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泉 ·时光底片】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作家专栏

让城市生活

更美好

在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里,男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走向城市,也由此颠覆了他的人生,后来命运又把他打回原形,从城市回到了农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是生活上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明显的,城市马路宽阔,高楼林立,人声鼎沸,灯火璀璨,信息灵通;农村人生活僻塞,差不多一辈子匍匐在泥土里求食,浸透了艰辛。

而今,城市人更向往乡村生活了,不过乡村更多意义上是诗化了的山水田园,庭院人家。流淌在城市上空的袅袅乡愁,有很多是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老城老街生活的深情眺望。

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城市生活流入我们的血液,在遥远的岁月里,城市也成为我们的精神原乡,升腾为集体的乡愁。

一座一座城市,正在蚕食着乡村。有人说,乡村正在为整容而毁容,那么城市呢,也是为整容而毁容了吗?生活在千篇一律像是在被复制的高楼大厦中,作为城市人,你到底幸福吗?

我妈今年74岁了。十多年前,她被我接到城市居住。刚来城市的每天早晨,她都会扛着锄头到楼下花园里去锄草。这个重复的动作,是她在乡村生活了几十年后的惯性,她跌跌撞撞来到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在马路上,她高一脚浅一脚地走路,完全是一副找不到自信的迷茫眼神。她常常趴在阳台上,望着老家群山的背影发呆。每当看见我妈在阳台上孤单的身影,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我妈对我说,在城市,她听不见鸟鸣。在城市,她一眼望出去,是高楼与高楼的拥挤。在城市,她常常感到头晕,鼻孔里满是灰尘……我就想,我们的城市,一天一天生长的城市,真的让人感到美好吗?

其实不是我妈一个人的迷茫。拆迁,已经成了城市建设的最强音。每当我看到旧城拆迁后的一片废墟,瓦砾残壁,我就感到心里的一根弦轻微地折断了。

这根弦,就是连接城市过去与今天的回忆之弦。一个没有回忆的城市,你能说它有底蕴、充满厚重感吗?所以,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很多人其实是找不到故乡的,他们的故乡就是一个漂移的巨大板块,板块与板块几乎是相似的钢筋水泥丛林。

当我看到这个城市一些怀旧的老人,来到一些所剩不多的四合院门前、牌楼瓦檐下,我似乎能触摸到他们内心的隐秘,听见他们青烟一样的叹息。

有所保留与整体拆迁,永远是这个城市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最后几乎都被拆迁机器的轰鸣声淹没。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我的梦中常出现青石板上的青苔,古巷子里的竹帘与飘摇的灯笼。这是我停留在记忆里的黑白电影。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里每一个居民最本真的愿望。我常常想,能不能在城市里给像我妈这样的人,开辟出一小块菜园,哪怕只有邮票那么大一块,润湿一下他们的心田。幸运的是,这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目标,这是城市居民们最美的眺望。

我在苏州、大连、丽江和凤凰古城,看到绿荫覆盖下城市的淡妆,听到水声潺潺里城市的心跳,我就捂住胸口说,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是多么幸福啊。

我在新闻里看到,在澳大利亚,城市在森林里绵延,马路上的行人,给森林里来溜达的动物们谦恭地让道,我就想,这个城市的人心,是多么的柔软。

有人说,从空中俯瞰和想象:西安,是一片老城墙;成都,是青瓦下茶馆里的茶叶浮动;北京,是巍峨故宫;柔美苏州,是园林……这些从空中感觉到一个城市的景象,我想,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之一了。一个城市没有灵魂,只有骨架,遍布着荒芜的水泥森林,那注定是一个精神在流浪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遗产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砖一瓦背后里光阴的故事。城市的遗产,是要让后来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和更幸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里,我们拥有有温度有爱意的生活,也拥有缓慢的属于凝望的光阴,比如城市的绿荫,城市的古建筑遗产,城市的博物馆,城市的书香,城市绵延相传的传统礼仪文明……这些属于城市的记忆底片可以找到一处显影的空间。

美好的城市生活,它也可以鸟语花香,可以闲庭信步,可以春水荡漾,可以眉目传情,可以相亲相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和农村,你到底喜欢哪里?
农村人均居住占地400平米,住高楼节约土地95%,不并村行吗
农村俗语:“农村人住上楼,好日子要到头”,啥意思?你知道吗?
未来农村自建房的设计趋势,突然想去农村了
中国农村变美了!悄然间房屋正在升级成乡村别墅
农村人为啥拼命进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