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刺热点|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主线
历史阶段
核心知识
史料实证
19世纪中期
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2)历史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历史影响: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1.“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什么?
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者。
2.“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为,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 巴黎公社革命。
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是什么?
答案 和平、面包、土地。
19世纪后期
巴黎公社——由理论到实践
(1)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
(2)历史进程: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3)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0世纪初
十月革命——由理论到现实
(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变为现实。
基础知识
1.马克思主义诞生
(1)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条件: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③思想条件: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标志: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主要阐述了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学说。
(3)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使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1871 年)
(1)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两大矛盾激化(爆发偶然性)。
(2)革命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3)失败原因: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农民;客观上,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失败必然性)。
(4)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过程
①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指明了革命道路。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
④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要点释疑
1.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进行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
(2)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
(1)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武装暴力夺权。
2.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1)革命史观: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给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明史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4)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宁2015-2优质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练习题
西方理论界对列宁哲学思想的挑战
刘旺旺 代依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鲜明观点——兼论学界关于列宁十月革命思想的分歧
毛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看看哪些方面完成超越
杨泰龙:列宁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演进及其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