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泥沟张氏十代先祖墓录 8-10世

    泥沟张氏始祖翠峰公,讳三,行四,生卒年失记,明永乐年间从原籍福建省漳州府大菜园南下迁至广东省潮州府,创居于普宁(时属潮阳县)氵戎水都泥沟乡,称闽漳分潮。公,身有一艺,最初在乡中石母湖山麓定居并于周边置瓦窑,以烧瓦为业。公为人敦厚,和睦邻里,家业蒸蒸日上,初配黄坑中社西林乡章公之女婉和为妻,惜未过门而仙逝,继娶溪南进上寨周公之女婉睦号七为配,传三子:凤梧称大房大祖、凤雏称二房二祖、凤居称三房三祖。张氏一族最初在石母湖定居一段时间之后,于明正德年间得有初创不久的泥沟大寨内今南门张氏宗祠报本堂地,遂建起公厝祖厅奉祀祖上香火并渐迁入寨中。于此不久后,大房凤梧公派下念三偕母迁出泥沟,往南去到葵坑张家村创业,传二代又移葵潭墟,再传则分衍陆丰。在此期间,大房凤梧公次子双义后裔也由泥沟迁陆丰。现大祖派下衍陆丰有湖东大林、甲子所天星湖、碣石湾、南塘墟、桥冲溪碧、张厝乡、金厢下埔、古寨等村,另还有今揭西河婆等。大房凤梧公长子双望一系为宗子,则留守泥沟,以奉祀祖上香火。除了大房公派相继有迁出之外,二房凤雏公之寮顶房子孙分迁相邻乌石村、三房凤居公之子孙迁居东山围、新溪等村,清代及后外迁者更众。自张氏翠峰公创居泥沟距今已有六百年,传下裔孙有二十三世,为济字辈,常居本乡人口二万、分衍他村或旅居海内各省市数万、侨居泰国各府及海外各大洲则有超八万之众,总人口十余万。

    《泥沟张氏十代先祖墓录》有上下两篇,本篇是第二篇,内容涉及八世至十世先祖墓。

八世祖墓

    八世惠忠公妈墓,位于陆丰甲西镇天湖村(天星湖)北池祠堂山,碑刻祖考惠忠张公、妣妙德蔡氏墓,亁隆己未年重修,男邦杰、邦贤、邦庆、邦达、邦荣、邦恭、邦誉,孙舜发、舜仁、舜鹏、舜元、舜福、舜善、舜享,曾孙等立。亁隆己未年,即清乾隆四年,为公元1739年。惠忠公,系二世大房凤梧公传下第八世裔孙(按陆丰老谱则为九世),溯上三世为念三公、四世泰一公、五世秀泉公、六世际和公,七世瑞昆公,其中六世与碣石可塘张灿提督一派为兄弟房,即有际和、际平、际盛、际世等兄弟。惠忠是瑞昆公次子,其与兄长惠朋于明末清初各创甲子所天星湖(今甲西镇天湖村)、湖东大林头(今湖东镇区),为当地二村之开基祖。

    八世张灿公墓,位于陆丰碣石少围山黄蜂地,为初葬时之原物,2017年底进行重修,碑刻:御前侍卫诰授武显大夫讳灿张公府君墓,镇守浙江温州总兵官阳愚弟马铭勲拜题,孝子太学生正选、正通、正遴、把总必俊、正运、孙瑞凤、瑞英、瑞芝、瑞景、瑞兰、瑞璁、瑞简、瑞荣、瑞丰、瑞川暨曾选仝祀,乾隆二十六年岁次辛巳夏历。据当地族人介绍,张灿公墓曾遭盗,墓前原有墓道碑,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动而失,现已不寻。


 


 

    廷灿,名耀,官名张灿,行伍出身,雍正年间封御前特等侍卫,及后特授定国将军诰封武显大夫。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有记:张灿初为碣石卫中营左哨千总,再调任厦门参将。此后,张灿又调浙江历,任黄岩、瑞安、温州总兵。于乾隆廿六年卒,归葬陆丰碣石少围山黄蜂地。公配夫人吴氏(乾隆四十七年下葬)、薛氏,有五子:正选、正通、正遴、必俊(号正逢,乾隆四十年任澄海协中军都司驻蓬洲)、正运,其中仅一子传下留居碣石(现有三四房头子孙),正遴(有四子五孙)卒葬碣石然子孙去向不明,其余三子亦去向不明;有十孙瑞景、瑞英、瑞凤、瑞芝、瑞兰、瑞丰、瑞简、瑞璁、瑞荣、瑞川,仅一二孙留居碣石,其余去向不明,疑移浙江。另,清乾隆版惠来县志卷六仕宦中载:国朝,张灿,惠来都人,侍卫,仕浙江温州守备。惠来都人,即其父兴久、祖父际盛及上祖籍居惠来都而称。



    顺附关于泥沟张氏宗祠雍正三年御前特等侍卫玄孙张灿立报本堂匾事:

