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我实名举报老子假“无为”

「《道德经》的思想脉络  

      以及对“无为”概念的思考」


老子的《道德经》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一席之地,“道可道,非常道。”从小就被挂在嘴边。今天我们谈到老子和《道德经》,总会有那么几个词与之相连,比如消极出世、理想化,但是这样的评价究竟有没有得其精髓?或者说,这样的评价是否带有误解和偏见?我反复阅读了《道德经》和相关文献,希望从老子的立场出发去进行理解。

老子的《道德经》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一席之地,“道可道,非常道。”从小就被挂在嘴边。今天我们谈到老子和《道德经》,总会有那么几个词与之相连,比如消极出世、理想化,但是这样的评价究竟有没有得其精髓?或者说,这样的评价是否带有误解和偏见?我反复阅读了《道德经》和相关文献,希望从老子的立场出发去进行理解。

老子的思想是体系严密的,相较春秋其他各家更有哲学气质。在《道德经》中,虽然章节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严格的按照思想内容,但经过梳理,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内在脉络。老子提出了一个本原“道”的概念,作为他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接着提出”无为”来连接“道”与其在经验世界的作用,最后深化到“小国寡民”的现实理想。在我看来,理解老子需要对他提出的概念的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廓清,其中“无为”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础,在老子看来,“道”就是一个超脱于经验世界之外的宇宙万物都要遵循的至高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道”无形无状,横贯古今,弘大瑰丽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老子的描述也然人感觉神秘而深邃。

老子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道”是不可言说的。这是怎样的情况呢?并不是说“道”带有了主观性或语言性偏差,而是老子通过这样的说法强调了“道”不存在于经验世界,不属于我们可以经验到的“万物”之一,它可以被我们像现在这样去描述,但永远不可能被达到。因此“道”也就是“无”。不仅如此,“道”超越经验而且是经验世界所要遵循的规律,天地万物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但“道”并不主宰万物,至少是从主观上。

 

但是看起来,“道”依然是一个略显单薄和虚无的概念,老子的另一个概念的引入使其丰富了起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当我们对“道”的基本概念有了大致了解后,就必然会触及到他的内在运行机制问题。“道”是如何运行的,他的内容是什么?老子的答案就是“反”。

“反”训为翻、覆,在老子这里有相反相成,翻覆变换之意。老子文中对此的举例相当丰富,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而变化终将指向事物的对立面,万物在这种对立变化中得以存在。此即“反”之大意,万物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在“道”的规范下运行的。

可以看出,老子对“反”的描述是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色彩的,与后来“万物在矛盾中发展”的辩证法有着类似的结构。

 

针对“道”的内容、地位,老子提出了他的处事原则,即“无为”,以及“不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无为”可以理解为什么都不为,静然处之,即为达到“自然”之态。因此在老子看来,“道”所遵循的就是“无为”。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承认了“道”是超越经验的规律,而此处的“无为”应该也是一种超脱的、但可以作用于经验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

“道”的内容是“反”,世界在这种超越的规律的规范下运行,我们人是不可干预的,我们所谓的行为也都是“道”的现实反映而已,是遵循“道”的。因此任何违背规律,超越自然的尝试都是荒谬、没有结果的。这种行为被老子称为“执”,而老子的“无为”也就是“破执”的一个行为。

而“不争”是在“无为”的行为方式下更进一步具体化的行为方式,与老子的现实理想联系更大。

 

但老子的另外一句话,成为了历来备受争论的焦点。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

这句话确实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和模糊性,既然“无为”,言“无不为”岂非矛盾?“守之”本身是否算作“有为”?而“侯王”这一概念出现在一个高扬“自然”、“无为”的思想体系中,也隐隐约约让人感到不安。

首先,“无不为”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是道不能做到的”,是一种对结果的描述,并不是说“道”什么都去做的这种行为。这里以“道”出发言及“为”与“不为”应该没什么问题,“道”无所不能,行无为之事达无不为之效果也很合理,同时也印证了“道”的特殊性,并无矛盾。

汉初“轻田薄敛省徭役”达到的“文景之治”也正是顺应了老子的这个思想。可是从历史上来看,“文景之治”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么言及“侯王守之”就有了问题。

我们普遍认为,老子所言“守之”即指“守道”,可是“道”何以被“侯王”所知所守?“道”是不可说的,因而更不可知,假使有人可以接近,那也应是所谓“圣人”,若天下侯王皆可知之守之,岂非与圣人无二?而且在一个“自然无为”的社会,为什么会存在“侯王”的政治概念?

 

在思考了《道德经》中关于老子现实理想的部分之后,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有条件的,有情景的“无为”,也为老子感到了一丝无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小时候读到这里,我坚定的认为老子是一个极其极端的人,我认为他描述的理想国度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的,是一种否认发展和智慧的愚蠢想法。今天再读,特别是结合了从“道”到“自然”、“无为”这一思想脉络,老子描述的这个社会似乎是合理的。“道”按照“反”的形式运作着万物,一切都将归于其对立面。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老子以此判断,社会的最终归宿也必将是其发展的对立面,即最本初的“小国寡民”的状态。这与几乎同时代的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一句话“人生至乐在于绝智。”不谋而合。

但我想即使是老子应该也明白,回归“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民智已开,就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社会朝向的方向虽然是未知的,但绝对不会回溯,不然回溯的结果应该是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神话,而“小国寡民”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形式了。因此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只是一个理想而已,是他对现实社会中王侯的期盼和启发,希望能以这样一个理想传达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按照这个思想而实现的社会最终样态老子也许不能描述,但一定是和老子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老子在其思想中加入了其政治思想,并且这也是他思想的最后落脚点。因此“无为”的思想就值得我们再一次反思了。什么都不为而顺应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老子的“小国寡民”显然是符合的,但如果如我思考的那样,老子其实并不将这个理想视为有可能的现实,那他的“无为”就是有情境、有条件的了,是人本位的“无为”,是植根于老子所处社会现实的“无为”,是在政治语境下的“无为”。


可以看出,当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把“无为”引入政治理想的时候,他的“无为”就已经变得复杂了起来,尤其是当我对比阅读了庄子后,觉得老子的“无为”显得有些狭隘。但这不会影响老子的深邃,老子的“无为”是政治概念,亦是哲学概念。他在“道”和“无为”的尺度上构筑的思想体系朴素而完备,或许是东方最早深入到世界本原的思考,其“反”、“自然”等精神资源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逊色。


《道德经》者,洋洋五千言,纵横三千年。老子书毕,骑青牛而去。今我何能?欲以区区三千言蔽之,颇感渺小,自觉浅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1:65-87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1.北京:三联书店.2015:176-188

3.田成义.本体·认知·人生 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J].北方论丛,2008,210:120-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立志经典——《道德经长悬日月》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萧三匝:【第九讲:老子:消极自由的局促】
解读 | 杨立华:老子理想的社会蓝图(文字及录音)
《道德经》79-8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