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历代方志方言文献集成(全十一册)

作者简介



曹小云,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辞书学会副会长,《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级教学名师;现任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古籍整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出版《中古近代汉语语法词汇丛稿》《〈跻春台〉词语研究》《汉语历史词汇研究》《〈唐律疏议〉词汇研究》《日藏庆安本游仙窟校注》等;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曹嫄,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所访问生。主要从事汉语史、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出版《无为集校笺》(合著)、《白鹿山房诗集》等,在《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代旧方志中方言文献的集大成之作,是对历代旧方志中方言文献的总体状况与学术价值一次全面的记录与梳理。整理者全面系统地调查了7000余种旧方志,对其中所见的966种方言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整理、点校,并逐一撰写解题,对文献修撰者、成稿或刊刻时间、今所在省市县区、所辑文献出自原方志所在卷数、版本等进行了介绍。所辑录方言文献地域上覆盖今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时间上早自南宋,下限为1949年;所涉方言包括官话、晋语、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平话和土话等主要汉语方言,也有少量壮语、苗语、瑶语、彝语、蒙古语等中国境内其他民族语言。书后附篇名索引、条目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中华书局,2021年2月出版。

篇名索引、条目索引



目录



第一册
前言北京市凡七種
通志
〔光緒〕順天府志
〔民國〕北京市志稿
密雲區
〔民國〕古北口志
平谷區
〔民國〕平谷縣志料
〔民國〕平谷縣志
順義區
〔民國〕順義縣志
通州區
〔民國〕通縣編纂省志材料
天津市凡五種
通志
〔民國〕天津志略
薊州區
〔民國〕薊縣志
寧河區
〔乾隆〕寧河縣志
〔光緒〕重修寧河縣志
静海區
〔民國〕静海縣志
河北省凡七十五種
通志
〔民國〕河北通志稿
〔光緒〕畿輔通志
承德市
〔民國〕隆化縣志
張家口市
〔道光〕萬全縣志
〔民國〕萬全縣志
〔康熙〕宣化縣志
秦皇島市
〔民國〕盧龍縣志
〔民國〕昌黎縣志
唐山市
〔光緒〕灤州志
〔民國〕灤縣志
〔光緒〕豐潤縣志
〔光緒〕玉田縣志
遷安市
〔民國〕遷安縣志
廊坊市
〔民國〕三河縣新志
〔民國〕香河縣志
〔民國〕固安縣志
〔民國〕霸縣志
〔民國〕霸縣新志
保定市
〔民國〕涿縣志
〔民國〕新城縣志
〔民國〕雄縣新志
〔民國〕徐水縣新志
〔民國〕滿城縣志略
〔民國〕高陽縣志
〔民國〕完縣新志
〔民國〕清苑縣志料
〔民國〕清苑縣志
〔民國〕望都縣志
定州市
〔道光〕直隸定州志
〔民國〕定縣志
滄州市
〔民國〕青縣志
〔民國〕滄縣志
〔民國〕獻縣志
〔同治〕鹽山縣志
〔民國〕鹽山新志
〔民國〕南皮縣志
第二册
衡水市
〔民國〕景縣志
〔民國〕棗强縣志
石家莊市
〔光緒〕重修新樂縣志
〔康熙〕靈壽縣志
〔同治〕靈壽縣志
