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炉灶往事

旧历廿四,潮人谓“老爷上天”。通俗地讲就是神仙界的述职年会,分管人间各个地头的老爷们要到天顶“出差”,向玉帝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于是乎,家家户户刣鸡做粿,送神上天,希望借此“贿赂”老爷,好让祂们在天上多说好话,确保来年家人平安。是日诸神的主角便是灶神,灶头烟筒上要贴一张“灶神旺相”或者“司命帝君”,取掉香炉中的旧香伞骨,换上新的金花红绸和红花仙草。

送神的祭品

伴随着送灶神进行的是一年一度的大扫除,除了㧫床扫地之外,连同窗灰灶垢,壁角烟尘,一并清洗,谓之“筅尘”。而“刮鼎”(或说“耙鼎”)通常在送灶神之前就完成。将大鼎搬到巷头,倒扣地上,垫以杂物,用略钝的锄头刮掉鼎底的灰麸,常常弄到一身炭黑。大灶燃料多用柴禾,久而灰麸炭屑附着于鼎底,形成厚厚的炭垢层,不仅受热慢,还浪费燃料,因而要定期清理。

刮鼎的习俗,让我想起旧时的大灶,想起炉灶的变迁。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几十年来各种炉灶的更新迭代,从最原始的土灶,到家庭用的大灶,后来的煤炉,以及现今家庭常用的煤气炉,基本都使用过。

田野自筑的土灶

大灶

潮汕传统大灶一般用红砖砌成,常见的双拖灶留有一大一小两个锅位,可以放大小两口鼎。大鼎因为容量大,煮得慢,小鼎容量小,反而熟得快,故而有“大鼎未滚,鼎囝滚到哄哄叫”的俗语。

三眼灶台的右下角是土风炉

用大灶的年代我还不会做饭,只是帮忙煆火,偶尔煏番薯、芋头,甚至煏唪嗄(知了),算是半吃半玩。大灶焖饭,颇讲技巧,各人方法有所不同。有人淘米后直接冷水下锅;有人先浸米,水煮滚,筲箕装米泡进去,慢慢抖落鼎中,加盖焖煮。煮开后要留意火候,适时撤出大根的柴火,让灶内余烬缓缓烘焙至熟。大鼎饭煮出来有许多蒸汽形成的洞孔,米香里透着炭香,最底下常常结一层锅巴,我们称作“鼎痞”,趁热撒上白糖,妙不可言。

摄影:薛斯妮

家乡处在平原地区,作为燃料的树木其实不多,更多用的是稻草,燃料紧张的时候甚至要上山捡树叶、到野外割芒草来烧火。稻草当然不是一根根烧,也不能杂乱塞进灶䆲,通常先缠绕成8字形扎紧,称为“纟挨”(潮州音【闲1】),灶间往往会缠好草“纟挨”放置灶前备用。大灶烹煮要求火候拿捏精准,切忌半途掀开锅盖察看,因为容易流失热量,浪费火烧,所以有“一掀去三'纟挨’,三掀一灶前”的说法。潮汕人形容人心智不成熟,说'煠𠀾熟,绌个'纟挨’”,有时候只简称“绌个”,在此出取。

大鼎上的柴桸

大鼎无法像今日的炒锅一样端起来洗,灶头通常配备有柴桸和竹筅,炒完菜装盘后,底下的火还在烧,要及时添水,用竹筅洗干净,然后拿柴桸舀去,再炒下一个菜。灶下则需配备喯火用的火卷、夹柴火用的火钳,以及装灰麸用的畚箕。

无大灶的人家,则用红土烧成的“俭炉”,形如风炉但炉口采用密封设计,锅放上去便密不透风,并留有烟口接陶制烟筒。“俭炉”操作与大灶相似,但炉口承受力有限,无法用大鼎。