    据张氏谱料,始祖翠峰公于明永乐年自闽漳分潮创居泥沟,配西林章氏、溪南七周氏,生三子凤梧、凤雏、凤居;二世大房凤梧公,配陈氏,生三子,其第三子念三公(陆丰清代族谱记为第四世,即为其孙而非子),因惹官非而外迁隐居惠来都葵坑张家村,配余氏,生子泰一;泰一配丁氏,传子秀泉;秀泉由葵坑迁相邻葵潭墟,传五子际和、际平、际盛、际世、际□;六世五子再南迁,后分衍现陆丰多村,并尊念三公为始迁一世祖。明正德五年,张氏一族得老寨南门内祠堂地,遂后开始建起奉祀祖上香火的公室祖厅,及后再建成张氏宗祠,至清雍正三年,御前特等侍卫玄孙张灿为祠立报本堂匾。此处张灿为何人,曾因资料缺乏,困惑多年,而按推则应系大房公分迁陆丰之裔孙。据后来查找,有清乾隆年间浙江黄岩、瑞安、温州水师提督御前侍卫武显大夫碣石人(又惠来都人)张灿资料相应。2017年大房祠晋祠前数月,有张灿后人从陆丰寻访到来泥沟,进行相关确认。再推,此间所冠玄孙,或为古称谓泛指远孙,又或应是以念三公为一世?然张灿显于乾隆间,雍正三年又是一处困惑!幸而终于看到新资料《清代官员履历档案》:

    张灿,广东人,由行伍,年四十五岁,雍正三年,总兵陈良弼保送赴部,奉旨补放蓝翎侍卫;六年正月,补授浙江温州镇标中营守备。

    这就正好印证了为何系雍正三年立报本堂匾!即其得侍卫衔后,显贵转即立匾,以光耀宗族。

    另,厦门地方志书载乾隆十四年参将张灿祖籍漳州,也是一条有趣信息,即张氏闽漳分潮创泥沟,再衍惠来都,又迁碣石……。 



 

    八世定周公妈墓,位于泥沟后岭山,即现归根阁后西侧,坐北朝南偏西,始建年代不详,保留有清初重修旧貌,碑刻:祖考定周张公、妙禄李氏墓,雍正乙卯年重修。此间乙卯为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据族人介绍,定周公妈墓,是本处山地唯一的知名风水,喝形飞鹰地。八世定周公约生于明万历末天启年间,按二房凤雏公谱,为六世少勤公之孙,少勤传三子:长谦所、次分数(书申)、三茂修。七世茂修传子定周,再传九世元丰、元加、元亮,十世有万乙……。谱中又载,肇兴公裔孙称,少勤有三房头,大房分数、二房谦所、三房茂修,然因分数派下子孙现不确定房份,后经商议,改定今之房份。




 

    八世常夏公妈墓,位于仙埕山仙锣鼓石下之西侧,坐东朝西,为1984年华侨重修,碑刻:祖考常夏张公、妣淑芳陈氏墓。相传,公之墓,为其三弟锦文公所卜择,处后岭溪来水所经蜿蜒之处,堪舆上讲,此处可旺财富。常夏公生于明天启年间,成年后营盐业,确实盛极,于寨内现南门巷处建有四点金兼四面护厝之常夏公室,传子声德、若海后裔置业老宫东北方德祖公室(狮头门路边拐弯处,坐东向西)、三角堀海祖公室。



 

    八世如白公墓,位于大坝镇湖美村小学后虎丘山南麓啼鸡岭,即七世柱礎公墓之后方。该墓坐北朝南,是为公之三弟锦文公卜择,所处形局甚佳,前有案朝接连并四水归堂,左右龙虎砂绵延高升环抱。因两侧山岭形如雄鸡拍翅,故喝形以此为名。公之墓为全山穴做法,自建成之后历有修葺维护,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故遭毁,香火一度中断,至八九十年代方才由族老凭儿时扫墓记忆寻得旧址,几番周折,终于恢复。另因是时公之墓左右已被当地村民挤占,只好因地制宜,从简而行。其墓碑刻:泥沟八世祖考如白张公、妣克栉郑氏墓,庚辰年(2000)重修。如白妈墓,位于仙埕山之山腰,座东南向西北,为现代重修,存有旧貌,碑刻:清祖考如白张公、妣克栉郑氏墓,雍正七年己酉(1729)仲冬重修。据介绍,如白妈墓亦为锦文公所卜择,与如白公墓一样主旺丁。现今,传承十余世的如白公派,是为二祖凤雏公最主要的支系,丁口众多,难以估计。相传,如白妈墓因前方落差甚大,故为补壮二房,乃置圹位深达十三坎梯,堪舆造法独特,典故盛于族内。如白公有四子:长星者、次敬者、三元者、四益者。

 





 

    八世锦文公墓,位于后岭分柑坳古径旁,古地名称此为苦竹坑后,喝形拦路猫,又称绝龙岭,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家族典故。

    《泥沟张家一段感人至深的风水往事》:

    在普宁泥沟村后山,分柑坳古径旁的僻静山麓上,有一处不显眼的古墓,乔木耸翠,青草萋萋,鸟语花香,虽已近年修葺一新,却又不失古朴肃穆。路过行人,若不知源流,几会认为,其乃平淡无奇之墓造。斗转星移,古墓仍在,守护着后代子孙的来来往往,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感人至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张家往事。

    墓主锦文张公为泥沟张氏始祖翠峰公第八代裔孙,生于清朝初年,为柱礎张公之第三子,上有两位兄长,名为常夏公与如白公。公少负才名,执教鞭于棉湖古镇大户人家私塾,兼通堪舆地理之学。因古时交通不便,往返之间,长途跋涉,须步行至白坑湖,再搭船过渡,跨山越岭,实属不易。公于长期往返之间,屡屡被途经的湖美乡东北方一处暗显灵秀的小山坡所深深吸引,每每驻足端详,细细品味,萦绕心头,苦思冥想,此地形似猛虎趴地,气度非凡,来龙壮旺,山前四水归一,实乃不可多得之吉穴佳城,双亲若得而居之,则福泽绵长,荫蔽千子万孙。然而,天下无尽美之事,此处虽为上乘吉穴,却不利墓主第三房子孙。公为柱础公第三子,若献出此地为双亲所居,则明显于己不利,个中利害,公已了然于胸。然而,锦文公事亲至孝,本已决心为双亲择身后之万年吉壤,现缘遇此地,若因一己之私而湮没,则愧对双亲,于同胞亦无裨益。如若献出此地,明显于己不利,严重者可致人丁凋零,顾房无后。此损己而利人之举,于常人言,实乃痛苦万分之抉择!

