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子其人与《管子》其书

    感悟圣贤智慧

    汲取生命能量

    成就圆融人生

管子其人

管子即管仲,字夷吾。生于公元前73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宰相。


管子相齐四十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治国强国措施,体现出他的一整套富国、安民、强国、平天下的政治、经济、军事和谋略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千秋万代,为后人所推崇。我们今天所处的国家内外环境与管子时代的齐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管子对我们今天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答案很有帮助,更毫无疑问的是有助于我们提升智慧。


梁启超在《管子评传·叙论》中说:“以其伟大之政治家而兼伟大之政治学者,求吾国得两人,于后则有荆公,于前则有管子,此我国足以自豪于世界也。”荆公是王安石。


管子所处的时代,正如《说苑·尊贤》里所说:“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在这样一个“中国之不绝若线”的严峻时刻,管子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实行“尊王攘夷”,挽救了面临毁灭的华夏文明。因此孔子盛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并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也。”


认真研究管子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常有价值的。管子“其用臣民,三岁治定,四岁教成,五岁出兵以万数,士方行东西南北无抗”,礼法并重,教训成俗,治国厚民,富国强兵,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无人可与管子相比。

稷下学宫

讲管子必须要提到的就是管子之后二、三百年间出现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稷下学宫建立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是一个具有研究院、大学堂、政策咨询等多种性质的机构。前后历齐国六君,时间长达150年左右,最盛时稷下先生与学士多达“数百千人”。其中最为著名且可考见的就有淳于髡、孟子、田骈、慎到、环渊、荀子、鲁仲连、邹衍等19人。李斯、韩非、公孙龙、屈原等皆曾到稷下游说或进行学术访问。从学派来看,有道、黄老、法、阴阳、轻重、儒、兵、墨、名、纵横等,囊括了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


稷下先生所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既有对昊昊宇宙奥秘的探赜索隐,又有对人间世事的抒发。王霸之辩与大一统、义利之辩、天人之学、人性之论、世界本原、名实之辩、阴阳五行之说等等,无不是争鸣的内容。稷下诸子对于治国安邦的政治理论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对各自学派的主张积极宣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郭沫若曾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似乎是一种研究院的性质,和一般的痒序学校不同。发展到能够以学术思想为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的进步,不用说也就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进步。”“齐国在威宣两代,还承继着春秋末年养士的风习,曾成为一时学者荟萃的中心,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高峰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管子》书是这个里程碑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

《管子》其书

《管子》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典籍,是稷下学宫的先生们对管子的政治实践、思想学说的记录与整理。管子其功即高,其人即雄,其事、其言、其行,必广为流传,齐国宫廷应该存有丰富的资料档案。在管子之后二、三百年间出现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者云集。这些学者对管子的敬仰达到了对“圣人”的敬仰,遂有《管子》书得以编纂并成为当时以及后来许多年的天下行书。经过汉代刘向整理,有《管子》八十六篇,后来又遗失了十篇,现在能见到《管子》七十六篇,计十六万字。


《管子》八十六篇,以黄老道家之道为基础以其开放性,在理论上解决了儒、法、名诸家之间的分歧,使得道融汇诸家理论,《管子》黄老道家通过一系列环节论证礼、法出自于道。在道与名的融合中,《管子》黄老道家提出“名生于当”的命题,而“当”也就是道的别称。《管子》黄老道家从名的根源与制定名的圣人两个方面论证“名”是“道”的显现,从而最终把“名”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正是《管子》黄老道家之道的开放性,使得《管子》黄老道家在理论上可以融合百家。《管子》融道家和法家而得出政治上的黄老学说,提出德、法兼治的政治主张,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览《管子》全书,内容较为庞杂,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但其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其思想特点是将道家、法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法治找到了哲学基础,又将道家思想切实地落实到了社会人事当中,这同三晋法家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汉书》把《管子》分在道家类,《隋志》以后的类书却把它分在法家类。不同的归属恰好说明《管子》的思想特点。同时,黄老道家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儒、墨等学派的思想长处,将礼义和等级名分的理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主张礼法结合,倡导确立严格的等级名分体系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这些都适应了战国中期的时代需要,反映了齐国变法时期的政治实践。


总之,《管子》在诸子百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代黄老道家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贵资料。


想要对管子其人及《管子》这本著作有更多、更详细的了解,请走进四观课堂!

7月7日至8日,四观书院导师,《管子》学研究专家苑天舒教授将在四观书院为大家剖析对人类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极大的两本巨著——《管子》和《国富论》,将两位东西方管理大师——管子与亚当·斯密拉到一起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并且对这两部巨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经纶济世的思想进行比较,让我们一起感悟东西方文化在“市场经济”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的思想价值。仅开放少量宝贵学习名额,了解详情请点击:

【四观课堂】市场经济:东西方的历史对话——《管子》与《国富论》

备注: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6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四观国学交流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国和道家学派到底有何渊源?齐国王族和老子是老乡
谈经论典(21)▏《管子》到底是一本讲什么的书?
管子[先秦学术著作]
怎样读经典 | 《管子》
管仲(政治家、哲学家、经济思想家)
简谈《管子》的学派归属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