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修三同步练习: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3 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

【答案】 C

【解析】 大秦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2.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不高

【答案】 D

【解析】 山西经济地位不高的原因在于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低,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

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 B

【解析】 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答案】 D

【解析】 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没有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5~6题.

材料一 焦作市位置图.

材料二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5.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  )

A.鲁尔区             B.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6.煤城焦作的出路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答案】 5.A 6.D

【解析】 焦作市因煤而兴,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与鲁尔区类似.该市石油资源缺乏,不可能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答案】 B

【解析】 我国三条输煤专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和焦日铁路.

8.制约煤炭输出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答案】 A

【解析】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水资源短缺,可通过南水北调的方法来缓解.

(2013·泉州模拟)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答案】 B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10.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答案】 C

【解析】 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开始走向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1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  )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答案】 D

【解析】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14.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答案】 C

【解析】 建核电站属于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唯一举措”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综合题

1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A.小浪底     B.万家寨

C.三门峡     D.龙羊峡

(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开开采

B.过度开展土地复垦

C.小煤窑过度采煤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

(6)你认为山西省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7)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B (2)B (3)B (4)D

(5)产业结构单一 生态环境

(6)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领先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7)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16.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的工业链.

该产业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选)(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2)未来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导致图示

地区________工业的衰落,下列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措施的是(多选)(  )

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B.建设一系列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

C.扩大煤炭开采量

D.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并向外输出焦炭

E.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F.大力发展轻纺、高新技术、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3)为做到“环境友好”,该地进一步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

【答案】 (1)自上到下,自左到右:发电 炼铝 焦化 化工 炼铁 炼钢 ABC

(2)煤炭 BDEF

(3)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能源的综合利用、基地的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第(1)题,结合山西矿产的分布和相关的产业链即可正确作答.第(2)题,虽然扩大开采量和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都属于能源基地建设的内容,但不利于该地产业转型和升级.第(3)题,主要考查能源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谭木地理课堂——图说地理系列第五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
图说----山西001
山西300亿将投什么项目?
货车以后在山西不👌拉煤了。煤炭大省山西...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山西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