    公有两兄长,长常夏,次如白,平素兄友弟恭,手足情深,誓为光前裕后而尽毕生之力。公深谙厚德载物、福田只待福人耕等万古不易之理。某日,锦文公为考验两位兄长之胸怀度量,于是心生一计,公探问两位兄长,兹有一处可护佑我族财丁兴旺之万年吉壤,若双亲葬之,则于我三房最为有利,而长房二房则万般不利也,不知两位兄长如何处之?常夏公与如白公闻之,不悲反喜,乃告之锦文公曰,兄弟本是同根生,若吾双亲葬于此地,子孙可得发展壮大,于你于我,本无差别,尽可谋之!公闻兄长不悲反喜,为之感动,遂谋为之,作为严亲百年安息之千秋吉壤。事成始以实情相告于兄长,无奈木已成舟,兄长挥泪扼腕长叹,公淡然说,弟无憾无怨。锦文公知其使命已成,己房将衰微已成事实,生前亲点此墓地,喝形“拦路猫”,并打趣自号“绝龙岭”,足见公之豁达超然境界。公心虽有戚戚,然心中仍希冀宗族兴旺,上不愧天地恩赐之钟灵、高堂养育之大恩,下可孚手足相望之情深、侄孙发展之愿景。幸如锦文公所愿,数百年来,其侄孙上下同心,奋勇直前,开拓发展,于国于乡,多有奉献,此可慰公在天之灵之一二矣!

    锦文公千古一人,虽岁月如梭,人事更替,但其大无私之壮举,至今仍世代相传,激励后世子孙,吾等虽乡野村夫,亦须慎终追远,感念先人创业之不易,唯愿清明时节,锦文公含笑之处,每见万千后人络绎不绝跪祭追思之景状。



 

    八世嗣昌公妈墓,位于崎头山伯公庙后偏西侧山麓处,坐南朝北,始建年代不详,历代皆有维护,现代进行过修复,保留有清中叶重修时候之原碑刻:祖考嗣昌张公、妣慈德黄氏墓,附清辈孙媳、附上辈孙媳,乾隆甲子年冬月重修。甲子岁即乾隆十九年,为公元1744年。嗣昌公,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为四房公玺粤之长子,其传下九世为建极,再传十世为清创。

 



 

    八世石中公妈墓,位于原泥沟境属之夏地山,即今其村驷马拖车寨后山腰间,坐西朝东偏北,为全山穴做法。该处有山龙于峰顶开帐而下,陇岭壮厚,起伏连绵,结于溪流前,面堂开阔,远山重重,形似鲤鱼吐春,故以之命名喝形,是为周边名穴之一。据族内相传,石中公甚为子孙计,家道也颇为殷实,在生前便请过先生卜择逝后佳城,以荫后世。公之葬地的整座山头,便为其时吉卜后,以资所购。石中公墓建成后,除上世纪特殊时期而香火曾一度中断,余则明清、民国、现代的每年黄历十一月十一日如常进行墓祭仪式,并不定时做维护和修缮,其墓碑刻:清恩赐祖考修职郎石中张公、妣太孺人妙喜唐氏墓。按堪舆勘测,石中公墓为珠宝线立局,做法甚古而高明,是为现代多数匠师所难及。石中公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为玺粤公之次子,列泥沟八世衍字辈,石中系其字,配妙喜唐氏,传四子:帮太、元登、元记、云从。九世帮太传子元成,元登传清心,元记传清威,云从传清仪,是为四房祖派人丁最旺之支系。





 

    八世玱玉公妈墓,位于后岭缚牛石西侧山麓,处七世玺粤王妈墓相邻西侧,坐北朝南偏西,墓造年代不详,现状失修,除石质墓碑完好,余之灰面皆已坏去,墓手以及墓碑下末端埋在覆土中,原有大树盘于墓首,后有清理留下树头。因未进行重修,故墓造保留有旧时样貌,其碑刻:祖考玱玉衍珩张公、妣安仁妙德陈氏墓。因有一节墓碑埋于土中,有无纪年则不清楚。四房公派裔孙讲起,玺粤王妈相邻此墓之玱玉公,是为石中公之兄弟,故而每年清明日众裔孙来此祭扫玺粤王妈墓时,皆要走过再为祖叔挂纸,以表缅怀追思。查《凤雏公谱》,载玺粤公传四子:嗣昌、石中、衍赵、充玉。然衍赵并非衍珩,充玉和玱玉也是相异,与实际情况有别。再按谱查,发现玺粤公之伯父拱真公有孙名充玉(石中之堂兄弟),而1986年泥沟张氏简谱中,又相连记有嗣昌、石中、玱玉、衍赵、充玉、四远。综合而推,《凤雏公谱》中所记玺粤公传子充玉有误,准确应是玱玉。按张氏谱料记,玱玉公传子名讳失记,再传十世为清观。

    此间玱玉,是公之名,衍珩则为其族号。衍,是泥沟张氏辈序中的第八世。八世玱玉公墓碑的发现,可以之新推,辈序最先启用非十世清字,而可再提前二代,更说明族序非清代所作,应是第四世时候即有,不过诸多先祖未能传下族号而已吧。

    玱玉公生于明崇祯初年,传一子□□,再传孙为清观……。

 



 

