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地会逃到此地,成功建立一国家,面积大韩国6倍,至今说广东话

一般说起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大家想到的都是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

然而早在1776年,就已经有华人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岛建立起来一个兰芳共和国,这是华人创造的第一个共和国,它的缔造者罗芳伯又与天地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落第远渡海外

罗芳伯

天地会素以“以天为父,以地为母”而闻名,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创建应该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由于福建南少林寺的一些僧侣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

康熙十三年更是围剿南少林寺,大肆屠杀这些僧侣。其中有蔡德忠、方大洪等五人,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幸免于难,逃了出来。之后他们在陈近南的帮助下,建立三合军。

拥立明朝宗室为领袖,继续反清复明。只不过当时蔡德忠等人的力量太过弱小,很快便又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再遭失败的他们,将起义活动转变为秘密结社,这便是天地会的前身。

在天地会的传播之中,闽粤之地最为盛行,甚至大家一致认为闽粤便是天地会的发祥地。雍正皇帝之后,由于清朝较为高压的政策,民间的秘密结社聚众起义者更是层出不穷。

罗芳伯也是出生在闽粤之地,他的性情很是豪迈,结交了当时的不少绿林英雄,在他们思想的感染下,罗芳伯也加入了天地会,但是他却没有想着要推翻清政府,搞什么反清复明。

康熙

一身好功夫,且胸怀大志的罗芳伯的初衷是想要考取功名,为朝廷建功立业的。但是已经34岁的罗芳伯却屡试不第,仕途之路对他来说已然是黯淡无比。

虽然也熟知一些大器晚成的例子,但是急切想要建立一番事业的罗芳伯等不及了。1772年,罗芳伯带领着一批客家青年漂洋过海,来到了婆罗洲西部的坤甸。

只是这注定是一条不归之路,因为自明朝开始,官府便下令海禁。之后虽然有所松弛,但是在康熙年间又因为台湾问题,再次实行海禁。

不仅不准老百姓的船帆入海,还将沿海的居民迁往内陆。郑氏后人归顺清政府后,海禁才松动了一些,但也只是允许百姓们做些海上贸易,出国海外,移居海外都是大不敬的事情。

但是,闽粤两地在明清时期人口处在一个激增的时段。1626年时,广东和福建的人口分别有414万和553万,人多地少,导致百姓的生活很是艰难。

婆罗洲(加里曼丹岛)

去往海外就成了当地许多老百姓们的选择,而在罗芳伯动身之前,婆罗洲传来了发现金矿的消息,更是激起了罗芳伯动身的念头。

刚踏上婆罗洲的罗芳伯很快便发现早已经有几批国人来到了这里,只不过他们大多数生活过得依旧不好。这些比他们早到的国人,不是在农村种植稻米、胡椒,便是在山区开采煤矿。

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深深地刺痛了罗芳伯的心。虽然也有几十个华人聚居在村落,开采金矿,但是他们大多都各自为政,规模并不是很大。

虽然生活要比那些在农村和山区的人要好一些,但是这依旧不是罗芳伯想要的。罗芳伯不想自己带领着同乡的伙伴们大老远跑来依旧过这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于是,罗芳伯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带领这里的国人们过上富庶的生活。因为罗芳伯生得很是魁梧,做人也很讲义气,很快便又聚集了一大堆人在他的身边。

罗芳伯

既然知道这里有金矿,罗芳伯便准备带领着众人组建了“采金公司”开始开采黄金。可是想要在这种环境下创立起来一个基业,首先便要考虑的是人心。

也就是如何才能团结起来属于自己的伙伴们,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附庸在自己身边的人,但是如何壮大?如何才能将他们团聚在一起?这是罗芳伯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

