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影像方志| 原平:抗战英雄忠肝义胆,“晋贤故里”文脉传承,炕围画饱满艳丽
《中国影像方志》山西卷 原平篇

原平篇  预告片

挺立于原平市西神头村口的高大楸树,名列“中国最美古树”之一,树龄已超过2000年。2000多年来,它拱卫着这座矗立于柏枝山脚下的扶苏庙,见证着无数金戈铁马纵横于晋北的山水之间。

原平地处忻定盆地边缘,地势平坦。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中央政府取“原隰宽平”之意,在此设立原平县,为原平置县之始。 

“晋贤故里”文脉传承

郝隆,字佐治,东晋名士,今天上社村的2000多名居民90%都以郝为姓,78岁的郝松鹏正是郝隆的第66代嫡孙。

郝隆“嗜书如痴,学富五车”,曾在桓温手下任参军,后辞官回乡。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上社村村民有晒衣服去晦气的风俗,富人家晒绫罗绸缎,而郝隆却袒胸露腹晒起太阳,旁人不解询问原因,他傲然答道:“我晒书!”

 “郝隆晒书”由此被传为佳话,郝隆作为晋贤名士为后人所铭记,上社村也因此被称为“晋贤故里”。族人专门修建晒书台,教育后人,莫忘耕读传家。

原平的农民诗人先后在《中华诗词》《诗词月刊》等刊物上发表社员作品870余首。原平也因此被授予 “中华散曲之乡”的称号。

每年一度的原平“晒书会”如期举行,原平人在这里以书会友,交流心得。

抗战英雄忠肝义胆

位于忻州市红崖弯峡谷中的一排窑洞,在2014年9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遗址”。这些窑洞凝结着80多年前一场惨烈的战争记忆,它们曾是著名的忻口战役指挥部所在。

1937年9月29日,晋绥军196旅旅长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7日,为忻口会战布防争取时间。196旅以孤军之师,抵御着日军精锐主力的猛烈进攻。

10月10日,阻击日军的任务完成。而姜玉贞旅长则壮烈牺牲,全旅官兵更是伤亡殆尽。是日,日军侵占原平镇。

地面攻击遇阻,日军遂调集位于代县阳明堡机场的飞机频繁出动,密集轰炸中国军队阵地。为解除日军的空中威胁,八路军129师第769团秘密潜入阳明堡机场,发动突袭,炸毁敌机二十余架,重创了阳明堡机场,从而有效支援了忻口战役的正面战场。

然而因东线战场娘子关失守,1937年11月2日,为增援太原守军,中国军队不得不战略放弃北线忻口阵地,忻口战役结束。

抗战期间,原平涌现出许多这样的“抗战模范”,出生于原平市西社村的续范亭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正是在这些“抗战模范”的带动下,1937年至1939年,原平就有四千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 

炕围画饱满艳丽

原平所处的晋北地区属高寒地带,火炕曾经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吃饭、睡觉,乃至串门聊天往往都会在火炕上完成。为了防止墙皮脱落,同时美化居室,炕围画曾经是原平农村家家必备的家庭装饰。

传统的炕围画绘制技法多以工笔写真为主,“画空”也就是炕围画的主体内容,起初多为花鸟山水。随着宫廷艺术和宗教艺术的日渐民间化,古典名著和人物故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使得炕围画兼具了美学和教育的双重价值。

一套完整的炕围画往往需要耗费工匠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因工艺细腻精湛,原平炕围画多次斩获全国工艺美术比赛的大奖。 

凤秧歌乡土气息浓郁 云胜锣鼓气势恢宏

甩圈草帽曾是原平独有的民间歌舞“凤秧歌”演出时,男演员专用的标志性道具。表演时,男演员头戴甩圈草帽、身背腰鼓,随着舞步的节奏,草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显得十分灵动。

如今,凤秧歌已经在原平遍地开花,400多支秧歌队活跃在原平的市井乡村,丰富着原平人的精神世界。2008年,原平凤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崔建平参与编排的原平凤秧歌新曲目获得了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五届“群星奖”广场舞类最高奖项。

古时晋北高原战事频繁,云胜锣鼓便是经历代战前奏锣鼓演变而来。云冈石窟中留存的击鼓和击钹浮雕,便是当时锣鼓乐队兴盛的佐证。

与其他锣鼓不同的是,表演时,云胜锣鼓阵中的主鼓为绿色。

云胜锣鼓表演时讲究鼓与锣、镲等乐器的配合,音律节奏变化明显,根据曲目剧情的需要,乐声轻重有秩、层次分明。时而婉约,如汩汩溪泉细流;时而壮观,似惊涛骇浪冲袭。

2011年,原平云胜锣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新发展 书写新时代传奇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原平市年产氧化铝超过270万吨,产值超过60亿元,原平也因此成为“中国铝电名城”。正是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重视,原平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山依旧青,水依然绿。

原平市同川地区种植梨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代诗人王佩钰造访同川后,留下了“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的诗句。

目前,原平市酥梨种植面积达到71平方千米,年产酥梨达到5100万千克,酥梨产业产值突破1亿元。

每年春天,梨花盛开的时候,原平都会举办梨花诗歌节,漫山遍野的洁白梨花与文人雅士的妙笔生花在这里深情相遇,深厚的文化积淀绽放成黄土高原的诗歌盛会。

今天,在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满怀梦想的原平人已经将历史的厚重书写成青春的希望与诗意的远方。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慧远故里歌盛世
山西十大民俗风情
原平市古栈道
原平 三班故里
这就是原平
山西旅游必看十大民俗文化(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