    八世攀者妈墓,位于祖公山虎地南侧山腰间,处三世松湖公墓前下坎,坐西朝东偏南,为一排数穴头相连中的右侧。墓为现代重修,碑刻祖妣攀者妈之墓,丙子年葭月重修。丙子年,大概是公元1996?攀者公,系二房三松湖公裔孙,列泥沟第八世,传子文士,再传十世有位上、位烈、位德、位展、位五。

    八世荣者公墓,位于普宁梅塘高埔山,所处系为旧时二房三世松湖公派之家族墓园,其墓碑额刻皇恩宠赐,祖考荣者张公墓,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月重修。

    八世朝辉公妈墓,位于三脚岭伯公山西侧,墓后墓右有大石,前为荔枝园,喝形流涎狮,分金申寅兼坤艮,正针辛未辛丑。墓保留有清初重修原貌,碑刻:泥沟祖考朝辉张公、妣妙宗蔡氏,康熙辛卯年吉旦重修。此辛卯岁为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朝辉公,生于清顺治年间,是为泥沟二世三房凤居公派下比较早发展的派系,乡间俗称高楼派,公亦被称为高楼公,因其时于寨内建起厝围并有土库楼,该楼为当刻寨内最高建筑,故以之称。高楼派最有名除了寨内土库楼之外,便是朝辉公有袭荣、赓荣二子,其中长子袭荣寿达百岁,朝廷赐建百岁坊,以及孙永昌衔岁进士。




 

    八世文辉公墓,位于祖公山虎地西侧山腰谢溪池后,喝形倒吊猪肝献胆穴。公之墓不知具体始建时间,现为重修,碑刻:祖考文辉张公墓。文辉传二子:命之、友声。

 


 

    八世玉辉公妈墓,位于后岭山,即三脚岭伯公往建福庵半途右侧山麓间,坐东北朝西南,现代有进行过重修,保留有清代旧貌,其碑刻:祖考玉辉张公、妣妙德李氏墓,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修。玉辉,系二世三房凤居公次子治本之后裔,列泥沟张氏第八世。



 

    八世清辉公妈墓,位于祖公山虎地前南麓石鸟径边,坐西南朝东北,1987年有进行过重修,保留有清代旧貌,碑刻:祖考清辉张公、妣春兰周氏墓。另外,配套所设的土地伯公碑留有清代与现代两次重修信息:公元1687年重修(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987重修。据近年修的治本公谱所记,玉辉、清辉系为公孙,其中清辉是以清为第十世辈字而推,然公孙名有同字颇为少见,故其裔也有所存疑或二公实为兄弟。另,三房公派下八世有朝辉、文辉,以及玉辉,若以清康熙二十六年推,则清辉应系第八世。随后,治本公派晓斌叔就此事与房老商议讨论,最终确定清辉应该系第八世,与玉辉为兄弟。

 



 

九世祖墓

    九世万寿公墓,位于陆丰南塘墟嫲山西面畔,俗称张厝埔,于道光廿三年重修,碑刻有五大房子孙仝祀,现后裔去向不明,墓由其次弟万贵后裔代祀。万寿,为二世大房凤梧公第三子念三迁陆丰之后裔。念三传四世泰一,五世秀泉,六世际和、际世、际盛、际平、际□;际和再传七世瑞昆,八世惠朋、惠忠(移创陆丰甲子天湖村)。惠朋传三子:万寿、万贵、万钦。



 

    九世万贵公妈墓,位于陆丰南塘墟嫲山西面畔,俗称张厝埔,坐乙向辛兼辰戌,于道光廿三年重修。万贵,配许氏,生有二子:嘉耀、□□,其中次子去向不明。

 


 

    九世万钦公墓,位于陆丰湖东镇隔溪对面后湖渡头山边向东北,为康熙二年(1662)下葬、民国廿四年重修,有嘉义、嘉禄二子,然现皆去向不明,墓由其二兄万贵后人待祀。




 

    九世正遴公墓,位于陆丰碣石,现墓保留有始建时之原貌,碑刻:皇清考太学生正遴张公之墓,男瑞景、瑞兰、孙怀翔、怀用、怀策、怀中、曾孙会宫、会商、会角、会徽、会羽等仝奉祀,乾隆癸丑年秋立。正遴,系为张灿之第三子。

 



    九世必俊公墓,位于陆丰,碑刻:清特授昭武大夫必俊张公之墓,乾隆四十四岁次己亥梅月立,男瑞图等仝奉祀。必俊,号正逢,系为张灿之第四子,陆丰行伍出身,初为把总,后乾隆三十七年为南澳镇澄协右营守备,再后四十年为澄协中军都司,为封赠正四品。四十五岁卒。

    九世石章公妈墓,位于后岭寨龙伯公怀安园后侧山麓偏东侧,坐东北朝西南。从实际情况上看,墓应该是现代重修,碑刻:祖考石章张公、妣顺禄林氏墓。谱料记,寮顶房肇兴公传子五世赞居,再传六世少勤,七世谦所、分数、茂修。谦所传亨达,为第八世,再传有石大、石章、石文、石贤。


 

    九世伯安公妈墓,位于石母湖北麓,坐南朝北,墓为现代重修,具体始建年代不详,碑刻:祖考太学伯安张公、妣孺人慈福周氏墓。伯安,系为六世拱真公之曾孙,其父世运,其祖吉日,传子十世伟嗣。

 


 

    九世声德妈墓,位于三脚岭与山前山之间的荔枝园中,坐南朝北偏东。墓已失修,墓碑不知所踪,留有墓手等轮廓。按资料载,声德为八世常夏公之长子,七世柱礎公之长孙。公有次弟若海,于乡中三角堀建有海祖公室,后连德祖公室。在凤雏公谱中,声德公传子名讳失记,若按1986年张氏简谱,以及横向对比同辈或若海传子名,则十世应为文高。


