歌圩、布依族祭神习俗等地方传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并不自大的夜郎国,她的主体族群,是如今的哪个民族?
刘江:布依族赋
布依族
云南丘北壮族由来略考
从邮票中了解中国56个民族
贵州的布依族和广西的壮族是同一个民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