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贝母是解毒、散结、消肿的良药,并擅长治疗肿瘤、结节病;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善于清热化痰

(一)土贝母
土贝母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脾、肺经。
土贝母的别称有:猪屎贝、地苦胆、土贝、垒贝、草贝、藤贝母、大贝母。
功效: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可用于治疗瘰疬、乳痈、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等。现代可用于治疗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
土贝母价格非常便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贝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土贝母是治疗肿瘤、癌症的良药。
土贝母可以煎汁内服,也可以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
用法用量:煎汁内服时,每日用量为5~10克。或者入丸散。外用:外用时,取适量土贝母研成细粉后敷于患处,可以治疗刀割伤等。
含土贝母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1、乳癖清胶囊:具有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经期乳腺胀痛、乳腺增生等。
2、乳增宁胶囊:具有疏肝散结、调理冲任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郁痰凝、冲任失调引起的乳癖,还可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
3、乳癖舒胶囊:具有疏肝解郁、活血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毒瘀互阻引起的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参考文献:
①《本草从新》谓土贝母:“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镜》:“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解广疮结毒,除风湿,利痰,敷恶疮敛疮口。”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淋巴腺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文献选录:
①《本草从新》:“土贝母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镜》:“土贝母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解痈疮结毒,除风湿,利痰,敷恶疮敛疮口。”
③《陕西中草药》:“土贝母清热解毒消肿。治淋巴腺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选方:
①治乳痈初起:白芷、土贝母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陈酒热服,护暖取汗即消。重者再一服。如壮实者,每服五钱。又当方:白芷、土贝母、天花粉各三钱,制乳香一钱五分。共炒研末,白酒浆调搽,再用酒浆调服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乳岩:阳和汤加土贝母五钱煎服。(《纲目拾遗》)
③治乳岩已破:大贝母、核桃桶、金银花。连翘各三钱。酒、水煎服。(《姚希周经验方》)
④治手发背: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钱,皂刺二钱五分,土炒土贝五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炮山甲二钱五分,知母二钱五分。加葱、姜、水、酒煎。(《慈惠小编》)
⑤治疬串不论已破未破皆治:土贝母半斤,牛皮胶四两(敲碎,牡蛎粉炒成珠,去粉为细末)。水发丸,绿豆大,每日早晚,用紫背天葵根三钱,或用海藻、昆布各钱半,煎汤吞丸三钱。
⑥治疬串:牛皮胶(水熬化)一两,入土贝母末五钱,摊油纸上贴之。
⑦治鼠疮:大鲫鱼一尾,皂角内独子,每岁一个,川贝母二钱,土贝母二钱。将皂角子、贝母、入鱼肚内,黄泥包裹,阴阳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细末。每服三钱,食后黄酒调服,忌荤百日。
⑧治颈淋巴结核未破者:土贝母三钱,水煎服,同时用土贝母研粉,醋调外敷。(《陕西中草药》)
⑨治毒蛇咬:急饮麻油一碗,免毒攻心,再用土贝母四、五钱为末,热酒冲服,再饮尽醉,安卧少时,药力到处,水从伤口喷出,侯水尽,将碗内贝母渣敷伤口。(《祝穆试效方》)
⑩治刀割斧砍,夹剪、枪、箭伤损:土贝母末默之,止血收口。(《年希尧集验良方》)
外用时,取适量土贝母研成细粉后敷于患处,可以治疗刀割伤等。

(二)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临床应用:
1、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肺化痰,又味甘质润而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多痰之证。
2、瘰疬,疮毒,乳痈,肺痈。本品苦微寒,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之功。