〔民國〕無極縣志
〔咸豐〕平山縣志
〔民國〕平山縣志料
〔民國〕晉縣志料
〔光緒〕獲鹿縣志
〔民國〕井陘縣志料
〔乾隆〕元氏縣志
〔同治〕元氏縣志
〔民國〕元氏縣志
〔民國二十二年〕高邑縣志
〔民國三十年〕高邑縣志
〔乾隆〕贊皇縣志
〔民國〕贊皇縣志
邢臺市
〔民國〕新河縣志
〔民國〕柏鄉縣志
〔道光〕内邱縣志
〔民國〕清河縣志
〔民國〕威縣志
〔民國〕廣宗縣志
〔民國〕沙河縣志
邯鄲市
〔光緒〕重修廣平府志
〔民國〕鷄澤縣志料門類
〔民國〕邱縣志
〔民國〕武安縣志
〔民國〕館陶縣志
〔萬曆〕廣平縣志
〔康熙〕廣平縣志
〔民國〕廣平縣志
〔雍正〕肥鄉縣志
〔民國二十二年〕邯鄲縣志
〔民國二十九年〕邯鄲縣志
〔民國〕成安縣志
〔乾隆〕大名縣志
〔民國〕大名縣志
山西省凡三十種
通志
〔雍正〕山西通志
〔光緒〕山西通志
大同市
〔民國〕大同縣地理志
吕梁市
〔民國〕臨縣志
〔光緒〕文水縣志
〔康熙〕寧鄉縣志
晉中市
〔民國〕榆次縣志
〔民國〕昔陽縣志
〔民國〕太谷縣志
〔民國〕介休縣志
長治市
〔民國〕襄垣縣志
〔民國〕沁源縣志
〔民國〕平順縣志
〔乾隆〕長治縣志
臨汾市
〔民國〕永和縣志
〔乾隆〕趙城縣志
〔道光〕趙城縣志
〔民國〕襄陵縣志
〔萬曆〕沃史
運城市
〔民國〕新絳縣志
〔民國〕聞喜縣志
〔民國〕榮河縣志
〔康熙〕臨晉縣志
〔乾隆〕臨晉縣志
〔民國〕臨晉縣志
〔民國〕解縣志
〔乾隆〕虞鄉縣志
〔光緒〕虞鄉縣志
〔民國〕虞鄉縣志
〔民國〕芮城縣志
内蒙古自治區凡六種
通志
〔光緒〕綏遠志
〔民國〕綏遠通志稿
〔民國〕綏蒙輯要
赤峯市
〔民國〕熱河經棚縣志
包頭市
〔民國〕薩拉齊縣志
呼和浩特市
〔民國〕武川縣志
遼寧省凡十八種
通志
〔民國〕奉天通志
鐵嶺市
〔民國〕西豐縣志
〔民國六年〕鐵嶺縣志
〔民國二十二年〕鐵嶺縣志
沈陽市
〔宣統〕承德縣志書
撫順市
〔宣統〕撫順縣志略
〔民國〕興京縣志
錦州市
〔民國〕黑山縣志
〔民國〕義縣志
朝陽市
〔民國〕建平縣志
本溪市
〔民國十九年〕桓仁縣志
〔民國二十六年〕桓仁縣志
鞍山市
〔民國〕岫巖縣志
丹東市
〔民國〕寬甸縣志略
〔民國〕鳳城縣志
〔民國〕安東縣志
葫蘆島市
〔民國〕興城縣志
大連市
〔民國〕莊河縣志
吉林省凡十二種
通志
〔光緒〕吉林通志
〔民國〕吉林彙徵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民國〕安圖縣志
白山市
〔民國〕撫松縣志
〔民國〕臨江縣志
通化市
〔民國〕輝南縣志
〔民國〕海龍縣志
〔民國〕通化縣志
〔民國〕輯安縣志
松原市
〔民國〕扶餘縣志
四平市
〔民國〕棃樹縣志
遼源市
〔民國〕東豐縣志
黑龍江省凡六種
通志
〔民國〕黑龍江志稿
〔民國〕黑龍江通志綱要
黑河市
〔民國〕黑龍江通北設治局通志
綏化市
〔民國〕慶城縣志
齊齊哈爾市
〔民國〕拜泉縣志
大慶市
〔民國〕林甸縣志略
第三册
上海市凡五十七種附一種
通志
〔正德〕松江府志
〔康熙〕松江府志
〔嘉慶〕松江府志
〔嘉靖〕上海縣志
〔康熙〕上海縣志
〔乾隆十五年〕上海縣志
〔乾隆四十九年〕上海縣志
〔嘉慶〕上海縣志
〔同治〕上海縣志附同治上海縣志札記
〔民國〕上海縣續志
〔光緒〕上海鄉土志
〔民國〕上海市指南(第二版)
崇明區
〔萬曆〕新修崇明縣志
〔康熙〕重修崇明縣志
〔雍正〕崇明縣志
〔乾隆〕崇明縣志
〔光緒〕崇明縣志
〔民國〕崇明縣志
寶山區
〔乾隆〕寶山縣志
〔光緒〕寶山縣志
〔光緒〕重修寶山縣志稿
〔民國〕寶山縣再續志
〔光緒〕羅店鎮志
〔光緒〕月浦志
〔民國〕楊行鄉志
嘉定區
〔萬曆〕嘉定縣志
〔康熙〕嘉定縣志
〔光緒〕嘉定縣志
〔民國〕嘉定縣續志
〔民國〕嘉定疁東志
〔咸豐〕黄渡鎮志
普陀區
〔同治〕廠頭鎮志
〔民國〕真如志
浦東新區
〔道光〕川沙撫民廳志
〔光緒〕川沙廳志
〔民國〕川沙縣志
〔民國〕三林鄉志
長寧區
〔嘉慶〕法華鎮志
〔光緒〕法華鎮志
〔民國〕法華鄉志
徐匯區
〔光緒〕二十六保志
...
後記
索引
篇名索引
條目索引



