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分享丨工艺文件的编制要求


编制工艺文件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电路设计文件,另外还要根据本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手段、工艺总方案和有关标准等。这些标准首先是国家的一些标准,其次是企业自己的标准,这两者需要结合起来考虑。

(一)基本要求

编制的工艺文件应该具有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各种技术文件的蓝图与底图要统一,各部门(工艺、质检、生产)使用的技术文件要统一,技术标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相关的要求要统一。对电路设计也有要求,因为,在设计文件具备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有工艺文件的完整性。

在编制工艺文件时还应考虑根据本单位的生产资料情况,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选择科学的加工方法,并且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在经济效果方面是最佳的。工艺文件的编制决定了材料、方法、成本等,工艺工作直接关系到质量、效率、成本,这三大因素在编制工艺文件时必须考虑,工艺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培养这种素质。

工艺文件的编制,一般要求采用A4幅面。在用语方面,要求语言要简练,通俗易懂,有逻辑性,表达的内容要严密准确,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工艺文件中所采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应符合现行国标或部标的规定,引用的标准必须是现行有效的各级标准(比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二)工艺附图绘制要求

在编制工艺卡片时,有时需要在“工艺说明”中画一个附图进行“要求”的说明,对于这方面有如下要求:

● 工艺附图是工艺文件的组成部分。

● 同一工艺附图的绘制比例应协调。

● 工艺附图说明需要的视图数量,以能保证装配图的图形直观、清晰,或表明零部件的位置与装配焊接件的关系为准。

● 工艺附图上应注出与电路图纸相符合的零部件名称、代号、连接符号等。

● 当工艺附图需要用表格、示意图和有技术要求说明时,应布置在图形的右面或图形的下面。

(三)工艺文件的继承性和通用性

工艺卡必须具有工艺继承性和通用性。因为,电装工艺卡的编制不能因“人”而异,必须按工艺标准化的模式进行设计和编制。设计和编制的卡片能满足产品或批量生产要求,包括印制电路板组装、整机和单元模块组装、微波电路组装、高/低频电缆组件组装等的通用化、标准化要求。

满足以上要求编制出的电装工艺卡,才有工艺继承性和通用性。

尽管各个单位的产品不一样、性能要求不一样,但在编制工艺文件的要求上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工艺卡的继承性和通用性应有以下一些特征。

(1)工艺卡的标准化运用标准化手段,对工艺卡的格式、内容、填写方法和使用程序等实现标准化,让参加工作不久的人员在具有一定的电装操作实习后,能够很快独立地完成电装工艺卡的编制任务。这样十分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有利于尽快解决目前工艺工作存在的人才断层和技术断层的问题。

(2)通用性好这里所说的工艺文件通用性,不是指一张工艺卡凡是电装的所有操作都通用,还是要分PCB工艺卡、整机装配工艺卡、电缆组装工艺卡、微波电路模块组装工艺卡等。所谓电装工艺卡的通用性,是在标准化的要求下,格式上的通用性,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涵盖电路设计文件的通用性。

(3)一致性好工艺文件在继承性上的体现还有一点是:一致性好,不易出错,便于管理。不论工艺人员有多少人,编制的所有同类型电装工艺卡都能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工艺设计的不一致性和因不一致性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可以缩短电装工艺人员下生产线的时间。

(4)管理效益高使用通用化、标准化电装工艺卡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研制或生产周期,节省人力资本,工艺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中。

(四)编制工艺卡应考虑的因素

工艺卡是针对每个产品的某一生产阶段而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规定了产品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要求,以及使用的设备要求、工具要求、工装要求、材料要求、工时定额等。因此,在编制时以下因素是编制人员需要了解和把握的。

(1)产品属性编制者首先应熟悉并了解产品状况如何(是否已多次生产、没有经过试制阶段、处于研制阶段等)。其次需要知道用户对产品工作环境的要求如何(是否耐振动、耐磨损、有“三防”要求等)。这些都是产品的属性问题,编制前应该掌握。

(2)电路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工艺卡的编制必须建立在电路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基础上。如果电路设计文件不完整,就不能编制工艺卡。例如,PCB的工艺编制,如果只有装配图,没有元器件明细表;多芯电缆组件的编制,如果只有连接图,没有连接关系表,或标注尺寸不规范;整机装配的编制,如果只有电路原理图,无接线图,等等。这些情况下电路设计文件都是不完整的,必须完整后才能进行工艺卡的编制。

(3)操作者技术等级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不同,具备的相关知识(应知)和基本技能(应会)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生产实际情况中,他们基本上都从事着一样的装配工作。不少操作人员的实际技术等级并不能如实反映他们的实际技能水平,这就给编制工艺卡增加了困难。但工艺卡的编制不可能以操作人员的实际技能水平,作为工艺卡的编制基础,更不可能以学徒工的技术水平作为编制工艺卡的基础,当然也不应该以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技术水平作为工艺卡的基础。只能以满足产品生产需求的企业标准或典型工艺规范(或工艺大纲),作为编制工艺卡的基本技术基础。