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
(1)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川贝母植物形态来源有几种,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性味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使用方法:内服:每天3~10g,或者研细粉冲服。
(2)浙贝母:
浙贝母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煅牡蛎、瓜蒌、、天花粉、连翘、薏苡仁、石韦、鱼腥草、鲜芦根、射干、夏枯草、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地骨皮、白及、黄连、吴茱萸、地榆、蒲公英、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3)土贝母:
土贝母系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煅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炮山甲、黄连、黄芩、山慈姑、紫花地丁、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拳参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四种贝母的区别
(1)川贝母系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味苦甘,性微寒。
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2)浙贝母
浙贝母系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味苦,性寒。
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3)平贝母
平贝母系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适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4)土贝母
土贝母系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味苦、性凉。
功能: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
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土贝母和浙贝母功效有区别:
土贝母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两者功效基本相同,但浙贝母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土贝母和浙贝母都具有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都可用于治疗乳痈、瘰疬、痰核等。
浙贝母还具有清热、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肺痈等。

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平贝母长于清热化痰;土贝母长于散结。

《本草新编》论贝母:
贝母,味苦,气平、微寒,无毒。入肺、胃、脾、心四经。消热痰最利,止久嗽宜用,心中逆气多愁郁者可解,并治伤寒结胸之症,疗人面疮能效。难产与胞衣不下,调服于人参汤中最神。黄瘅赤眼,消渴除烦,喉痹,疝瘕,皆可佐使,但少用足以成功,多用或以取败。宜于阴虚火盛,不宜于阳旺湿痰。世人不知贝母与半夏,性各不同,惧半夏之毒,每改用贝母。不知贝母消热痰,而不能消寒痰,半夏消寒痰,而不能消热痰也。故贝母逢寒痰,则愈增其寒;半夏逢热痰,则大添其热。二品泾渭各殊,乌可代用。前人辨贝母入肺,而不入胃,半夏入脾胃,而不入肺经,尚不知贝母之深也。盖贝母入肺、胃、脾,心四经,岂有不入脾、胃之理哉。正寒热之不相宜,故不可代用也。
或问贝母之疗人面疮,可信不可信乎?曰∶此前人之成效,胡必疑之。然而有可疑者。
人面疮,口能食而面能愁,盖有祟凭之矣。祟凭必须解祟,何以用贝母即解,予久不得其故,后遇岐天师于燕市,另传治法,而后悟贝母之疗人面疮也,亦消其痰而已矣。夫怪病多起于痰,贝母消痰,故能愈也。如半夏亦消痰圣药,何治人面疮无效?不知人面疮,乃热痰结成热毒,半夏性燥,燥以治热,更添热矣。贝母乃治热痰圣药,以寒治热,而热毒自消,又何疑哉。
或问贝母消痰,消热痰也,然火沸为痰,非热乎,何以用之而绝无效耶?曰:火沸生痰,乃肾中之火上沸,非肺中之火上升。贝母只可治肺中之火痰,不化肾中之火痰也。岂惟不能化肾中之火痰,且动火而生痰矣。夫肾中之火,非补水不能除,肾火之痰,亦非补水不能消。贝母消肺中之痰,必铄肺中之气,肺虚则肾水之化源竭矣,何以生肾水哉。肾水不生,则肾火不降。肾火不降,又何以健脾而消痰哉。势必所用水谷不化精而化痰矣。然则用贝母以治火沸为痰,不犹添薪而望止沸乎。毋怪沓无功效也。
或疑贝母不可治火沸为痰之症,吾用之六味丸中,亦可以治之乎?曰:六味汤止治火沸为痰之圣药也,加入贝母,则不效矣。盖火沸为痰,乃肾中之真水上沸而成痰,非肺中之津液上存而为痰也。六味汤补水以止沸,非化痰以止火,倘加入贝母,则六味欲趋于肾中,而贝母又欲留于肺内,两相牵掣,则药必停于不上不下之间,痰既不消,火又大炽,不更益其沸,而转添其咳嗽哉。此贝母断不可入于六味汤丸之中,治火沸为痰之病也。
请记住: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母有三类 善治的方面不一样
浙贝母和川贝母比较
贝母有四种,功效大不同
“贝母”那么多,该怎么区分?一文带你搞清楚
中药材贝母
三种贝母功效各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