 

    九世若海公妈墓,位于崎头山凤地前,坐西南朝东北,于新近壬申岁重修,碑刻:祖考若海张公、妣宝琴福氏墓。谱载,若海传二子,长文任、次英烈。若海公墓所处后方,是传奇的黄在一凤地,相传当时墓造完成导致崎头山寨鸡不啼犬不吠,随后被插竹而破。



 

    九世星者、益者公墓,位于祖公山虎地山麓南侧,现高速公路近处,即六世毓章妈墓后侧,坐西朝东,墓为现代重修。按谱即,星者公为长,益者公行四,皆无嗣无传,逝后合葬于曾祖公妈一旁,每年由兄弟之裔孙代祀。  

 


 

    九世敬者公墓,位于仙埕山麓,坐东南朝西北,为坟面为贝灰质地,历有重修。敬者妈墓,位于公之墓前不远处,同朝向,因久无重修,墓碑两侧灰面已经脱落,碑则为墓造初建时候之原物,刻:祖考敬者张公,妣勤德洪氏墓,乾隆壬午年吉立。壬午岁为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据介绍,敬者妈墓为此处山地最早构筑的墓穴之一,且为最知名。墓曾因上世纪中叶的官方运动而香火中断,及后至八十九年代始有裔孙寻访找回,再续香火。敬者,系六世有毓章公之曾孙,七世柱礎公之孙,八世如白公之次子,传下十世有良朋、良臣、良友。




 

    九世元者公妈墓,位于后岭山即现建福庵后半山腰上,为现代重修,碑刻祖考元者张公、妣勤富王氏墓,附福德先人。民间流传,元者公墓重修时,开圹遇有先人,按传统,须得为先人重新再造一座福德先人墓,然卜杯不得,最终问及是否愿意同附于元者公墓以同祀,乃得圣杯,典故颇为传奇。按凤雏公谱载,元者为如白公之第三子,传下十世有嘉兴、嘉德、嘉发、嘉振。

 


 

    九世文士公妈墓,位于凤髻山下崩坑前东北侧,坐西朝东,墓历代有重修,保留有初建之旧貌,碑刻:清考文士张公、妣淑贵陈氏墓,乾隆五年(1740)吉立。文士,属二房三松湖公派,为八世攀者公之子,传下有十世有五子:位上、位烈、位德、位展、位五,后裔主要分布在老寨下角到下河头一带。

 



 

    九世袭荣公墓,位于夏地大林口山,即坑顶寨外南面山,后依白湖铁山,面向湖山岩。墓为江西地师刘文捷所择造,其分金坐乙向辛,亢宿九度,贲卦九爻,周天百零五度。现刘先生之名仍刻留在土地伯公后的大石头上。袭荣公墓为现代2010年重修,碑刻祖考袭荣张公墓。袭荣生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满百岁(始实102),族人申报朝廷,获乾隆帝御赐恩荣,并赠资建百岁坊。该坊建于乡西虎山下必经之路上,相对许氏东亭,又俗称之西亭、张亭,后因狂风刮倒,唯留旧址,故周围地方有倒亭脚之称。百岁坊东面有联:寿际期颐,人羡春秋未老;恩荣华表,名依日月长光。北面联:人瑞标芳十纪春秋辉紫极;天庥宠眷九重雨露耀金泥。相传,此二联是清乾隆丙辰科举人惠来张致中所撰。因百岁,袭荣被称为百岁公,其墓则称百岁公墓,且夏地村人亦如此称。据介绍,袭荣公墓曾因故而祭祀中断数十年,墓失修遭毁,待至近年重修,时墓碑需做重制,裔孙曾卜杯问先祖是以单人刻制或是公妈双人刻制,乃得前者即依旧制,言传颇为神奇;此外,曾有当地村人要来此占葬,动土数日,家中烦事连连,事遂息,并称百岁公很野。袭荣妈墓,俗称百岁妈墓,位于朴山后铺司肚,即三脚岭斜对面现公墓处后方,坐亥向己兼乾巽,墓保留有清代旧貌,碑刻:祖妣慈禄陈氏墓,雍正元年重修。

    袭荣,为八世朝辉之长子,传十世有永清、永昌二子。

 



 

    九世赓荣公妈墓,位于后岭山,即现归根阁后偏东山麓处,坐东北朝西南,墓有重修,碑为清代原物,刻:祖考赓荣张公、纯德杨氏、妣尚福郑氏墓,雍正甲寅年(1734)重修。赓荣,乡间也常写作经荣,取易于书写又读音相同之故吧。赓荣为袭荣次弟,朝辉之次子,传十世有永珍。

 




 

    九世命之公妈墓,位于石母湖北麓,处大路上坡顶端边上,坐南朝北偏西。据介绍,命之公墓所处,其后山峦层叠,称三脑落脉,为上佳之地。墓历有重修,保留有清代古碑,刻祖考命之张公、妣淑静洪氏墓,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命之公生于清顺治初年,为文辉公之长子,传十世位广生,再传十一世有腾梓、腾贵、弘楷、腾標四子。




 

     九世友声公墓,位于祖公山虎地前东北侧山麓,相传为虎地之副穴之一,喝形称虎脚蹄,坐西南朝东北。据民国廿三年所修的《望隆简章》记载,友声公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九月十一日,终于康熙四十年(1701)十一月十七日,初葬石鸟山孩儿坐轿旁,后由三子望隆卜择移葬现址。需要说明的是,在《望隆简章》中,友声公被确凿的记为十世,其子则皆为十一世。记录多出一世,令人颇为费解。友声公墓为重修,墓碑也非原物,刻祖考友声张公墓。公传四子:长乾斋、次□□(名讳失记,后裔分迁东山围、新溪)、三望隆、四□□。

