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日本对二战时期的侵华战争亳无悔过之心!

中国强,日本就是妾;中国弱,日本就是贼。

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长期在孙中山身边工作,阅历丰富,他这话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变迁分析得很透彻:中日之间要能亲善,关键在于中国的强弱,而不在于日本民性的善恶。

《韩非子》有一句名言:「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大陆强大,岛国就像怕火一样不敢去碰它;大陆弱小,岛国就把它当水,急于想跳进去(弄得不好还淹死了)。《韩非子》和戴季陶的话结合起来就是从盛唐至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德国和日本对待自身二战罪行的忏悔言行,可谓天壤之别。一边是在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边是执迷不悟屡屡参拜靖国神社向甲级战犯鞠躬请愿的日本各类政客;一边是连年主动向受害人赔偿的德国政府、一边是连自己所犯慰安妇大屠杀罪行等都拒绝承认的日本极右翼势力。为何日本与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差异如此之大?

有人将此归咎为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失败,归为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的最主要原因,其实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是内因在决定;外因虽会有影响,但并不能起根本作用。

外因一:日本本土在二战末期并没有被盟军陆军直接进攻和占领。二战末期的日本,与一战后的德国很是相似:都是在本土没有受到盟军地面部队占领的情况下投降的。这一事实的优点是,反法西斯正义力量得以更多的保存、征战中的士兵可以减少数十万的牺牲、战争可以尽快结束。但缺点却是,本土没有被彻底扫荡的国家,国内还保存着大量的拥有军国主义思想的人,他们并没有在本该发生的、本土被盟军进攻的战争中战死,而是苟延残喘到战后重建,他们的躯体活着,他们的军国主义的思想也同时在灌输于自己的后代,成为未来极右翼势力兴起的火种。可以看看,目前活跃在日本政坛的右翼势力中,有多少的父辈祖辈拥有着军国主义色彩,他们本该在二战末期、战死于或剖腹于盟军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战争中,但是盟军陆军没有进攻日本本土,故他们自己以及后代得以死灰复燃。二战后的德国不同于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德国本土被彻底占领,拥有纳粹思想的人,几乎全部战死,因此,二战后的德国,比一战后的德国,更容易反思自己的错误,因为犯错的人基本都战死了!现在的日本,就非常像一战后的德国。因此本土没有被盟军在战争中直接占领,大批军国主义思想的人得以活命,这为日本极右翼的抬头,提供了火种。

外因二:美国战后对日本改造的纵容。二战过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又数十年对苏冷战和对华包围。日本作为美国抑制亚洲大陆国家的桥头堡,让美国人更关心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日本,而非让日本反省战争罪行。或者可以说,美国连“善用日本”都唯恐不及,又何来精力让日本深刻反思二战侵略罪行呢?因而,当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时,美国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右翼的残渣泛起开了绿灯。但需要指出的是,右翼泛起的根本原因,是右翼在日本有大批支持的民众,美国虽然对此开了绿灯,但是美国并没有大力的支持右翼的兴起。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国对右翼的姑息,都是其死灰复燃的一个重要外因。

外因三:冷战期间亚太冷战格局使亚太国家没有深究日本的罪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苏联开始对外展示出扩张及霸权主义,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为了对抗苏联,因而需要与日本建交。其实,建交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时候,但是限于当时苏联的压力,建交事宜不可贻误太久。因此,中国可以说是匆匆忙忙的与日本建交,并且在这匆忙之间,自然没有精力彻底清算其二战罪行。韩国这种主权都不完整的国家,就更别期望他会在与日本建交时,让日本清算罪行了。可以说,当时冷战格局的亚太大战略环境,逼迫中国必须快速与日本建交,而这就造成了匆忙建交之前,本来该说的一清二楚的二战历史,没有时间说清楚。因此,目前日本右翼的抬头和对战争罪行的否认,也或多或少与亚洲国家当年与日本建交时,对日本的“怜悯”有关。

以上,从二战战事、美国、邻国三个角度,说明了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的原因。当然,这些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以下内因;

内因一:岛国的生存环境让其无限向外扩张的冲动深入骨髓。岛国人狭小的生存环境、多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匮乏的物质资源,让向外扩张成为他们的一种本能思想,这种思想可以说从日本人认识到自己仅仅生存在一个岛国之时就已根深蒂固。不论日本经济是萧条还是强大、不论周边国家对其是友好还是敌对、不论本国是否被其它国家占领、不论主权是否完整,只要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还是仅限于日本群岛,扩张的本性就不会变。二战的本质既为日本的扩张与侵略,只要日本还生存于岛国的这一社会存在不变,“二战是为了拓展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这一思想就永远会有市场。清算二战罪行的根本,是让日本人彻底放弃千百年来固守的对外扩张的国策,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问题具体到大屠杀、慰安妇之时,日本连“侵略是错误的”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面对,又怎可能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道歉呢?

