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湖南亲如一家,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省?

湖南和湖北是中国中部的两个省份。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地都属于楚国,在古代中国历史上长期是混为一谈的,以“湖广”之名为人所知,两省的文化也都被称为“楚文化”。

令人疑惑的是,湖南和湖北在清朝以前一直是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从清朝就形成了两个省?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湖广是如何分家的。

湖南和湖北,从汉朝时期,就是一个地方。那个时候被称为“荆州”的地盘就是湖南和湖北。

到了元朝的时候,我国第一次使用行省制度,元朝皇帝根据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传统,元朝一共建立了10个行省,其中就有一个叫做“湖广行省”。

湖广行省范围图

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治所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

但是当时的湖广行省包括的范围还是很大的,除了湖南湖北,还有广西,广东部分,以及海南和贵州的一些地方。

但随着湖南的发展,南北之间的区别也开始产生,在满朝入关以后,又出现了一个局面,那就是湖北属于清朝,湖南属于当时的南明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湖广”这个统一的名字就不太合适了。

洞庭湖

南明与清朝对抗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终清朝统一了中国。到了这时候,行政上确认两地分家,已经在所难免。学两湖分家的具体时间在学术上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康熙年间,也有人认为是雍正年间。

但这具体的年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到了乾隆前期,在官方文件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民间已经逐渐将湖南湖北和湖广成功区分开了。这也最终导致了清朝中期,湖南和湖北彻底分开。

两个大省,也由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今天的湖北基本沿袭了清代“湖广湖北省”的形态,在版图上跨过了长江,把包括松滋、公安、石首在内的一部分和湖南文化更亲近的地区划了进去。武汉也在凭借省版图完全控制长江水道的优势,极力拉拢身为湖南经济老二的岳阳,隔着洞庭的长沙却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如果南方不幸有变,连通行政中心和叛乱的湖北就会成为抵抗的第一线。让湖北拥有更多的缓冲空间,在利用长江天险之前更好地消耗对手,才能让统治者高枕无忧。

而在现在的格局下,要盘活中部区域经济互动,两省之间模糊的边界划分就很难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谁是四川人  之:湖广填四川
为什么在清朝称湖南湖北为湖广?
消失的省份之三,湖广省,与两广没关系?曾沿海与海南都有关系
你不知道的武汉三镇历史(上)
湖北省为什么简称“鄂”,而不是“楚”、“荆”呢?
湖广行省管辖湖南、湖北,省会是哪里,“广”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