罗芳伯虽然有大才,但是他也不可能突破历史的限制,以现代的管理方法去管理这些人创建基业,所以他首先采用的依旧是当初在天地会中学到的方法。

天地会中一直以朴素平等的思想和互助共济精神作为组织基础,而这种组织基础也正是罗芳伯所需要的,于是他很快便以此建立起一个“兄弟会”并作为天地会的一个海外分支。

经过罗芳伯的笼络和当地人的合作,采金事业蓬勃地发展了起来。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还促使罗芳伯的声誉在当地响亮了起来。

之后罗芳伯又兼并了其他几个小金矿,自身的实力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即便是在当地的土著之中,一说到罗芳伯这个名字,对方也是肃然起敬的。

成立兰芳共和国

然而发了财之后,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罗芳伯等人不得不面对的。那就是这座岛上的治安极其的混乱,大概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复杂,导致这里的法律根本就是一张废纸。

土匪,海盗,当地恶霸,以及其他以开采金矿为生的华人都是罗芳伯的对手,可以说当时的他是处在一个四面环敌的情况下。

相对势单力薄的罗芳伯依旧是选择团结其他华人,组建起来了一个“同乡会”扩大自己的势力,然后又团结婆罗洲的苏丹,不仅消除了匪患和海盗,还击败了其他潜在竞争者。

罗芳伯

此时的罗芳伯可谓是既有钱又有权,声势滔天。许多当地人也纷纷前来做他的附属,罗芳伯也趁势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团体——兰芳公司。

在封建社会时期,意趣相投的人往往会“义结金兰”,在天地会中又是最崇尚义气之说的,所以罗芳伯以“兰芳”二字为公司名字,也寓意着他们继续传承着天地会的传统。

而且在内部时,兰芳公司的人一般还是称罗芳伯为“大哥”,这显然也是自天地会传承而来的。“歃血为盟,到处结党,不拘年齿,推才能有大力者为大哥 ”这是当时的一个传统。

但是对外的时候,罗芳伯的称呼却是不一样的。一般称其为“大唐总长”或“大唐客长”,表明其是所有海外华人的领袖。

1777年之后,罗芳伯的兰芳公司管辖的土地和居民已经显然不是一个公司应有的规模了,于是罗芳伯又进一步将旗下的公司改为“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疆域

鼎盛时期的“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国土面积甚至远超现在的韩国面积的6倍之多,国内的民众由于大多源于闽粤,多以广东话为主,很是昌盛。

当地人更是尊称罗芳伯为“坤甸王”,但是罗芳伯自己对这个王的称号却是不感兴趣的,他虽然渴望建立功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裂土为王。

而在史料记载的同时期其他前往海外,建立国家的众人之中,也果然只有罗芳伯没有称王。也许是天地会的思想感染了他,也或许是他对故土还有深深的感情。

颇为有趣的是,罗芳伯还曾去过雅典,并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了一番考察。回到婆罗洲后,罗芳伯便参考雅典的政治制度,打造了一套属于兰芳共和国的规章制度。

在国人都还秉承着“家天下”世袭制的封建传统思想下,罗芳伯却大胆地提出了历任继承者不可以将领导人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后人,地方长官也是通过公众选举才得以任命的。

兰芳共和国鼎盛时期疆域

而在罗芳伯病逝之前,他也真的恪守了当初曾经制定下来的规矩,将总长的位置,传承给了同样具备文韬武略的江茂伯。

这不禁让人想起在三皇五帝时期,只有上古大贤才会去选择使用的禅让制,兰芳共和国也当真是无愧“共和”二字。

荷兰蚕食国灭

只不过兰芳共和国虽然在罗芳伯的治理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罗芳伯的心中却也有一个至死都没能完成的心愿,那便是重回清政府的怀抱。

早在建国初年,罗芳伯便想要将兰芳共和国纳入大清的版图之中。并派出使者回到清朝,想要朝见当时的清政府皇帝乾隆,让乾隆给予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乾隆