内因二:岛国的保守本性使其很难做出改变。岛国人世代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思想也相对固化、保守、排外。当国家在危急存亡之关头时,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被美国巨炮敲开国门之时,岛国人的危机意识会让他们立刻图变(不像中国这种大陆国家想改革难的要死)。但是当危机过去,存亡关头消失,岛国人性格的固执和封闭就会让他长期沉浸于现有思想中,难以改变。同为岛国,英国和日本,一个念念不忘“大英帝国”的辉煌,一个固守着“东亚共荣”的痴梦;一个为过时百年的女皇马首是瞻,一个为二战后早该彻底消失的天皇山呼万岁。可以说,岛国封闭的环境,让日本人格外保守,进而让其很难彻底改变自己原有的右翼及军国主义思想。

内因三:否认二战就相当于否认日本整个近代史。纳粹从1933年上台到1944年灭亡,仅仅在德国执政了约12年时间,反思纳粹罪行,对德国而言,狭义来讲,仅仅意味着反思那12年的纳粹历史。但是反观日本,其现代化是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从此,日本一方面走向了本国的现代化、工业化,但另一方面,也走向了对朝鲜、琉球、中国等的入侵。可以说,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日本走的一直是同一条路。彻底清算二战,就等价于彻底清算明治维新以来到二战结束,日本整个的对外政策,就等于彻底否认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70余年来,日本的整个现代化、工业化道路!日本人会这么干吗?在日本人眼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强国,是亚洲第一,是现代化国家,否认二战就是否认日本整个现代化过程,否认日本在二战前的五十余年中一直在亚洲处于的主导地位。虽然对世界而然,二战的日本是特殊的军国主义的日本,但日本人自己心里清楚,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日本根本没有变,军国主义也一直存在。因此从其内心而言,清算二战罪行,就要同时清算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所有罪行,并否定其期间取得的现代化、工业化、亚洲第一等几乎一切的成就,日本人心里当然不愿意这么做。

内因四:日本没有德国那样的主导本地区的国力。欧盟的轴心,是德国。对德国人而言,虽然他们有二战犯下巨大错误的心理自卑和愧疚,但是同时也有身为欧盟主导国的巨大心理优势,二者一拼凑,德国人心里平衡了!但反观日本,一个仅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一亿多人口的岛国,必然不可能成为地区的主导力量。而历史却是,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末,国力一直是本地区最强大的。现在让日本人一边背上负二战巨大战争之罪的同时,又将其从自己眼中的地区主导者位置上面拉下来,这么巨大的心里落差,让日本难以接受。德国人认罪的同时,自己还是地区老大,老大认罪,是大度!日本又要认罪,又不得不卸去老大的光环,以小弟的身份向新的地区老大认罪,这种认罪,是服输!人,自然喜欢被赞大度,不喜欢被批服输。换句话说,日本的国力,让他没有德国那样的、彻底清算战争罪行的魄力!

内因五:日本一直不认为自己是被亚洲国家打败。在日本人眼里,自己仅有两次战败,一次是明治维新之前被美国叩开国门,一次是二战失败。两次的对手,都是美国,两次打败日本的,也都只有美国。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是只要你打得过我,我就服,打不过,就不服,一切实力说话。同时他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被中国等亚洲国家打败。不认为自己输于亚洲国家的倔强国度,又何谈向亚洲国家清算自己的战争罪行呢?

综上,无论是日本无法彻底清算二战罪行,还是最近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泛起,都是发自日本国民内心最深处的选择。外因虽有影响,但是决定一个民族走向的,还是自身的地理环境、实力及民族历史。唯有当中国的国力远超日本且压制美国,真正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力量的时候,才是日本彻底放下昔日亚洲霸主的负担、坦诚与亚洲人民交往之日。改变日本,太难,中国需要做的,是发展自己,当国力完全将日本甩在身后之时,既是日本低下狂傲头颅之日。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中国强,日本就是妾;中国弱,日本就是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日本历史上那些遭遇刺杀的6位日本首相
《走错路的日本人》: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惨败,日本人错在哪了
日本,是不是个神奇的存在!明治维新后,很快成为强国!二战期间的轴
落实《波茨坦公告》第8条,彻底断绝日本妄想和野心
一百多年来德国与日本的实力对比
P04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14: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