精彩书摘



舊方志中的方言資料,主要記録的是漢語方言,包括官話、晉語、吴語、粤語、湘語、閩語、贛語、客家話、平話和土話等。此外,還記録了我國境内其他民族的語言,如民國《黑龍江志稿》記録了數百條滿語、索倫語、鄂倫春語資料等,光緒《綏遠志》分四十二類記録了數百條蒙古語資料,乾隆至民國《永順府志》《永順縣志》、嘉慶《龍山縣志》、同治《保靖縣志》、光緒《古丈坪廳志》等記録了豐富的土家語資料,乾隆《乾州志》《瀘溪縣志》、嘉慶《龍山縣志》、道光《鳳凰廳志》、同治《保靖縣志》、光緒《古丈坪廳志》等保存了大量的湘西苗語資料,康熙《黔書》、乾隆《普安州志》《獨山州志》、咸豐《興義府志》、道光《安平縣志》、光緒《水城廳采訪册》《黎平府志》、民國《貴州通志》《修文縣志稿》《都匀縣志稿》《八寨縣志稿》《新纂雲南通志》等保存了豐富的壯語、苗語、瑶語、彝語、夷語、傣語和藏語等民族語言資料。
舊方志修撰於不同時代,成書於衆手,因此記録方言的體例、方式、詳略程度往往不一。但從總體上看,大致呈現出逐步豐富、逐步精確、逐步科學和逐步完善的發展趨勢清中期以前的方志,大多爲方言詞語或方音的簡單記録。如萬曆《沃史》(沃,指今山西省曲沃縣)記録了曲沃方音十五條、方言詞八條,記録方式如“紅爲魂,東爲敦,北爲卑”“腦額爲業樓”“什器爲家火”“行腳爲賣婆”。乾隆《寧河縣志》記録了五十七個單字的寧河方音,如“學讀作鴞”“筆讀作彼”“木牧目某畝牡墓慕暮並斂口作鼻音”等,記録了五十五個方言詞,如“指手,拱手也”“紮盲盲,小兒蒙目拿人也”“夜兒個,昨日也”。這些記録,大都直接釋義,未探源流,也不作考釋。清中期之後,多數舊方志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録方言詞語或方音,往往會對所記録的方言音義進行詳略程度不同的考證,以此來闡明方言音義之所出以及該方言詞在前代文獻中的使用情況。如光緒《畿輔通志》《順天府志》、宣統《甘肅新通志》、民國《奉天通志》《北京市志稿》《河北通志稿》《新城縣志》《雄縣新志》《濰縣志》《象山縣志》《鄞縣通志》《福建通志》《東莞縣志》等。如民國《濰縣志》,該志用十五、十六兩卷、近十萬字的篇幅,分名物詞、形容詞和動作詞三大類,詳細考釋了八百零六個濰縣方言詞的音義源流等情況。
民國以後的舊方志,記録方言的體例更加完善,方法更加科學,内容更加可靠。如民國《宜川縣志》《洛川縣志》《同官縣志》等,先介紹修撰凡例及當地方言演變情況,次歸納該地方言的聲韻調系統,次記録同音字,再考釋方言俗語等;民國《醴陵縣志》先列“古紐”“等呼”“例字”“古音”“國音”“方音”等聲表六個,次列“古韻”“分合條件”“例字”“古音”“國音”“方音”等韻表十二個,比較系統地歸納出醴陵方音的聲韻系統以及與古音、國音之間的關係;列表之後爲“醴陵方言考”,引《説文》《方言》《爾雅》《廣雅》《廣韻》等考釋了醴陵方言詞二百八十九條。
引人注目的是民國《鄞縣通志》,該志“方言”篇幅宏大,達到了九百頁,分爲“音讀”“俗名”“諺語”“謡歌”四個部分。“音讀”部分列有五表:“注音符號表”,歸納了鄞縣聲母和韻母;“聲符韻符與守温字母、《廣韻》韻目配合表”,歸納了鄞縣聲母與守温三十六母的對應規律,以及韻母與《廣韻》韻目的對應規律;“鄞縣方音全表”,即鄞縣方言同音字表,以注音符號之韻符及複合韻符爲主,區分爲四十四攝;“鄞縣讀音轉韻表”,標明鄞縣方言中讀書音二十三部舒聲韻、五部入聲韻與《廣韻》相互轉化的關係;“鄞縣方言變音表”,列舉了鄞縣方言中六百多個一字多音的情況。上述五表,明確了鄞縣方音與他邑方音的區别,系統地分析了鄞縣方音聲韻調系統,對其歷史來源、變音、轉韻等現象給予了比較充分的揭示。“俗名”部分,總結了清代以來研究、考證方言詞的四條途徑,並對前人考證方言詞的通病進行了比較理性的評析;分現代詞語、古代詞語、外來詞語、反切詞語、市語、禽言十表,對鄞縣方言詞語,尤其是“現代方言”詞語進行了考釋。“諺語”部分,分儆戒語類表、慰勉語類表等十三類,記録、解釋諺語一千二百六十九條,並附録古鄞諺語三千六百條。“謡歌”部分,記録了大量的當地謡歌。如此規模、如此細緻的方言志,放在今天也是不多見的。
舊志中的方言資料,是我們了解、研究漢語方言及民族語言的歷史、演變等可靠而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有助於進一步研究明清民國時期方言狀況、漢語方言音義與民族語言音義演變情況,準確釋讀小説戲曲文獻中方言俗語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爲編撰大型歷史方言工具書提供了新的歷史語料

——前言

内页欣赏(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中华书局1912”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向商氏宗亲赠送的方志(福建195部,2021.1.15)——编辑/山东济宁 商春锋
《历代方志方言文献集成》:深藏于方志中的巨大宝藏
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
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
​张剑丨方志文献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浅探——以宋人诗歌为例
地方志源流(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