铁制炉具原理与潮式“俭炉”类似

在用煤炉之前,我记得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煤油炉。直径约有30公分,有个旋转按钮可以调节火力,操作比较简便,缺点是有煤油味。煤油俗称火水油,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曾经拿着煤油票到联营合作社排队买火水油。

小号煤油炉

另一种更独特的炉具叫锯屑炉,圆筒形,燃料就是木工锯下来的木屑。用的时候中间放个玻璃樽,四周填塞锯屑,压实,底下留一个玻璃樽直径相等的孔和炉子中间相连,从开孔处放点柴杮抽(刨花)点火就能煮食。上面洒一点水,烧的时候无明火,却能把一锅饭煮熟,还有满屋子木香味。

八十年代后期乡里开始普及煤炉,许多人家自己印制蜂窝煤,买来煤粉和挖来的塘泥搅拌在一块儿,中间挖个洞,加水,再用铁锹拌匀,时常还要人上去,踩到双脚乌黑。和好的煤泥,拿蜂窝煤印印下去,两个大拇指往下压,手掌往上拉,再把整个模印抽出来,便是一块乌艳的蜂窝煤。晒干之后,储存备用。

煤炉里的煤块从底下往上烧,时间久了火力不足,便拿火钳将火红的蜂窝煤一块块夹出来,丢掉最底下的煤炭屎,再按原来的顺序放回煤炉洞里,最顶上新添一块煤块,大概一天要耗掉四五块蜂窝煤。火力控制全靠底下的圆孔,配有一个盖子,边缘还有一条小缝。盖子打开,煤炉通风,氧气充分,蜂窝煤燃烧快火力就大;盖子盖上,炉子里氧气少,火力就小。但是盖盖子的时候要留出那条小缝通风,否则就会因为炉子内部缺氧导致熄火。

冬天天冷,蜂窝煤稍微受潮,半夜烧不动就会熄火。早上起来发现火过去,重新起火来不及,为了保证上学不迟到,大人只好给几角零钱让我们去吃豆浆油条包子,对大人而言是无奈之举,对小孩来说却是最开心的事。七月半的熟芋头,切成几角,上学前放在煤炉边上烘烤,放学回来就可以解馋。

煤气炉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期流行起来,因其火力足、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烹煮效率,解放了家庭劳力,迎合了时代的需求,至今仍是家庭主流炉具。唯一尴尬的是偶尔煮一半没气了,也还在接受范围之内,城市里用的管道天然气则无此顾虑。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我却偏好庖厨之乐,既爱钻研老菜谱,也乐意试验黑暗料理,偶尔也会邀请朋友共享家宴。起码跟煤气炉打了二十年交道,用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但也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只要掌握小火、中火、大火的技巧便可轻易烹煮,就是煠鹅、炊甜粿之类的“大工程”不好操作。

至于电磁炉,简单烹煮或是打火锅还可以,但由于是平面火力,半球形的炒锅受热不均匀,用来炒菜就有点尴尬了。

大灶焖羊肉

现代炉灶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化。西式的微波炉、烤箱,也为许多家庭所用。不管怎么变,无非是想办法把饭做好。对人类文明而言,炉灶不仅仅是烹饪工具,至今犹存的篝火烧烤与火塘,揭示了炉灶还是早期的社交工具。

每当炊烟升起之时,人们可以放下劳作,期待食物带来的饱足与美味,饭饱酒足之后,身体得以休养生息,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彼此谈天说地,交流情感,进而才有精神上的追求。“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一日三餐,日消情长。所谓人间烟火,大致如此。

说明:本文使用方言字较多,不少字之前的文章已经有注释过,为保持版面整洁行文顺畅,不再重复注解,想知道潮语读音的读者请自行搜索“小潮”小程序查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去的家乡灶鼎
炉灶: 薪火相传的历史 艾栗斯
厨师入门-火候调味
现代住宅该怎么安灶?其中意义要先搞清楚
农村省柴节煤炉、灶、炕技术
潍坊杨家埠年画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