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为潮汕人遮阳挡雨的“五脚砌”,才是记忆中最好的共享雨伞!

近年来,除了共享单车风靡各大城市,共享雨伞也纷纷上线,给烈日下或风雨中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便利。

共享雨伞无疑是新世代的科技成果。但在以前,马路上没有自行备伞的人是不是就只能直面暴晒和“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地拍”呢?

别的地方不好说,在潮汕地区,曾经有一处处的“五脚砌”,充当行人的“共享雨伞”!

 

所谓“五脚砌”,即指潮汕骑楼下的人行步道。“五脚砌”是南洋“舶来品”,其名词是马来语“五英尺”的潮语译音。

当时,马来西亚的宗主国英国政府规定:马来西亚城市的临街商住楼的底层必须空出五英尺宽的地方作为人行步道,这样就形成建筑物前面的骑楼结构,马来西亚人以“五英尺”代称人行步道,英尺在马来语中的发音为“kaki”,所以潮汕人便称之为同音的“五脚砌”。

“五脚砌”的建筑模式是从东南亚国家仿来的,饰以潮汕传统手艺灰雕,而灰雕内容却多为洋文化。

 

“五脚砌”是人性化的公共设施,造福一切过往大众。潮汕春夏两季多雨,往往是大晴天里风雨来得骤,出门在外未带雨具的行人路过“五脚砌”便大可不必慌张,跑上“五脚砌”就躲过了一阵“风时雨”。而当赤日炎炎的三伏天,市民上街出行也多选择有“五脚砌”的马路,以免遭受酷暑热浪。

想想看,共享雨伞只是部分设点,还要自己撑伞,而当年穿梭在汕头老市区,“五脚砌”从街头一路延至街尾,全程充当市民的“保护伞”。而置身美丽骑楼下,又是一番怎样的浪漫光景。正所谓“最美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五脚砌”!

 

潮汕地区有句俗语——“所吸烟仔蒂,所企五脚砌”。从这句歌谣里我们可知,“五脚砌”还是某些流浪者夜间挡风遮雨的庇护站。而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常有农民进城积土杂肥,他们中有些人来路较远,必须在城里留宿,他们的留宿地,也是“五脚砌”。

夏天晚上的“五脚砌”最是热闹,邻里的姑娘、大嫂三五一群聚在这里,借着路灯光或商家铺里的灯光穿针引线绣花或织网,歌声、嬉笑声一阵阵飞起。女人们刚刚撤走,一群大男孩就铺开凉席占据地盘,他们侃三国,说西游,你一言,我一语,直到累了困了,闭上眼一觉睡到东畔拍白。这份快乐,是今天深居于水泥森林里的我们再无法感受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脚砌”是怎样来的?
陆丰博美 | 记忆中的大街“五脚砌”
黄冈骑楼
人行步道骑自行车市民被责令原路返回
【神奇】潮汕一村庄狂降“花生雨”,村民持伞抢花生奋战一整夜
日本桥-昔日长春“阴阳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