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府与曹家

作者

林烟

1921年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标志着新红学诞生。此时,人们才确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并且,曹雪芹的祖上还曾有过一段长期担任江宁织造的显赫家史。关于《石头记》的创作背景,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待《红楼梦考证》发表后,多数人相信,《石头记》与江宁织造曹家有着影和形的关系。

《石头记》并未最终完成,1763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此时,《石头记》除部分手稿遗失外,定稿部分只有八十回。八十回之后的文本,至今没有发现,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人们只能根据判词和脂批推知一二,虽然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具体情节和最终结局,除了推论和想象,终无法得知确切。

其实,《石头记》虽然没有结尾,但在八十回文本中,贾家的奢靡、堕落、亏空和内讧已经揭示了其衰败的必然,贾府的罪衍和败亡的昭示已经显然纸上。对于读者而言,换一种阅读角度和理解方式,仔细品味现有的八十回文本,联系作者的家世背景,同样可以完整地理解《石头记》,读懂作者的辛酸之泪,理解作者的艺术构思。

先说文本中的内容。当年,宁荣二公因军功受封,九死一生中创下家业,开启了贾府的鼎盛和辉煌。为保福泽绵延、儿孙富贵,荣宁二公兴建府第,创办家学,广置田庄,留下了大量的财资。荣宁二公竭尽所能,该想的都想到了,该做的都做到了,后世子孙纵然没有大的建树,只要好好守成,亦可长保富贵。

谁曾料想,宁荣二公费尽了心思,祖上的福泽却也只延续了三代。贾家的败亡,有着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既有富贵的消极作用,也有当权者的奢靡折腾。富贵是把双刃剑,既能助人成事,亦能损人斗志,当生活在荣华富贵中的贾家后人过腻了富足安闲的日子时,不是安心享受,而是热心奢靡,不是安于守成,而是乐于折腾,此时的富贵如烈火烹油,直把贾家燃成灰烬。

贾母是荣府的第二代当权者,虽没有经历祖上的创业艰难,却享尽了祖上的福荫余泽。她是一个守成者,习惯了享受,也不奢望儿孙有什么作为,能够安于现状就好。贾母的享乐虽算不上奢靡,却也是奢华异常,带来的风气和影响,除了安富尊荣,就是坐吃山空,更不要说奋发进取。所以,贾母的示范效应,少有裨益,难以持久。

贾政是第三代当权者的代表,蒙朝廷额外恩典,升为员外郎,虽有祖上遗风,却也能力有限,既无仕途经济之能,亦无持家教子之长。贾政之下,略可望者贾珠早逝,宝玉又'离经叛道',贾环更是是非不分。至于贾赦,虽承袭爵位,却乏善可陈,贪财好色,品德不佳,所作所为连贾琏都看不过去,损尽了荣府的气象。祖上留下的荣华富贵,折杀了多少后进才俊,贾家的子孙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荣府的消亡,和政治投资也有很大关系。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硬生生盖出一座大观园,先期筹建已经耗尽所有,后期护养更是耗费无穷。皇帝的恩宠是政治收益,但处理不当,反变成了经济负担。政治投资最难捉摸,皇帝一时高兴,过后便忘,太监告借勒索,无休无止,先期的投资没有带来预期收益,后期的弥补只能落得倾家荡产。

贾珍是宁府的第四代当权者,也是贾府败亡的直接掘墓人。贾珍的可恶,不止于挥霍奢靡,而在于品行顽劣。先与可卿有不伦之恋,恣意妄为,挥金如土;后又调戏妻妹,寡廉鲜耻,败坏风纪;再后来斗鸡走狗,招饮聚赌,引着子弟尽心学坏,把个宁府颠倒了过来。贾珍的自杀式折腾,很让人看不起,连门前的石狮子都被人认为不干净,焦大看不过去,只能借酒叫骂,祠堂里的祖先看不过去,唯有一声叹息。

在贾府奢靡享乐、胡作非为、经济亏空的时候,贾家的下层也没闲着,内讧正愈演愈烈。赵姨娘四处挑事,无休无止;邢夫人婆媳不和,隔空斗法;司棋为了一碗蒸蛋大闹厨房的事件尚未平息,王善保家搬弄是非抄检大观园的狂风已经乌云压城。家大业大,是非必多,得势的勾心斗角,失利的拉帮结派,人际错综复杂,纲纪散漫混乱,为了争权夺利,贾府上下自杀自灭,不死不休。

翻阅《石头记》,正当抄检大观园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江南甄家被抄家的讯息也已传到贾府,贾家的中秋夜凄凉哀婉预示着败亡将即的关键时刻,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石头记》只有高潮而没有结局,总让人感觉意犹未尽,虽然有判词留人研析咀嚼,但判词毕竟是高度的概括和抽象的隐喻,缺少曲折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难免让人遗憾。

文本中的故事先放一放,我们回头再来看作者曹家。《石头记》虽然没有最终完结,但作者曹家的故事却是完整的,根据时人记述和清史档案,可以窥见曹家兴衰的全部过程。

1621年,曹锡远、曹振彦父子与后金作战失败被俘转作多尔衮的包衣奴才,后因随清军入关作战而积累战功,曹振彦的子孙曹玺、曹寅、曹颙和曹頫三世四任因得康熙恩宠而署理江宁织造,康熙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曹家,恩宠至极。这些和《石头记》中宁荣二公因军功起家、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而兴建大观园的故事很有些相似,此时的曹家正处在兴起兴盛时期。

曹寅接待南巡,风光无限,虽然得到康熙赏识,却也为曹家败亡种下了祸因。曹寅在任期间,花费过巨,造成亏空,最终抱恨而逝。曹頫在任期间,不能按期弥补亏空,却又偷偷转移财产,再加上工作失职、勒索驿站等罪项,终于惹怒了雍正。1728年(雍正六年)元宵节前夕,曹頫被抄家迁京治罪,一个百年望族走完了兴衰的全部历程。

曹家败亡之后,曹雪芹化腐朽为神奇,对惨痛家世深入思考后,把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凝于笔端,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写下了一部沧桑满怀的不朽巨著《石头记》。

《石头记》和作者曹家有着影和形的关系,他们像小说中的贾家和甄家,真假互文,两位一体。虽然贾家不能等同于曹家,但曹家的结局却预示了贾家的归宿,曹雪芹想写而没写完的故事,曹家已经作了最好的演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的作者是袁枚(终)—写尽家亡、国亡、情亡、人亡,却因衰亡而有新生。
贾府为何会走向被抄家的败亡之路? 每个原因都令人警醒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五
是谁写了红楼梦? ┃ 红学大师多有病,索隐比附乱翻书。
红楼梦解读:北静王和贾雨村,分别扮演了贾家败亡的两个推手
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