 





十世祖墓

    十世恥程公妈墓,位于陆丰溪碧,具体所在不详,墓碑刻:清祖考恥程张公、妣谥勤惠黄氏、妣谥贞淑赖氏墓,男欲翁、欲舍、欲企、欲愈、欲全、欲借,孙来、从、鳌、义、端、观等祀,辛未仲春重修。恥程,为泥沟二世大房凤梧公次子双义公迁陆丰之后裔。按谱料载,三世双义公,配余氏,生子宋平,传五世茂远,六世特富,七世万铣(由泥沟迁南塘墟,时属于海丰县,后置陆丰县,其属),八世三峰(居南塘),九世容国,十世恥程。恥程又名起程,由南塘迁创溪碧(今桥冲镇)为当地开基祖,配勤惠黄氏、贞淑赖氏,生三子:弘顺、承及、怀顺。十一世弘顺,居溪碧大洋张厝乡;承及分创金厢下埔、碣石湾;怀顺分创金厢古寨。


 

    十世嘉耀公妈墓,位于陆丰南塘嫲山西面畔,碑刻清考嘉耀张公、妣月娘温氏墓,男文英、文雄,孙连科、连捷等仝奉祀,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嘉耀陈氏妈墓,位于陆丰,具体不详,碑为乾隆戊申年春立。嘉耀公,系为泥沟二世大房凤梧公季子念三公迁陆丰之后裔,其传子十一世文英、文雄,由南塘墟移创湖东大捞投即今湖东镇区,为当地开基始祖。
    泥沟张氏二世大房公后裔迁徙陆丰湖东之简史:三世念三公,为二世大房凤梧公之第三子(陆丰孝友堂清代老谱记为凤梧公之孙),传因惹上官非而从泥沟外出,最初隐居于葵坑张家村(时属潮阳惠来都,今属普宁市高埔镇),配余氏,生子泰一;公卒葬葵坑虎岭天子地,墓于清雍正十一年重修,旁有两穴从饶平迁来当地创基的始祖墓(俗称饶平祖)。旧时每年清明与张家村子孙合同祭祀。另,按泥沟故老相传,明朝正德五年后,因泥沟老寨南门内张氏宗祠兴建的风水关系,为求发展,二世大房妈携幼子念三,在凤梧公嘱咐下,往南下迁移至无路可行处创居,尔后再分衍今陆丰诸村。四世泰一,配丁氏,同逝于葵坑张家村,分葬祠堂龙后、高园墩。育有一子秀泉。五世秀泉,从葵坑张家村迁相邻葵潭墟,配林氏、马氏、李氏,生五子:际和、际平、际盛、际世、际□,合“和平盛世□”吉语,其中际平、际世由长房后裔代祀,际盛迁碣石(疑办团练),际□去向不明(疑迁河婆);公妈卒葬葵潭,墓址位于葵潭二寒内溪仔乡东面畔公路边,分金乙亥兼巽乾。六世际和,配许氏、郭氏,生子瑞崑;公卒葬其父墓旁,同分金。七世瑞崑,配赖氏,生二子:惠忠、惠朋;公卒葬其父墓旁,同分金。惠忠,配蔡氏,迁创甲子所天星湖(今陆丰甲西天湖),为当地开基始祖。八世惠朋,配赖氏,生三子:万寿、万贵、万钦;公卒葬其父墓旁,同分金。九世万寿、万贵、万钦,皆迁徙南塘墟(时属海丰县,陆丰置县其属)。万寿卒于南塘墟,墓葬当地嫲山西面畔(俗称张厝埔),于道光廿三年重修,碑刻有五大房子孙仝祀,现后裔去向不明。万贵,配许氏,生有二子:嘉耀、□□,其中次子去向不明;公与许氏妈卒于南塘墟,合葬卒嫲山西面畔,坐乙向辛兼辰戌,于道光廿三年重修。万钦,配许氏,生嘉义、嘉禄,现皆去向不明;公妈卒葬湖东镇隔溪对面后湖渡头山边向东北。十世嘉耀,配月娘温氏、陈氏,生二子:文英、文雄;公妈卒后合葬南塘嫲山西面畔。十一世文英、文雄,由南塘墟移创湖东大捞投(今湖东镇区),为当地开基始祖。十二世……  





 

    十世英烈公妈墓,位于泥沟朴山后铺司肚,坐西北朝东南,现在保留有清代旧貌,碑刻祖考英烈张公、妣慈敬陈氏、妣慈钦陈氏墓。碑右侧,有纪年,依稀可辩嘉庆癸酉年重修数字。
    据谱,英烈是为九世若海公之次子。


 

    十世良臣公墓,位于朴山后铺司肚西侧,坐西朝东偏北,墓保留有旧貌,碑刻:皇恩宠赐祖考良臣张公、妣张妈郭氏墓。据介绍,在上世纪开荒造田破四旧运动中,有裔孙带领学生来带良臣公墓附近进行活动,因担心祖墓碑破坏,随灵机一动,召唤学生挖土覆于墓上,由此使得祖墓躲过一劫,待后八九十年代方才恢复。良臣妈墓位于仙埕山之麓,坐东南朝西北,为全灰构造,近年失修,坟面开始土崩。