但是一向心高气傲的乾隆皇帝怎么会将罗芳伯他们放在眼里,反而觉得他们当初不遵朝廷的法度,私自出海,已然是“天朝弃民”,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目光短浅的乾隆皇帝不仅一口拒绝了罗芳伯的请求,还将他们视为海上匪类,根本就没有接见罗芳伯派来觐见的使者,只是派了下属官员应付的接见了一下。

没能得到清政府的认同,成为了罗芳伯后半生最大的心病。即便是在临终前,也反复交代,不管以后由谁领导国人,对大清的归属之心不可断绝。

罗芳伯虽然看似很是忠心清政府,但是他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能够让兰芳共和国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罢了。

当时的兰芳共和国所处的东南亚并不像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平静,早在1596年荷兰人便入侵了印尼,不仅在当地建立起了殖民地,还不断蚕食着周边的一些岛国。

荷兰海军

1740年时,荷兰人甚至在爪哇大肆屠杀华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红溪惨案”,近万人遭到了残酷屠杀,生存者寥寥无几。

但是清政府方面,对于这件惨案,却仿佛如同看戏一般,直言这些华侨是“内陆违旨不听召回, 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如此这般的态度,怎么能不让海外的华人们心寒。可是游历过西方国家的罗芳伯清楚地知道,凭借兰芳共和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抵挡住未来荷兰人的入侵。

只有借助清政府的震慑才能保住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虽然清政府的科技和军事力量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有了偏差,但是此时的清政府在周遭国家之中还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存在。

即便是之前的请愿没能得到乾隆皇帝的首肯,但是罗芳伯却依旧没有死心,不断派遣使者前去说和,最终清政府念在他们也曾是国人,便允许与他们开展贸易。

爪哇岛

虽然只是贸易层面,但也无疑使得罗芳伯等人看到了希望。只要能够加大双方的不断接触,便一定可以消除隔阂,最终走向一起。

此后兰芳共和国开始在东南亚海域制造假象,宣称已然是清政府的附属国,想要以此来抬升自己的地位,震慑图谋不轨的荷兰。

此举虽然一时唬住了荷兰人,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依赖于外物而不想着凭借自身发展提升实力,终究也会因为外物而丧失自我。

果然在1840年以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与西方国家的战斗中,尽显无遗。这让远在东南亚还在蚕食其他国家的荷兰人,也认为时机到了,便开始逐渐侵入兰芳共和国。

这之后兰芳共和国的总长虽然还是需要国内进行选举,但是想要合法的继承,却反需要荷兰人的批准了,其主权已然是渐渐丧失了。

兰芳共和国的总长也想改变这个现状,一方面在国内进行反抗,另一方面又火速派人到清政府那里寻求援助。

可惜,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在西方列强的战争中自顾不暇了,哪还有什么功夫去管这个根本还没有正式承认的“属国”。

既没有外援,自身实力又过于弱小的兰芳共和国最终也是难逃厄运,在1884年,便将兰芳大总统制给强行解散了。

大概是碍于清政府还存在,一开始的荷兰人也没有直接建立起新的殖民地,而是边扶植傀儡政权边观察清政府的反应。

只可惜,清政府还是处于一个无动于衷的样子。而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竟然战败给了日本,也让荷兰人大吃一惊,更加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荷兰人也就完全吞并了兰芳共和国,这个在亚洲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共和国就此灭亡了。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外援,没有身份,面对四处的敌视,以一个小团体,小组织,最终汇聚成一个国家,虽然最终灭亡了,但是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所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教书匠赴南洋建立一个小国,请求乾隆册封藩国,却惨遭拒绝
天地会逃到海外,成立了一个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大,至今说汉语
天地会反清复明没成功,其成员却在海外建了个国家,比韩国还大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在海外建了个国家,比朝鲜大一倍
天地会残部逃到海外,建立2个国家,领土比2个日本大,至今说汉语
天地会逃到此国,建立一国家,面积超日本2倍,至今说中文过春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