(4)生产资料的把握工艺就是制造。对于同一种产品,生产厂家或公司不同,往往最终的生产成本也不一样。这就关系到生产资料的问题,用什么方法、用什么设备来制造产品?因此,对产品制造至关重要的工艺文件的编制,就要考虑本单位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能充分利用的就要尽量利用,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工艺体系一个产品的工艺卡如何编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单位工艺体系建立得怎样。工艺体系建得合理,工艺卡编制就非常简单,工艺体系不合理,工艺卡就会编制得很复杂。一个单位的工艺体系应该建立得越详细、越完善越好,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产管理水平。可以说,工艺就是生产管理,一个不懂得生产流程、生产效益和生产成本的管理者,可以想象是不懂得工艺的。

(五)完整的工艺文件

在电装工艺技术中,工艺文件应该有哪些?其结构关系又怎样呢?对于这个问题,除了1985年有个关于工艺文件编制的要求外(并且还是针对机械加工工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电子装联技术工艺文件编制的标准颁布。虽然只要本单位的工艺文件能指导生产,便于生产管理就行了。但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应该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进行了解,这样对本单位工艺体系的建立也是大有好处的。

(1)工艺文件完整性要求对产品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要求,是指工艺部门在各生产阶段,为组织指导生产所必须编写的有关工艺准备,零部件组件制造,产品装配、调试、试验、检验、包装存放、运输等各项工作的全套工艺文件。这是产品制造的所有阶段的工艺文件完整性要求,对于电装来讲,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应该有哪些呢?电装工艺文件应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生产特点、研制阶段的不同要求来区别对待。在满足组织生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己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做出具体规定。

(2)设计定型时必备的工艺文件产品设计经过试制后,设计方案经过检验,证明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各种技术指标及结构工艺性要求,就可以设计定型了,这时应具备以下几种工艺文件:

① 关键零部件工艺路线卡

② 材料类有关工艺文件,如材料消耗定额表

③ 有关的关键工艺说明

④ 专用工艺装备方面的工艺文件

⑤ 装配的关键工序操作卡

⑥ 新材料的应用工艺文件

(3)产品生产定型时必备的工艺文件产品设计定型后,该产品即将转入批量生产,因此,工艺文件的齐套性要求就很高。在转入批量生产前,工艺部门必须为企业加工、装配、生产管理、计划、调度、原材料准备、劳动组织、质量管理、工艺装备管理、经济核算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工艺文件。

根据一般产品的情况,生产定型时应具备以下各类工艺文件:

① 所有零件都应有一份零件工艺路线卡(也称为流程卡)。如果该零件是外协加工的,则应在工艺目录卡片上注明是外协件。如果由本单位提供材料,还应把材料消耗定额标注出来。

② 各部件产品应有一份装配工艺路线卡片。如果是机械部件产品,在装配后还要进行机械加工的,则可以采用零件过程装配卡。这类部件产品一般占有的零件较少,可以注明装入部件的零件图号、名称和数量。

③ 重要工序的工艺说明。

④ 产品中需要外协的零部件,应有明细表、专用工装、标准工具、材料定额等工艺资料。

⑤ 管理工艺文件的文件,比如工艺文件封面、目录等。

(4)产品样机试制时必备的工艺文件在产品进行样机试制阶段或对一次性生产的产品,工艺文件应尽量少,甚至可以没有正式的工艺文件。一般来说,应有下列一些工艺文件:

① 关键的零部件和整件的关键工艺及其说明;

② 新工艺、新工具、新仪表、新设备等工艺文件及清单;③ 关键的专用工装清单及图纸。

(5)工艺文件的结构层次对于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方面,还应注意的有:工艺文件的结构层次问题。目前在任何标准中都没有找到关于电装工艺文件的结构层次的介绍,作者在承担SJ标准和GJB标准(电子工业行业军用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的编写过程中,对工艺文件的这种结构关系有进一步认识,这里总结出来与业内人士共享。作为一个工艺工作者,应该将工艺文件的结构关系搞清楚,这样我们在编写各种工艺文件时就会层次清晰、目的明确,编写出来的工艺文件能够具有实际价值,而不是一个摆设文件。

在电装工艺工作中常常要为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制造拟制一些工艺文件,用以规范设计行为、操作行为、生产管理行为等。下面介绍工艺文件的结构关系及文件的主要内容,供读者在工作上参考。

工艺文件的结构层次如下。

① 工艺大纲(或工艺总方案):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要求及措施。用以规范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全过程的电气互联装配。

② 工艺规范: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环境要求,对产品在研制、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规范性要求。特别应对产品中的关键件、重要件在制造、装配、焊接方面进行规范性要求。

③ 工艺细则:根据产品的某一电路特性要求,或针对产品的某个制造环节,制定工艺操作方法。工艺细则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择、工具的要求、检查方法、检验要求等,是一个比较详细具体的工艺文件。

④ 作业指导书:当产品制造的某一环节或工序容易出问题,或正常操作情况下不易把握装配、焊接质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制定作业指导书。这是一个非常详细的工艺文件,包括需要操作的所有工序内容及操作方法,材料使用的规格型号及其尺寸大小,工具的使用及其操作方法。根据作业指导书可以使具有中等技能水平的操作者完成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对于一个生产电子设备或电气产品的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以上4种工艺文件的类型来建立本单位电装工艺文件的体系制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工项目总工岗位职责
只要你明白“好产品的三个特点”, 任何时代都是最好的创业时代。
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编制原则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QP0201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新产品工艺开发、老产品工艺改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