    按谱料载:二世二房凤雏公传下九世敬者有良臣、良朋、良友三子。良臣传十一世有仕严、士广、士韬。仕严生于清雍正八年(1730),传十二世光财、光武。士广传十二世金扬、金声、金丰、金明、光训、光瑞、金七、金隆,世称八房。其中光训公,字昇平,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5),业儒,系一代名宿,兴学致富,乐于施济,风高名扬乡邦,为乡宾,清光绪普宁县志稿有载其善行;有三子上恕、上逊、上竣,有七孙国聪、国让、国财、国藏、国耀、国荣、国观,有三十八曾孙、一百二十三玄孙,因膝下有七孙,七孙各有成就,故而世称光训一派为七家口,简称七家。士韬生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传十二世光陞、光墀(1765生)。

 






 

    十世良友公墓,位于后岭山,即现归根阁后偏西侧山麓处,坐东北朝西南,墓失修,碑完好,刻:祖考良友张公。良友公具体情况不详失记,墓失祀,每年清明由良臣公派裔孙代扫。


    十世嘉兴公墓,位于泥沟境属乌石山顶,墓保留有清代原貌,碑刻祖考嘉兴张公、妣慈德杜氏,嘉庆己未年(1799)腊月吉立。嘉兴妈墓,位于朴山西北侧、凤髻山东南侧交界的山腰偏高处,坐西南朝东北,墓保清代原貌,碑刻十世祖妣慈德杜氏墓,乾隆四十六辛丑年(1781)桂月吉立。嘉兴,系为元者公之长子,其后裔业商者众,发巨资者颇多。

 






 

    十世嘉发公墓,位于泥沟后岭山,即现归根阁后西侧,坐北朝南偏西,背靠山峦,左右前有巨石,为一排三穴头,处中间主穴,灰面构造,仅书祖考嘉发张公墓。嘉发为九世元者公之第三子,乳名士,少时家贫,及长,手发巨资,娶伍氏,生有六子:腾耀、腾龙、腾湧、腾标、腾爱、腾芳,世称之六房。相传,嘉发公与寮顶房万照公为结拜兄弟,是故历来两派关系甚好。

 


 

    十世清创公墓,位于崎头山之山麓南侧,坐西南朝东北,为一排三穴头,公处中间要位,碑刻祖考清创张公墓,附长男腾习,附张门姚氏。按样式看,公之墓应是现代重修,墓碑非清代原物。据泥沟张氏谱料载,清创为四房玺粤公派下曾孙辈,七世玺粤传四子,长嗣昌再传九世建极,十世清创。




 

    十世位上公墓,位于凤髻山下崩坑前东北侧,文士公墓旁,坐西朝东,为全灰构造,墓手为旧物,背面则为重修,书祖考位上张公、妣巧富陈氏墓。位上,系二房湖祖派九世文士公之长子。

 


 

    十世位展公墓,位于崎头山下,坐西南朝东北,系一排多穴头中的一座,石质墓碑已失,仅书祖考位展张公墓于边上灰面。位展,系二房湖祖派九世文士公之四子。



 

    十世位五公墓,位于崎头山下,坐西南朝东北,系一排多穴头中的一座,为全灰构造,面书祖考位五张公墓。位五,系二房湖祖派九世文士公之五子。



    十世永清公墓,有二,一位于泥沟中学后;一位于仙埕山之麓,坐东南朝西北,为全灰构造,近年重修,面书祖考永清张公墓。据谱料,永清为百岁袭荣公之长子。




 

    十世永昌公墓,位于石母湖山麓间,处三世双义公墓后方,坐午向子兼丙壬,为现代重修,碑刻:祖考岁进士永昌张公之墓。据谱料,永昌,族号清龙,为百岁袭荣公之长子,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岁贡生,于三房祠光裕堂立有岁进土匾。




 

    十世望隆公妈墓,位于凤髻山前东北侧山麓,因墓前有水潭形似初三月,故喝形名之月地。据《望隆简章》中载,公少时往潮阳棉城营生,后娶当地南阳郭氏,因业商而发资,识风水,曾卜择东山眠牛地为生居,后于乡再寻得“腰落太阴星”月地更佳,遂舍远求近,于乾隆十九年自筑树碑,作拱月掩,体格完善,但法与众异,即其墓碑为阳碑(字刻为凸刻),碑面微见琢浮,祖字降低,而墓字高吊,非明师不能达其理。望隆公墓是为泥沟山中名地之一,可惜于上世纪造破坏,简章所记述之阳碑不知所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裔孙于故地覆土为坟,以为纪念。

    望隆公,生于康熙廿三年(1684),终于乾隆廿六年,寿七十八。为友声公之第三子,长兄乾斋(康熙十四年生,终于乾隆二年),次兄移居东山围,季弟失祀。公传四子:作蟠、作楫、作舟、作球。十一世作蟠,传六子:金灿、金英、金正、金炳(1740生)、金捷、金岱,其中金炳生五子:上经、上维、上卿、上璧、上拱,被称为老五房;十三世上维再传五子:国平、国儒、国仕、国选、国常,被称为新五房;新老五房,占三房凤居公派大部分人口。十一世作楫,传四子:金文、振全、振邦、光斗;其中振邦传子庆海,再传九子:国香、国朝、国兴、国言、国持、国一、国薪、国气、国华,世称九房。按九房庆海公谱所载,望隆公除四子之外,另还有第五子,作盛。


 

    《泥沟张氏简谱(2021版)》:

