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 涉厝谚解 · 淋钱水,点点滴



涉厝谚解 · 淋钱水,点点滴

文 | 彭妙艳


“淋钱水,点点滴”,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涉厝谚语之一。这话常被用来比喻因果报应总是正比的,很难有能超越这个规律与结果的。用于劝导世人行孝从善,很有正面的意义。

什么叫“淋钱水”,怎么“淋钱水”会“点点滴”?



究其实,“淋钱水”就是“淋檐水”,“钱”是“檐”的讹音。在古汉语中,“檐”音yán,与“钱”音qián接近,因之被潮汕人变读为潮音钱。此外还有“钱口”、“硬钱”、“淋钱下”,都同此理。

所谓“钱”,也即“檐”,是传统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屋顶伸出墙外的部分,延伸有钱口、钱柱、硬钱、前淋钱、后淋钱、钱高、钱廊、双畔淋钱等等概念和实体。

房屋之要有“钱”,在于能把雨水导向墙外,是对墙体与门户的保护,同时也为在门前停歇的人提供临时的庇护,如“闪雨”或“避日”。



“钱”的构建,以楹和桷顶托起一沟沟的屋瓦而成。有的还在钱口(末端)安置一条方状的承托梁,以防止“坐肚”(成弧状),这条方梁就叫“硬钱”。各钱沟的最后一张瓦片,比之屋顶的那些瓦片稍厚,叫“钱口瓦”,把它做官,用以增强抗风能力,视觉上也厚重些。有些还划了些斜纹作为装饰。更讲究的,则还要以瓦当与月瓦等琉璃瓦件装饰。潮汕土话把这些饰瓦称为“瞑镰鼎仔”。

淋钱不太深(宽度不大)时,以两端的屐(挑梁)承载檐梁即可,如深度大,则必须于屐下外端竖立檐柱以确保结构的稳固。



那么,“淋钱水”为何会“点点滴”?道理也非常简单;一、檐是房屋坡顶的末端,没有储水功能;二、用以铺盖檐的瓦片,是具陶性而光滑不吸水留水的;三、钱口悬空,水滴没有承托,只能下滴。正因为与屋内屋顶同样不存水,从而不渗漏,有利楹、桷的干爽因而持久不腐。淋钱水的点点滴就成为一种必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天理”,而把天理转为一种事理,以之警示、规范人的行为,建筑起了中介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上看,也可以洞悉建筑不只是房子的涵义。




来源揭阳读书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东方传统建筑中的瓦檐之美
东方传统建筑中的瓦檐之美
【图】坚固耐久终身保修 特斯拉卖太阳能瓦片
这样盖房真是少见!竹子劈两半铺满屋顶,比瓦片都结实耐用,想装
屋顶上的中国, 那流传千年的美, 真心醉了……
人文纪录 东方传统建筑中的瓦檐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