    始祖:翠峰讳三公,始祖妈西林婉和章氏、溪南婉睦号七周氏。

    二世:凤梧;凤雏;凤居。

    三世:双望、双义、念三;松江、松湖、松咏;治本、松林。

    四世:汝川、宋平、位南、泰一;肇兴、岚林、莫源、莫川;□□、会川、鳌川、奇川、□□。

    五世:圣夫、茂远、秀泉;赞居、云南、明川、□□、盛德、盛和;□□、逸波、□□。

    六世:东岭、特富、际和、际平、际盛、际世、际□;少勤、拱真、毓璋、耿璋、□□、□□、观昇、观宇、观德;□□、春松、六初、□□。

    七世:庸士、万铣、瑞崑、兴九、……;书申、谦所、定周、柱础、书带、铭玺、玺粤、长万、可权、吉日、六布、子荣、□□、子铉;□□、阳宇、□□。

    八世:怀受、三峰、惠朋、惠忠、廷弼、廷馥、廷灿(张灿)……;茂修、享达、常夏、如白、锦文、嗣昌、石中、衍赵、玱玉、充玉、四远、至初、攀者、荣者;玉辉、清辉、朝辉、文辉、□□。

    九世:崇和、崇举、受详、容国、万贵、万钦、万寿(有五子不知去向)、邦杰、邦贤、邦庆、邦达、邦荣、邦恭、邦誉、正选、正通、正遴、必俊、正运;石章、石贤、石文、元丰、元加、元亮、若海、声德、星者、敬者、元者、益者、建极、帮太、元登、元记、云从、伯安、锡候、德光、□□、文仕、拔仕;□□、命之、友声、袭荣、经荣、赓荣、□□。

    十世:清贵、清枝、清惠、起程(耻程)、嘉耀、嘉义、嘉禄、□□、舜发、舜仁、舜鹏、舜元、舜福、舜善、舜享、瑞景、瑞英、瑞凤、瑞芝、瑞兰、瑞丰、瑞简、瑞璁、瑞荣、瑞川、……;清芝、万照、良臣、良朋、良友、嘉兴、嘉德、嘉发、嘉振、清创、元成、清心、清威、清仪、清观、万选、万丰、英烈、皇嗣、伟嗣、朝新、朝刚、可田、文高、万乙、位上、位烈、位德、位展、位伍、□□;□□、乾斋、□□(移东山)、望隆、广生、永昌(清龙)、永清、文也。

    十一世:腾来、腾阳、腾镇、腾应、弘顺、承及、怀顺、文英、文雄、腾阳、腾来;仕严、仕广、仕韬、腾耀、腾龙、腾湧、腾标、腾爱、腾芳、腾羽、腾立、腾秀、腾姥、腾存、腾英、腾玉、腾盛、腾如、腾喜、腾让、腾合、腾利、腾藩、腾籍、腾祥、腾陞、腾训、册名、册相、腾靖、腾顺、啓盈、仕杰、仕经、仕嘉、起腾、辉德、辉伦、崇礼、崇心、崇道、腾美、腾珍、章万、腾洁;□□、宏开、作蟠、作楫、作舟、作球、作盛、学贤、学良、学忠、学孝、学道、……。

    十二世:光恭、德崇、自振、……、光满、光春、光盛、光福、……;金扬、金声、金明、金四、光训、光丰、金隆、金八、光墀、光陞、光财、光武、光衍、光佳、光含、光强、光谨、光汽、光想、光青、光傅、光平、光癸、光厘、光真、光源、光粒、光乙、光实、光香、光锡、光元、光勇、光相、光禄、光颂、光遇、光远、光海、光捷、光致、光流、光舜、光遇、光啼、光顺、光表、光今、光位、光佑、光据、光葵、光明、光扬、光让、光荣、经伦、光振、光道、光瑶、光规、光等、金秀、光恢、光意、光基、光备、光慰、金彩、金芝、金多、金悦、金旋、绍鱼、光备、光亮、光福、光枝、金籍、金道、开能、光名、光祥、光盛、光玉、光训、光展、何龙、金科;光静、光想、金盛、金灿、金英、金正、金炳、金捷、金岱、光化、金文、振全、振邦、炳正、光斗、光进、光纯、金成、光旺、光文、光锦、光瑞、光晋、光统、光纯、光作、亚金、亚元、亚汉、亚条……。

    十三世:(上字辈)……

    注:本简谱资料以1986年版为根据,结合近年调查,对二至十世先祖名按所知房份进行排列,第十一、十二世则未能排序。另,大房派系外迁裔孙部分资料不详,故七世起多未能收集记录。又,据2018年寻得陆丰孝友堂清光绪年间谱料记载,念三公为双望公之第三子而非兄弟,列第四世,御前特等侍卫张灿为其玄孙,然按第四世推,则与今有异,此申存疑,待考。按松林公派裔孙现认定,松林公行长,治本公房则坚持治本公为长而松林公为次,清末秀才张声典笔记也记治本为长而松林行二,此申待考。又,按民国间所修望隆简谱,友声公列十世,望隆公列十一世,存异,待考。由于历史原因,本简谱部分祖名不详或欠缺,三房派系尤最,待补充。十三世起,暂不做记录。 

    这《清明访泥沟张氏十代先祖墓》上下两篇图志,如上。感谢此次收集整理过程中,提供各位帮助的族人兄弟叔伯,以及七峰青研社、潮汕张氏七峰下潮文化研究群等诸位。

    2019年5月10日,张野,于虎山之麓白湖之滨

    2021年4月3日,续做增补收录,于辛丑清明节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泥沟张氏五世明川公墓祭
大伟带你去欣赏粤东三大名地 陆丰公背婆古墓 卢氏太公墓
黄俊仁《形理门》地理自然环境学潮汕风水考察论证之行
陆丰西河林氏陈妈出殡西公游棺
易氏迁湘始祖赓公墓修缮记
2006年(丙戌)【是氏迁祖安三公碑记、墓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